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爬波

鎖定
爬波是一種特殊的沿着彎曲界面繞行的波,運用時間為20世紀50年代。
中文名
爬波
外文名
creeping wave
本    質
一種特殊的沿着彎曲界面繞行的波
運用時間
20世紀50年代

目錄

爬波概念

爬波,英文譯作:creeping wave
當第一媒質傳播的波遇到第二媒質構成的具有彎曲界面,即以90入射彎曲界面時,入射波向幾何陰影區沿着彎曲界面行,而且在不過快衰減的情況下,有可能爬回到照明區, 甚至可能沿界面環繞障礙物幾周,才衰減殆盡。爬波概念開始於對無線電地面波的解釋,20世紀50年代中用到聲學領域。W.夫蘭茲提出爬波的名稱,因此爬波稱夫蘭茲波。

爬波特徵

爬波實際上是有關聲散射的一個現象。水中或空氣中的聲波在掠入射到一個固體圓柱的側表面時,用紋影術可以清晰地觀察到聲波沿表面向柱後面爬行。從理論上講,如果這個圓柱體是聲學上絕對軟的或者是絕對硬的,只要有彎曲界面,正切的入射波總會圍繞着界面爬行。這是爬波的特徵。在固體中用圓柱形空腔可以形成絕對軟的障礙物,(見彩圖)是用顯示透明體中聲場光彈法觀察到沿空腔的爬波。
爬波 爬波
沿着水中的固體圓柱或圓殼,還可以觀察到一些其他類型的沿周波。但按定義,這些波一般不是真正的爬波。這些沿周波的出現只是因為圓柱或圓殼實際上是彈性體。水中的波首先以非90度的入射角折射進彈性體,然後或者形成彈性體的表面波,向水中輻射聲波,或者保持為體波,再折射出到水裏。在固體中有異體夾雜物時,也曾探測到類似的一些沿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