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德欽

鎖定
熊德欽,男,漢族,1954年生,福建永安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永安大腔戲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永安市青水鄉豐田村大腔戲劇團副團長。 [1] 
中文名
熊德欽
外文名
XiongDeqin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4年1月
代表作品
《白兔記》
《雙鞭記》
傳承項目
永安大腔戲
非遺認證
中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熊德欽人物經歷

熊德欽主要扮演大腔戲主演劇本《白兔記》中的正旦、小旦,《雙鞭記》中的老旦、三花兼後台樂器演奏師傅。主要傳承於熊德樹師傅和父親熊錫繩師傅。現已將這兩個劇目中的旦角角色分別傳教給次婿邢秋蓮,村民邢盛麟、邢清秀。
熊德欽飾演的正旦、小旦,形象俊美,表演生動,嗓音圓潤,字正腔圓,在大腔戲表演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影響較大。

熊德欽獲得榮譽

1988年5月9日,為《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國家“六五”計劃重點科研項目,配合深入調查,廣徵博採,組稿、撰寫,提供資料以及後勤協助等項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6年8月13日,配合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音樂頻道》“民歌世界”欄目攝製組拍攝新聞片,提供錄製唐長慶二年(822年)前荊州楚國古音樂“大腔三音歌”《十繡花》的演唱,2007年1月25日,題為“大腔戲與三音歌”在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民歌世界”欄目播出,在各地產生很大影響。
主要代表作品:2005年1月,配合永安作者盧天生蒐集、整理、編撰弋陽腔—活化石《永安大腔戲史稿》專著,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演出道具,戲籠箱“仁”字,道具簍及丑角藤笠,服裝保留有“須套”、“儒中”、“生巾帽”、“桌幃裙”。1999年7月起在青水畲族展覽館展覽。1985年9月15日《白兔記》手抄本在永安市博物館展覽。1999年7月《白兔記》複印件在青水畲族展覽館展覽。
每年正月期間,外請交流演出達20多天。曾在永安、三明、大田、青水等地巡迴演出。2002年大腔戲《白兔記》、《雙鞭記》參加福建省戲劇節展演,演出劇照在永安巡迴展覽。2004年10月,大腔戲應邀在三明市文化局局長會議期間文藝匯演,獲得高度評價。
2005年9月,大腔戲應邀在永安市人大、政協兩會文藝匯演。10月,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鄒哲開等省市領導民族文化旅遊考察團到我鄉考察調研,大腔戲在永寧橋古戲台演出。2007年3月15日,大腔戲應邀在永安迎接“全省文化先進縣考評驗收”文藝匯演,得到省文化廳廳長宋閩旺等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2002年10月1日,大腔戲特邀永安“三項活動”在南門廣場專場演出,得到現場領導和觀眾的好評。
1984年4月,大腔戲參加“福建省四平戲學術研討會”。1991年,大腔戲應邀出席在泉州、莆田召開的“中國南戲暨目連戲國際學術研討會”。
清代,大腔戲應邀赴永安縣文藝匯演,獲永安縣張縣令正堂張“賞”嘉獎(銅牌)1塊,現獎牌由熊德欽保存。1985年9月15日,在福建省戲曲普查中,熊德欽把自己珍藏的清代順治甲申年(1644年)手抄劇本《白兔記》指獻給永安市文物陳列館收藏(國家三級文物),獲永安市文化局、永安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表彰。
參考資料
  • 1.    熊德欽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引用日期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