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熱力除氧器

鎖定
熱力除氧器(旋膜除氧器)是一種新型除氧裝置,它能除去熱力系統給水中的溶解氧及其他氣體,防止熱力設備的腐蝕,是保證電廠和工業鍋爐安全運行的重要設備。
中文名
熱力除氧器
外文名
Thermal deaerator
學    科
機械工程
領    域
工程技術

熱力除氧器簡介

附圖説明 附圖説明
熱力除氧器是一種最新型除氧器,可用於定壓,滑壓,負壓等方式運行,具有允許入口水溶氧量高,入口水温低,補給水量大等特點,適用於各類電站鍋爐、工業鍋爐給水及熱電廠補給水等用水的除氧 [1] 

熱力除氧器優點

1、除氧效率高,給水含氧量合格率100%。大氣式除氧器給水含氧量應小於15цɡ/L,壓力式除氧器給水含氧量應小於7цɡ/L。
2、運行穩定,無震動。可適用於負壓啓動、滑壓運行,減免了啓動和運行中的人工繁雜調節操作。
3、適應性能好,對水質、水温要求不苛刻等優點外,且可短期超出力50%左右運行。
4、排汽量小,耗能少。

熱力除氧器結構原理

旋膜式助利除氧器的結構是由除氧頭和水箱組成。除氧頭的結構由外殼、旋膜器組、水篦子、液汽網、蒸汽分配盤、汽水分離器六大部分組成。水箱由主體及附件組成。
1、外殼:是由筒身和衝壓橢圓形封頭焊製成。
附圖説明 附圖説明
2、膜器組:由水室、起膜管、凝結水接管、補充水接管組成。起膜管、下水管材料均由不鏽鋼製造,常年運行無需檢修,也是旋膜式除氧器主要部分,98%的氧由此除去。
3、淋水篦子:經起膜段除氧的給水及由疏水管引進的疏水在這裏進行減流二次分配,使水呈均勻淋雨狀下落,從而保護其下部液汽網。水篦子空間面積不小於總截面的50%,不鏽鋼結構,常年運行無需檢修。
4、填料液汽網:是由相互間隔的扁鋼帶及一個圓筒體,內裝兩層高度特製的O型0.3mm不鏽鋼扁絲網,給 水在這裏與二次蒸汽充分接觸,加熱到飽和温度並進行深度除氧,以保證除氧水中含量。
5、蒸汽分配盤:主加熱蒸汽由此接進,規則均分型結構能很好保證加熱質量,使加熱蒸汽呈現均分狀態其在無節流工況下上升加熱軟化水,達到飽和温度下工作除氧。
6、汽水分離器:由不鏽鋼填料組成內網,外殼設計為通氣型結構,能有效的將排氧時的汽帶水分離迴流,是排汽不帶水的必不可少部件。
7、水箱:是由筒身和衝壓橢圓形封頭焊製成,內部設置加強圈,底座固定在預製的工作台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為安裝膨脹滾體裝置。水箱上設有檢修人孔、安全閥接管口、排水口、再沸騰管口、水封筒口、水位計接口、壓力錶口、温度表口、用水口等 [1] 

熱力除氧器除氧原理

容器中,溶解於水中的氣體量是與水面上氣體的分壓成正比。採用熱力除氧的主法,即用蒸汽來加熱給水,提高水的温度,使水面上蒸汽的分壓力逐步增加,而溶解氣體的分壓力則漸漸降低,溶解於水中的氣體就不斷逸出,當水被加熱至相應壓力下的沸騰温度時,水面上全都是水蒸汽,溶解氣體的分壓力為零,水不再具有溶解氣體的能力,亦即溶解於水中的氣體,包括氧氣均可被除去。除氧的效果一方面決定於是否把給水加至相應壓力下的沸騰温度,另一方面決定於溶解氣體的排除速度,這個速度與水和蒸汽的接觸表面積的大小有很大的關係。
旋膜式除氧器工作原理(射流、吸卷、紊流、傳熱、傳質、水膜裙、淋雨狀、飽和)
凝結水及補充水首先進入除氧頭內旋膜器組水室,在一定的水位差壓下從膜管的小孔斜旋噴向內孔,形成射流,由於內孔充滿了上升的加熱蒸汽,水在射流運動中便將大量的加熱蒸汽吸捲進來(試驗證明射流運動具有捲吸作用);在極短時間很小的行程上產生劇烈的混合加熱作用,水温大幅度提高,而旋轉的水沿着膜管內孔壁繼續下旋,形成一層翻滾的水膜裙,(水在旋轉流動時的臨界雷諾數下降很多即產生紊流翻滾),此時紊流狀態的水傳熱傳質效果最理想,水温達到飽和温度。氧氣即被分離出來,因氧氣在內孔內無法隨意擴散,只能隨上升的蒸汽從排汽管排向大氣。經起膜段粗除氧的給水及由疏水管引進的疏水在這裏混合進行二次分配,呈均勻淋雨狀落到裝到其下的液汽網上,再進行深度除氧後才流入水箱。水箱內的水含氧量為高壓0-7 цɡ/L,低壓小於15цɡ/L達到部頒運行標準。
因旋膜式除氧器在工作中使水始終處於紊流狀態,並有足夠大的換熱表面積,所以傳熱傳質效果越好,排汽量小(即用與加熱的蒸汽量少,能源損失小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可觀)除氧效果好產生的富裕量能使除氧器超負荷運行(通常可短期超額定出力的50%)或低水温全補水下達到運行標準 [1] 
參考資料
  • 1.    王歡, 肖潔, 張震,等. 熱力除氧器淺析[J]. 石油化工設備, 2011, 40(s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