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熹微

(漢語詞語)

鎖定
熹微,拼音xī wēi,漢語詞語,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陽光) ,光線淡弱。出自晉·陶潛《歸去來兮辭》。 [1] 
中文名
熹微
拼    音
xī wēi
解    釋
形容陽光不強
出    處
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

目錄

  1. 1 解釋
  2. 2 典籍
  3. 3 辨析
  4. 用法
  5. 示例

熹微解釋

形容陽光不強(多指清晨的陽光), 光線淡弱貌。
晨光 晨光

熹微典籍

〔晉〕陶潛《歸去來兮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宋〕葉適營師常秉燭為人説氣色戲成此絕》:曙色熹微已出門,擘浮熱眼相旁人。
〔明〕沉璟《義俠記·除兇》:趁着這落日熹微,醉眼的這蒙朧,已到崗子上,為何不見什麼大蟲?
〔清〕金農《憶茶》詩:草鋪綠罽地無塵,朝日熹微榆火新。
冰心《超人·離家的一年》:幾處很偉大的學校建築,矗立在熹微的晨光裏
季羨林《春歸燕園》:凌晨,在熹微的晨光中,我走到圖書館週圍草坪附近去散步。
沈從文雲南的歌會》:這種鳥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在毎在晨光熹微中,卻喜歡坐在人家的屋脊上,“郭公郭公”反覆叫個不停。

熹微辨析

熹微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指早上天色微明:形容詞。

熹微示例

他每天都要面對着熹微的晨光讀書。
熹微的陽光照進屋內,暖和極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