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營裏村

(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馬村鄉下轄村)

鎖定
營裏村,河北省元氏縣馬村鄉下轄村。 [1]  西鄰泉村,北鄰石家莊市欒城區竇嫗鎮,南鄰段村,東鄰欒城區趙村,村莊主體部分在京廣鐵路與107國道以西,90年代後在鐵路與公路東側興建營裏新村,村民習慣稱為“試驗田”
中文名
營裏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元氏縣
面    積
8.8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2666
方    言
元氏方言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營裏村村莊介紹

營裏村位於元氏縣最北部,隸屬於馬村鄉,北鄰欒城縣,107國道與京廣鐵路穿村而過。
營裏村民風淳樸,古風猶存,長幼有序,倫常井然,居城市者不炫耀其房產,駕豪車者低調前行、路不揚塵,不忘根祖,遠涉江湖而不忘營裏是根。營裏村是典型的農業村。主產玉米、小麥。一年兩熟。

營裏村村名由來

據新,祖先遷來,後李、陳等姓陸續遷來,形成村莊。此地是古代舊兵營址,後稱營裏。

營裏村年俗

營裏村年俗 營裏村年俗
營裏村年俗較為傳統,以正月初一前一天為小年,每家提前準備肉類、豆腐、花樣饅頭以備待客之用。除夕夜守歲至午夜,正月初一凌晨5時左右全村老少走出家門前往長輩家拜年。其拜年禮儀為下跪叩拜。上至花甲古稀老人,下至頑童,但凡可走動,皆奔走拜年為長輩祈福。初一上午走户拜年結束後,李氏家族成年男性集中參拜祖宗,焚香燒紙,燃放鞭炮,寄託對祖先的追思,稱之為“上案”。“上案“儀式後如李氏家族成年男性同輩兄弟聚餐,暢敍兄弟之情,闊談家中之事,明曉宗族之義。初二至初四為走親訪友時段,村中人人着新衣,備酒菜,招待遠嫁的族中閨女、外甥、外孫,年味十足。

營裏村婚俗

營裏村婚俗 營裏村婚俗
營裏村婚俗 營裏村婚俗
營裏村婚俗,保持傳統,喜氣十足,商業化程度低,人情味濃。婚期已定,由男方直系叔伯輩分聚集商議婚禮當日詳細安排,商定後由户主親自通知整個李氏家族。婚禮當日由族長親自安排具體事宜。族中婦女到喜主家義務勞動,其廚灶、司儀、文書、招待、端盤子皆為族中人員各司其事。約早八時,用餐完畢,各崗位展開工作。擇吉時新郎出發迎娶新娘。約十一時歸。遂行典禮,招待女方孃家新親,本族中人員一律各司其事,待午後新親返程,喜主另設酒宴招待族中。至族長髮放香煙,眾人散去,喜事圓滿。

營裏村正月二十廟會

元氏縣營裏村正月二十廟會
元氏縣營裏村正月二十廟會(14張)
營裏村廟會為每年正月二十,最初為尊奉南海老母(觀世音),後發展為招待親朋故舊,正月十九是營裏村唯一集市,二十當日,午有酒宴,晚備餃子,來客謂之“趕廟”。親朋好友回家時主家送上餃子,謂“回餃子”,意為未參加廟會的親屬共享美食。
村民文化廣場:位於營裏村主體,水泥材質,長寬各百米,四周女牆半米,東距京廣鐵路六米,2013年建成,現為營裏村老少休閒消夏之地。村中中年女性組建廣場舞,豐富生活,鍛鍊身體。廣場東南方位設南海老母廟。
營裏村村民文化廣場 營裏村村民文化廣場
營裏村熬菜 營裏村熬菜
營裏村 營裏村
營裏村 營裏村
熬菜:營裏村傳統美食,主料有白菜、粉條、豆腐、豬肉,以柴火為上,文火久燉,過廟、待客、紅白事必備。

營裏村人口耕地

該村村域東西3公里,南北1.5公里,面積約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0畝,試驗田新村130畝。

營裏村經濟概況

營裏村歷史上以農業為主。在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手工業、畜牧養殖業、建築業以及工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