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燈(拼音:dē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2]  。“燈”原作“鐙”。古代的燈多為青銅製,上有盤,中有柱,下有底。把“鐙”的金旁改為火,就是燈,簡化為燈。“鐙”後來用作馬鐙的“鐙(dèng)”。“燈”本義指照明工具,引申為除照明外的其他發光發熱的裝置。 [13] 
中文名
拼    音
dēng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OSH(86;98) [1] 
倉    頡
UOAI [1] 
鄭    碼
FMN [1] 
筆    順
點、撇、撇、點、橫、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0534) [2] 
平水韻
下平聲·十蒸 [3] 
總筆畫數
6(部首4,部首外2)
統一碼
基本區 U+706F [1] 
四角碼
9182₀ [1] 
注音字母
ㄉㄥ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燈”過去寫作“鐙”,左部的金是形旁,表示與金屬有關,古代的燈多為青銅製,上有盤,中有柱,下有底,盤用來盛膏(油)或插燭;右邊的“登”作聲旁,表示字的讀音與此相似。
鐙,最初兩義並存:一為盛熟食的器具,二為照明的器具。“宰右執鏤”(《儀禮·公食大夫禮》),宰指廚師,意思是廚師右手拿着盛熟食的器具。《楚辭·招魂》上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華鐙”就是雕飾華美,光亮燦爛的燈。隸變後用“燈”表示照明器的意思,將形旁“金”改為“火”。而鐙則專用為“馬鐙”的鐙了,照明器的意思,當代定字形為“燈”,聲旁改為“丁”。它是早已有之的俗字,被借用來代替“燈”字。最早這樣用的是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説》,明代《字彙》、《正字通》都收入了“燈”的俗字“燈”。
燈最初的作用就是給人們帶來光明,使人們從黑暗的束縛中解脱出來。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佛教傳入中國,佛法被信徒看作是可以破除黑暗,引導人們走向新生的指路明燈,所以佛法也就以燈為喻。宋代釋道元的《景德傳燈錄》、釋普濟的《五燈會元》就是基於上述原因而把“燈”字置於書名中的。
隨着時代的進步,油燈、蠟燭為電燈所取代,人們再也不必受煙熏火燎的折磨。現代生活中,燈是無處不在的。人們賦予了燈更多的喻意。“萬家燈火”“霓虹燈”成了繁華都市的代名詞。“走馬燈”表示頻繁地更換。還有“亮紅燈”“開綠燈”代表着禁止和允許。 [13-14]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能夠發光,能夠用來照明的器具
lamp;
lantern;
light
西京雜記》卷三:“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
前蜀·韋莊《浣溪沙》詞:“惆悵夢餘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紅紗,小樓高閣謝孃家。”
徐遲《哥德巴赫猜想》七:“燈裝上了,開關線也接上了。一拉,燈亮了。”
燈光;枱燈;電燈;紅綠燈;燈火輝煌
像燈那樣能夠發光、發熱,主要用來加熱的裝置
佛教以為燈能指明破暗,因用以喻佛法
晉·習鑿齒《與釋道安書》:“若慶雲東徂,摩尼回曜,一躡七寶之座,暫現明哲之燈。”
唐·劉禹錫《送僧元暠東遊》詩:“傳燈已悟無為理,濡露猶懷罔極情。”
元·無名氏《猿聽經》第一折:“佛祖流傳一盞燈,至今無滅亦無增。”
動詞
張掛燈(照明的器具)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順星》:“富者燈四夕,貧者燈一夕止。”
量詞
用於燈(照明的器具)
西遊補》第二回:“日頭兒還有半天,井裏頭、松樹邊,更移出幾燈鬼火。”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4]  《現代漢語詞典》 [5]  《漢語大字典》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都滕切(dēng)
鐙,錠也。從金登聲。
【註釋】徐鉉等注: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8] 

説文解字注

“(鐙)錠也”注:《祭統》曰:“夫人薦豆執校,執醴授之執鐙。”注曰:“校,豆中央直者也。鐙,豆下跗也。執醴者以豆授夫人,執其下跗,夫人受之,執其中央直者。”按,跗,《説文》作柎,闌足也。鐙有柎,則“無足曰鐙”之説未可信。豆之遺制,為今俗用燈盞。徐氏兄弟遂以膏鐙解《説文》,誤矣。《生民》傳曰:“木曰豆,瓦曰登。豆薦菹醢,登薦大羹。”箋雲:“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然則瓦登用於祭天,廟中之鐙,笵金為之,故其字從金。
“從金,登聲”注:都滕切,六部。 [9]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 燈;部外筆畫:2
《集韻》當經切,音丁。《玉篇》:火也。《類篇》:烈火也。《字彙》:《正字通》雲俗燈字。◎按《玉篇》《集韻》《類篇》,燈、燈分載,音切各異,強合為一,非。
【巳集中】【火部】 燈;部外筆畫:1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玉篇》:燈火也。《春明退朝錄》:上元然燈,自昏至畫。《西京雜記》:元夕然九華燈於南山上,照見百里。又:鹹陽宮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然鱗甲皆動,炳若列星。
又:釋書以燈喻法,有《傳燈錄》。杜甫詩:傳燈無白日。
又《正字通》:金燈草,一名山慈姑,醫方取此合為丸,名玉樞丹,詳《本草綱目》。
又葉都郎切,音當。魏敷《鯨魚燈賦》:寫載其形託於金燈,隆脊矜尾鬐甲舒張。
《集韻》:本作鐙。《説文》:鐙,錠也。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7]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706F;下:U+71C8) 字形對比(上:U+706F;下:U+71C8)

書寫提示

書寫 書寫
【規範提示】“火”的末筆捺改點。
【寫法】“火”窄“丁”寬,頂部“火”高,底部“丁”低。“火”,左點在橫中線。“丁”,橫筆從“火”側起筆,」的鈎尖收於豎中線右側。 [11]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清
都滕切
təŋ
集韻
燈、燈
平聲
下平十七登

開口呼
全清
都騰切
təŋ
禮部韻略

平聲





都騰切

增韻

平聲





都騰切

中原音韻

陰平
庚青

開口呼

全清

tiəŋ
中州音韻

平聲
庚青





多稜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八庚


全清
都騰切
təŋ
分韻撮要
陰平
第十五登等凳德
(參考資料:漢典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t
əŋ
先秦
王力系統
t
ə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
əŋ


əng


ə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ə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ə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ə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t
ə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t
ə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t
ə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t
əŋ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t
ə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t
əŋ
(參考資料:漢典 [10]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əŋ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təŋ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əŋ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ən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ən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ən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ən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təŋ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tən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taŋ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tən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tæ̃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tɛn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tɛn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tɐŋ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tɐŋ
33
陰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tɪŋ
55
陰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teŋ
33
陰平

閩語(閩東片)
福州
teiŋ
44
陰平
文讀
tiŋ
44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北片)
建甌
taiŋ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10]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0-12-26]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03]
  • 3.    平水韻 十蒸 燈  .搜韻[引用日期2023-07-03]
  • 4.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第7卷[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277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273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399
  • 7.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615;632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2015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5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2332
  • 10.    燈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7-03]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64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36
  • 13.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344-345
  • 14.    劉悦著.漢字中的生活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7.12:131-13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