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熨斗鎮

鎖定
熨斗鎮,隸屬於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地處石泉縣最南端。東與漢陰縣漢陽鎮接壤,南與漢中市西鄉縣兩河口鎮毗鄰,西與漢中市西鄉縣高川鎮交界,北與後柳鎮喜河鎮相連 [1]  。總面積81.57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6月,熨斗鎮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熨斗鎮户籍人口14099人 [2]  。2011年,熨斗鎮農業總產值達到742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300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00萬元。 [1] 
中文名
熨斗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
地理位置
石泉縣最南端
面    積
81.57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熨斗街
電話區號
0915
郵政編碼
72526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燕翔洞
車牌代碼
陝G
人    口
14099人(2018年)

熨斗鎮歷史沿革

因鎮區四面環山,地貌形似熨斗而得名。
清康熙年間屬咸寧裏。
清乾隆年間設熨斗鎮。
1951年,設熨斗區。
1966年,更名“朝陽區”。
1976年10月後,恢復熨斗區。
1996年,撤區並鄉時設熨斗鎮至今。 [1] 

熨斗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轄熨斗鎮1個集鎮社區,長嶺、沙灣、劉家灣、齊建、瓦子溝、金星、雙坪、茨林、先聯、松樹、高興、布里、麥坪、板長、中河15個行政村;下設1個居民小組、80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熨斗鎮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熨斗街。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922107001
121
熨斗集鎮社區
610922107200
122
長嶺村
610922107201
220
沙灣村
610922107203
220
劉家灣村
610922107205
220
齊建村
610922107206
220
瓦子溝村
610922107210
220
雙坪村
610922107211
122
茨林村
610922107214
220
高興村
610922107220
220
板長村
610922107224
220
金星村
610922107225
122
先聯村
610922107226
220
麥坪村
610922107227
220
中河村

熨斗鎮地理環境

熨斗鎮位置境域

熨斗鎮地處石泉縣最南端。東與漢陰縣漢陽鎮接壤,南與漢中市西鄉縣兩河口鎮毗鄰,西與漢中市西鄉縣高川鎮交界,北與後柳鎮喜河鎮相連 [1]  。總面積81.57平方千米。 [2] 

熨斗鎮地形地貌

熨斗鎮地處巴山中、低山區,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地形起伏,峯巒疊嶂,溝壑縱橫,海拔460—1590米。 [1] 

熨斗鎮氣候特徵

熨斗鎮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光熱充足,雨量豐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温14.6℃。年平均降水量967.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2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9月最多。 [1] 

熨斗鎮水系水文

熨斗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富水河,另有大小河溝7條。河流總長度38千米,徑流總量11.6萬立方米。最大河流富水河,境內流長11.6千米,流域面積32.6平方千米。 [1] 

熨斗鎮自然資源

熨斗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主要有石煤、沙金、硫、鐵、磷、石灰石和大理石等。其中鐵礦、石煤,大理石均未開採。林地7.82萬畝,牧草地6650畝;有野生動物13種。農業耕地面積1.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17萬畝,林地面積9.2萬畝。 [1] 

熨斗鎮自然災害

熨斗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洪澇、乾旱、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7年7月30日,因境內遭遇大暴雨,造成全鎮16户47間房屋倒塌,形成危房247間;800餘畝農作物絕收;損毀村級公路12.6千米,直接經濟損失470餘萬元。 [1] 

熨斗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轄區總人口1342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68人,城鎮化率9.4%。另有流動人口247人。總人口中,男性6843人,佔51%;女性6586人,佔49%。2011年,熨斗鎮人口出生率8.5‰,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2人。 [1] 
截至2018年末,熨斗鎮户籍人口14099人 [2] 

熨斗鎮經濟

熨斗鎮綜述

2011年,熨斗鎮財政總收入414.6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萬元,比上年增長57.8%。人均財政收入309元,比上年增長9.3%。
2011年,熨斗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833元。 [1] 
2018年,熨斗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
2018年,熨斗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7個。 [2] 

熨斗鎮第一產業

2011年,熨斗鎮農業總產值達到7420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8%。
熨斗鎮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2011年,熨斗鎮糧食生產5634噸。
熨斗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蠶繭、烤煙、板栗、蔬菜、藥材等。2011年,熨斗鎮油菜種植面積3600畝,油菜籽產量490噸;桑園種植面積3535畝,產繭175噸;茶園種植面積2752畝,產綠茶18噸;烤煙種植面積450畝,產量60噸;板栗種植面積141畝,產量43噸;年產杜仲380噸;蔬菜種植面積4510畝,產量4366噸。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累計造林6.2萬畝,其中防護林2100畝,經濟林97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6萬株,林木覆蓋率75%,活立木蓄積量37萬立方米。
熨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熨斗鎮生豬飼養量4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羊飼養量3300只,年末存欄3070只;家禽飼養量10.3萬羽,上市家禽7萬羽。2011年,熨斗鎮生產肉類2377噸,其中豬肉2016噸,羊肉55噸;禽蛋177噸;畜牧業總產值3521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47.4%。
2011年,熨斗鎮有大型農業機械53台(輛)。 [1] 

熨斗鎮第二產業

2011年,熨斗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8%。 [1] 

熨斗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商業網點92個,職工127人。2011年,熨斗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9.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600萬元,比上年增長9.3%。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徵訂報紙、期刊380份(額),業務收入9萬元。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電信業務收入207萬元。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24萬元,比上年增長9.7%;人均儲蓄689元;各項貸款餘額1227萬元,比上年增長16%。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83萬元,比上年增長8.2%。 [1] 

熨斗鎮交通運輸

熨斗鎮境內有縣級公路1條,個體客車28輛;村級公路14條,總長92千米。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8米;城鎮橋樑2座,總長度50米。 [1] 

熨斗鎮社會事業

熨斗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5個,藏書4.8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漢調二黃。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電視入户率98%,其中14%的家庭使用有線電視。 [1] 

熨斗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96人;小學4所,在校生12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63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熨斗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0個,其中衞生院1個;病牀25張,專業衞生人員21名,主治醫師1人。2011年,熨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000餘人次,住院3000餘人次。
2011年,熨斗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800人,參合率96%。 [1] 

熨斗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體育場地7個,1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81%。 [1] 

熨斗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12户,人數1933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26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3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46.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044人,參保率88.4%。 [1] 

熨斗鎮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熨斗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生產能力120噸/日,年工業用水0.2萬噸、生活用水3.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1] 

熨斗鎮風景名勝

漢江燕翔洞生態旅遊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 [5]  ,位於石泉縣熨斗鎮境內,佔地80平方千米,北依秦嶺,南接巴山。景區依託漢江,將漢江三峽、熨斗古鎮、富水河、燕翔洞天、靈雀山及肖家古寨、獅嶺風光、長嶺峽谷等十幾個主題景區,近150個景點,凸顯出秦巴腹地、漢江兩岸特有的原生態美,並與悠久的漢水文化相結合,形成了融山、水、岸、洞自然景觀及古鎮、寺院、宗祠、戲園等人文景觀為一體,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自然景區。
燕翔洞
在石泉東南的熨斗鎮,燕翔洞位於富水河上游河岸的陡峭懸崖下,是一個寒武系古生石灰岩溶洞羣,生成距今已有數億年的歷史。據考證,燕翔溶洞實際長度應在10千米左右,是西北乃至國內保護最為完好,洞內景觀最豐富,體量最大的溶洞羣落。洞中鐘乳石千形百態,懸天連地,形象奇特。洞內還發現了動植物奇觀,給美麗的燕翔洞增添了一道道奇特的風景。洞內發現的大足鼠耳蝠是中國特有的蝙蝠,它是繼墨西哥兔唇蝠和索諾拉鼠耳蝠之後被發現的又一種食魚蝙蝠,並且是首次在中國發現的食魚蝙蝠,數量極其稀少。
漢江三峽
漢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與長江、黃河、淮河一道並稱"江河淮漢"。這條流淌在秦嶺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業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詩畫般地清澈、寧靜、美麗,維繫着中國內陸僅存的"田園",使得它比中國其他許多河流更接近自然與人文的原生態。
石泉段的漢江進入峽谷區,最窄處如蓮花古渡只有50米,兩岸山峯對峙,高出河面300米以上,谷坡50~60度,在石灰岩區域尤其峻峭,形成了3個著名的峽谷:鳳凰峽、柳溪峽和香柏峽,全長35千米。這裏漢水如綢,兩岸翠山,青瓦白牆,漁歌唱晚,素有"秦巴山水畫廊"之美譽。
熨斗古鎮
熨斗古鎮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川楚故道上的一座驛站古鎮。熨斗鎮建在喀斯特地貌的溶岩之上,現存古街多是明清時期建築,尤以"讓出三尺地,多佔一份天"的吊腳樓最為有特色。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富水河緊緊環抱,雖經千百年的時代變遷,仍然保留着昔日恬淡、古樸、優雅的風貌,頗具"小橋、流水、人家"般的詩情畫意。
蓮花古渡
蓮花古渡在石泉城南10千米處,是連接川陝南北的古渡口,自春秋戰國時期,就擔負起入川、進楚、通途關中的水上交通重任,為古子午道之要津。現舊址重建,成為遊覽漢江三峽美景的觀光碼頭和起始點。漢水桂苑距離燕翔洞景區大門燕翔閣約一華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因苑內有幾棵茂盛的桂樹,因而被文人雅士們稱作"桂苑"。 [6] 

熨斗鎮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