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熹平石經殘石

鎖定
熹平石經殘石,是指東漢熹平四年(175年)開始刻寫的儒家經典石刻留存下來殘石。另有殘石之宋拓片,作為書法珍品備受重視
熹平石經殘石是一套範本,立於學校門前用來刊誤訂偽。學生們以此為據 傳抄、學習,並作為考試的唯一依據。 [3] 
熹平石經對糾正穿鑿附會、臆造別字,維護文字統一起了積極作用,是中國最早的官方石刻“教科書”。它的出現開創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後歷代都有官方刻石宣佈經文定本。 [3] 
中文名
熹平石經殘石
詞條性質
刻石文物
始刻年代
公元175年(東漢熹平四年)
刻石內容
儒家五經,及《公羊》《論語》
拓片現藏
故宮博物院
殘石現藏
洛陽、偃師、西安碑林、台灣故宮

目錄

熹平石經殘石石經簡介

熹平石經因為於漢熹平四年(175年)開刻而得名,又稱“漢石經”。刻於東漢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3)。內容包括《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並《公羊》、《論語》。隸書字體方正,結構謹嚴,是當時通行的標準字體,史載為蔡邕所書。東漢末年蔡邕、李巡等奉詔,為正定經本文字,以隸書一體寫成,所以熹平石經又稱一字石經、一體石經。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開始,陸續立於洛陽太學前。此舉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史書多有記載。
《後漢書·蔡邕傳》:“邕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熹平四年,乃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説,太史令單颺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後儒晚學鹹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
石經原本刻入了《周易》、 《尚書》、 《詩經》、 《儀禮》、《春秋》、《公羊傳》和《論語》等七種經書,共46石,20餘萬字,刻成後立於河南洛陽太學。《熹平石經》刻成的第二年便爆發了黃巾起義,後又爆發董卓之亂。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焚燒洛陽宮廟遷都長安,石經遭到損壞。魏初有所修補,以後一再遷徙,屢屢廢毀。至唐貞觀初魏徵收聚石經,已十不存一了。自唐宋以來,不斷有殘石出土。如洛陽張氏發地得十餘塊,約九百七十餘字,為《尚書》、《魯詩》、《儀禮》、《公羊》、《春秋》、《論語》等。另有翻刻本,如胡宗愈刻於成都西樓,洪适刻於會稽蓬萊閣,還有越州石氏本等。民國後亦多有殘石陸續出土。現在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館和台灣故宮等地。
熹平石經殘石 熹平石經殘石
西安碑林博物館所藏殘石,東漢光和六年(183)刻,殘高33.5釐米,殘寬69釐米,兩面刻字,正面餘字28行,共247字,刻《文言》《説卦》;背面餘字21行,共197字,刻《家人》《歸妹》。隸書。殘石兩面文字內容均為《周易》。相傳為漢代著名書法家蔡邕書。是國內所存漢石經殘石中字數最多的一塊。此殘石字數不多,卻保存了我國《周易》的最早文句,可供校正五經文字時參考。書法方挺嚴整,為漢隸的典範。該殘石彌足珍貴,對研究中國鐫刻石經的歷史和了解漢石經的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該殘石出土於河南洛陽,為于右任所得。1938年於氏捐藏碑林,抗戰期間曾移藏富平,1952年重新入藏西安碑林。
《周易》殘石 《周易》殘石 [1]

熹平石經殘石拓本

漢石經為中國歷史上七次鐫刻石經之首次。原刻儒家經典,共四十六石,因為刻石的殘損和散失。它的拓片就成為珍貴的書法範本。書者蔡邕(133~192),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曾任郎中等職。蔡邕之書法,代表了流行於東漢的官方書法的風貌。
熹平石經殘石拓本之一:縱:29.2cm,橫:11.8cm、22.4cm、12.5cm。此為宋拓本,二開半,黃易鑑藏,題跋並鈐“黃易之印”、“小蓬萊閣”印。
舊拓僅孫承澤本和黃易本而已,二本相同,同歸端方,又歸衡永,今皆入藏故宮博物院。殘石現藏河南洛陽博物館、偃師商城博物館、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等處。
黃易《小蓬萊閣金石目》著錄。 [2] 
撰稿人:秦明
熹平石經殘石拓片之二:拓片高100釐米,寬68釐米。字體是用當時通用的隸書,現在殘石分別收藏於西安碑林、上海博物館和台灣故宮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