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營盤山文化

鎖定
營盤山文化距今5500-6000年,遺址位於四川阿壩州茂縣鳳儀鎮境內,是一處自新石器時代到明清時代的文化遺址,由於該遺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地方文化類型遺址中面積最大、考古工作規模最大、發現遺存最為豐富的遺址,故命名為“營盤山文化”。
中文名
營盤山文化
外文名
Should's ancestral hall
地理位置
四川省茂縣
著名景點
營盤山文化

目錄

營盤山文化概況

該遺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四川地區發現的最早的陶質雕塑藝術品,國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人工使用硃砂的遺物,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及規模最大的陶窯址等,是弄清古代文化傳播、民族形成、遷徙、交融、以及與成都平原和三星堆聯繫的橋樑。 [1] 
營盤山文化相當於中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在史前以及歷史時期,岷江上游地區一直是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一條非常重要的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
營盤山古文化遺址 營盤山古文化遺址
2003年,營盤山文化遺址被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茂縣營盤山 茂縣營盤山

營盤山文化發掘

2000年以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阿壩州文管所、茂縣羌族博物館等文博部門對岷江上游地區(含四川省汶川、茂縣、理縣、松藩、黑水5縣)進行全面、細緻的考古調查,共發現84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及遺物採集點。自2003年開始,國家文物批准在營盤山遺址進行為期三年的正式考古發掘,年均發掘面積為1000㎡。2003年開始,組織各種規模,各種專題的專家論證研討會,對考古成果進行科學研討並以認證。
營盤山遺址的調查、勘探及試掘工作獲得了非常豐富的實物資料,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蹟包括房屋基址9座、墓葬及殉人坑5座、灰坑80餘個、灰溝4條、窯址及灶坑等,還在遺址中西部發現一處大型的類似於廣場的遺蹟。其中,灰坑的平面形狀有橢圓形、長方形、扇形等種類,一些灰坑底部及四周採用卵石壘砌而成,推測應是進行石器加工的場所或有其它用途。個別灰坑內還發現塗有鮮紅色顏料的石塊,可能具有某種宗教含義。而大型廣場遺蹟的硬土面之下發現有多座奠基性質的殉人坑,表明這裏應是舉行祭祀等重大活動的場所。 [2] 
2003年發掘結束後,營盤山遺址申報了該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首個中國文化遺產日評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營盤山遺址 營盤山遺址
營盤山遺址 營盤山遺址

營盤山文化遺存

茂縣營盤山遺址發現了四川地區最早的陶質雕塑藝術品,出土的彩陶數量也為四川之最。
營盤山遺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細石器、骨器、蚌器等類遺物總數近萬件。陶器以平底器和小平底器為主,從陶質陶色來看,以夾砂褐陶、泥質褐陶、夾砂灰陶、泥質紅陶、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為主。其中夾砂陶可分為夾粗砂和夾細砂兩種,以陶胎夾有顆粒粗大的片岩砂粒的陶片最具特色。其中彩陶器的器形有盆、缽、罐、瓶等,彩陶均為黑彩繪制,圖案題材有草卉紋、變體鳥紋、蛙紋等。
營盤山的石器可分為打製和磨製兩種,打製石器包括由大型剝離石片稍作加工而成的切割器、砍砸器、杵、石球(彈丸)、網墜等,還有少量個體甚小的燧石片。磨製石器包括斧、錛、長方形穿孔石刀、鑿、礪石等。玉器則包括環鐲形器等裝飾品、璧形器、仿工具及武器類的斧、穿孔刀、箭鏃等。骨器包括簪、錐、針、削、箭鏃等。
營盤山遺址發掘的遺骸 營盤山遺址發掘的遺骸
營盤山遺址還清理發現戰國至西漢初年的石棺葬90餘座及同時期的房屋基址多座,出土陶器、銅器、石器等類文物上千件,較大程度地豐富了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的研究內容。
營盤山遺址出土銅器 營盤山遺址出土銅器

營盤山文化價值

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規模最大、出土遺存文物最豐富,是一項填補學術空白的重大突破,極大地豐富了該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研究內容,是岷江上游地區新石器文化的內涵能夠得以基本明確,並可以建立起本地區距今6000——45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初步序列。將阿壩州的歷史上溯至6000年前,使阿壩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厚重感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增強。
二、營盤山文化為研究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傳播及融合情況提供了新的實物材料。是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佔據較為獨特的重要地位。
三、營盤山文化遺址是距今5000年前岷江上游地區的大型中心聚落遺址,其周圍分佈着數十處時代相近或略有差異的中小型聚落遺址,它們共同組成了新石器時代的大型遺址羣;形成了較完整的聚落體系,如此規模的遺址羣在長江上游地區極為罕見,同時,總面積達15萬㎡的營盤山遺址也是長江上游地區發現的面積最大、時代最早、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大型中心聚落,它代表了5000年前整個長江上游地區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
四、岷江上游地區已發現了距今6000年前的被西遺址,距今5500——5000年的營盤山文化和距今4500年的沙烏都遺址構成了較完整的文化發展體系。而成都平原發現距今4500——3800年,以史前古城遺址羣為代表的寶墩文化,距今3500——3200年。以三星堆金沙遺址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青銅器文明兩地文化的發展演進一脈相承,它們都是璀璨的巴蜀文明的組成部分。營盤山遺址羣不僅將巴蜀文明的歷史淵源推進至6000年前;也深為探索輝煌的三星堆和金沙文明源頭提供了新的線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 [3] 

營盤山文化環境

營盤山又名紅旗山,也稱為雲頂山,位於茂縣縣城南 2.5公里,海拔1600米,系岷山山脈老人山在西南麓向岷江河谷延伸部分二級台地,台地南北走向,南窄北寬,形似馬蹄,東西寬100米,南北長1000米,總面積15萬平方米。岷江從東北面、背面、西面三面呈幾字形將營盤山環抱,山勢陡峭,東面為高山岷江河谷地段,地勢平坦,溝口70-80米,長約500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