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熨,漢語二級字 [3]  讀作熨(yùn或yù),形聲。從火,尉( yù)聲。本義指用金屬器具加熱,按壓衣服,使之平貼 [1]  [4] 
中文名
拼    音
yùn,yù
部    首
五    筆
NFIO
倉    頡
SIF
鄭    碼
XMDU
注    音
ㄩㄣˋ 或 ㄩˋ
部外筆畫
11
總筆畫
15
四角號碼
74809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U+71A8
組    詞
熨斗熨帖

現代釋義

yùn

形聲。從火,尉(yù)聲。本義:用金屬器具加熱,按壓衣服,使之平貼。
同本義 [iron;press]
衣裳不整,伏牀熨之。——唐·李延壽南史
又如:熨衣(燙平衣服)
烘烤 [roast]。如:熨手(燙手);熨爐(暖爐)
緊貼 [keep close to]
以身熨之。——《世説新語
用藥熱敷 [apply]
湯熨(wèi)之所及。——《韓非子·喻老

熨帖yùtiē
含義一:[(of words) appropriate],指用字、詞等妥當、合適。
含義二:[calm],心中沒有波瀾,平靜。如“熨帖的心情”。
含義三:[be properly settled] [方],事情辦得完全妥當。

常用詞組

熨斗yùn dǒu
[pressing flatiron] 燙衣服用的金屬器具
熨平yùn píng
[mangle]∶以熨平機壓平或使光滑(如濕的亞麻布)
[press]∶一件剛熨好的衣服所具有平整和摺痕的狀態
一種能保持熨平狀態的織品

古籍釋義

廣韻》於胃切,音慰。同㷉。詳㷉字注。《史記·扁鵲傳》案抗毒熨。《注》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貼也。
《廣韻》《集韻》𠀤紆物切,音鬱。《廣韻》火展帛也。
《集韻》一曰火斗。或作𤓮。◎按集韻入聲,尉㷉熨𤓮分載。 [2] 

方言音韻

贛方言:üt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