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德平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鎖定
熊德平,男,1962年12月23日(農曆11月19日)生,江蘇東台人,中共黨員,寧波大學商學院執行院長、國家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寧波大學社科聯副主席,學術委員會委員,應用經濟學學科帶頭人,應用經濟學碩士點負責人,榮華學者獎勵計劃一等獎、徐望月特別獎、十佳教授(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首位人文社科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浙江省“五個一批”(理論類)人才、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重點學科金融學負責人、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寧波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第一層次領軍和拔尖人才,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兼任寧波市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合作項目“現代高端服務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現任雲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學院院長。 [1] 
中文名
熊德平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23日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務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職    稱
教授

熊德平人物經歷

熊德平 熊德平
1979年9月由江蘇東台許河中學考入江蘇農學院(1995年合併進入揚州大學)農學系農學專業。
1980年任班級和校學生會宣傳部長,1981年獲優秀學生幹部稱號,並參加江蘇省大學生夏令營。
1983年7月江蘇農學院農學系農學專業本科畢業留校任教。
1983年9月-1985年9月任農學系政治輔導員、團總支書記。
1984年7月7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獲校先進工作者稱號,此間參加江蘇省高校政工幹部理論讀書班(本科雙學位班),先後主修《邏輯學》、《心理學》、《文學概論》、《法學概論》、《教育學》等課程,獲結業證書。
1985年9月-1986年9月在上海財經大學統計系進修師從卞祖武教授經濟統計學專業,先後主修《西方經濟學》(上、下)、《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部分)、《財政學》、《貨幣銀行學》、《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工業統計學》、《商業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綜合平衡統計學》等。
1986年9月-1988年12月年在江蘇農學院農學系農業經濟教研室任助教,先後主講《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國民經濟統計》、《國民經濟核算》、《農業統計學》、《工業統計學》、《商業統計學》等課程,1989-1991年兼任江蘇農學院經濟貿易系辦公室主任,總支委員。
1989年4月-1990年9月在職攻讀南京農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農業經濟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
1990年6月晉升講師。
1990年獲江蘇農學院先進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1991年9月-1995年兼任江蘇農學院經濟貿易系副主任(副處級),分管教學、科研。
1994年被評為校科技產業先進個人。
1995-2004年先後兼任揚州大學農業經濟管理系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兼書記(此間由於合併辦學,農業經濟管理系先後隸屬於揚州大學農學院——原江蘇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農學院、商學院、經濟學院)。
1996年6月晉升為副教授,先後主講《農業經濟學》、《企業形象策劃》、《統計學原理》、《國民經濟核算》等課程,先後獲揚州大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揚州大學八五科技先進工作者和1997-1999年度揚州市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2001年2月受表彰)。
1996年11月開始一直受聘擔任多屆江蘇省揚州市人民政府農業經濟專家顧問組成員。
2000年10月以來一直受聘擔任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政府農業經濟專家顧問組成員。兼任江蘇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揚州市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揚州市農村財政研究會常務理事、副會長,揚州市CS研究會常務理事、副會長。
2001-2005年在西南農業大學(2005年合併進入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師從冉光和教授攻讀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金融學方向)博士學位。
2002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2002年被評為優秀博士研究生。
2003年任揚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主講《農業經濟學》、《經濟理論專題》、《農業經濟專題》、《農村金融專題》、《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農業政策分析與評估》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並擔任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博士點籌建方向帶頭人,金融學科帶頭人、碩士點和重點學科建設負責人。
2004年1月辭去農業經濟管理主任職務,脱產完成博士論文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2005年6月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和西南農業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2006年1月入浙江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後流動站,師從黃祖輝教授。
2006年8月應邀來寧波大學商學院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發展理論,重點集中在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關係理論與政策方面,主講《發展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制度經濟學》、《金融學前沿專題》、《農村金融專題》等本科和研究生課程。
2007年兼任四川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9年6月任寧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分管學科和科研,擔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社科聯副主席。
2011年6月1日擔任商學院黨委書記。
2012年12月21日任商學院執行院長。 [2] 
2017年5月,任雲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金融學院院長。 [1] 

熊德平主要貢獻

熊德平教育領域

1997年擔任碩士生導師以來累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56人(含外國留學生和在讀學生),2007年兼任校外博士生導師,2012年擔任寧波大學博士生導師。1996年以來一直擔任江蘇省揚州市、泰州市人民政府農業經濟專家顧問組成員,江蘇省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揚州市農業經濟學會、農村財政研究會、CIS研究會副會長。近5年來,先後主持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科技部軟科學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浙江省和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等省級項目5項、廳局(市)級項目6項;參加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部省級項目6項。

熊德平主持項目

(27)2011年科技部和寧波市重大合作項目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關鍵問題研究子課題
(26)2012--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成長機理、模式與政策優化——基於演化經濟學的計算機模擬與實證
(25)2012年浙江發改委重大招標項目近年來浙江與江蘇、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差距、原因與對策
(24)2012年寧波大學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重大招標課題海洋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與政策設計
(23)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金融產業經濟學研究
(22)2011年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農民收入超常規增長的要素集聚與戰略協同研究
(21)2009-2012年中國科學研重點課題現代高端服務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20)2008-2009年科技部軟科學項目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組織創新研究。
(19)2007-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組織創新。
(18)2006-2008年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創新研究。結項
(17)2005—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基於中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現實背景;
(16)2002-2004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
(15)2004-2006年江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
(14)2006-2008年浙江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浙江海洋資源與環境變化相關因素研究。
(13)2007-2008年寧波市發改委橫向委託項目寧波農業現代化實踐與探索。
(12)2007-2008年寧波市發改委橫向委託項目寧波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11)2007-2008年寧波市發改委橫向委託項目寧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10)2004-2006年江蘇211及高校重點建設基金項目 農業核心競爭力理論與蘇中地區的實證;
(9)2002-2004年江蘇高教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
(8)2002年揚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
(7)2000年農業部開發項目:江蘇高郵種養業高新技術示範項目社會經濟效益綜合評價研究。
(6)1998年江蘇省哲學社科學基金項目:江蘇沿海地帶農業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機制與模式研究
(5)1998年揚州市社科基金項目:揚州市城郊產業結構優化研究。
(4)1998年揚州市社科基金項目:揚州市鵝業產業化研究。
(3)1997年江蘇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78年以來江蘇農業政策變遷與影響研究。
(2)1994年江蘇省農業基金項目:江蘇種植結構優化綜合研究。
(1)1995年江蘇教育廳社科學基金項目:加入GATT後江蘇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問題研究。

熊德平科研成果

(1)《農村科技諮詢》,編委,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年。
(2)《統計學解題分析》,參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
(3)論統計數字的全面質量管理,《江蘇農墾》,1990年3期。
(4)《企業經濟活動分析》,參編,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5)《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理論與實踐》,主編,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
(6)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對統計工作的影響,《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版)》1992年。
(7)論國民經濟核算的科學涵義,《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版)》1993年。
(8)投資項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標的含義及計算範圍淺析,《江蘇農墾科技》1993年統計專輯。
(9)論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建立與建設,《高教研究》1993年2期。
(10)揚州集貿市場發展與現狀分析,《揚州工商》1993年,揚州集貿市場研究課題專輯。
(11)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應正確認識的幾個問題,《江蘇農學院學報(社科)》1993年版。
(12)《江蘇三高農業概論》,撰稿,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3)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農業投資地位與職責,《投資經濟》1994年3期。
(14)《企業經營管理學》,副主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15)《西方經濟學》,參編,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16)《現代農村經濟學》,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
(17)優化種植結構 發展“三高一創”農業,《農業技術經濟》1997年第6期。
(18)廣陵區第三產業發展制約因素與潛在優勢及其對策建議,《理論與實踐》1996年2期。
(19)《實現農業平等貿易的障礙與對策》《農業經濟問題》1997第4期。
(20)金融創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揚州大學税務學報》1997年4期。
(21)《企業經營管理學》,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年。
(22)《市場發育與企業組織創新,經濟體制改革》1999(S1)。
(23)論創新‘創新體系’,《求是學刊》1999年1期。
(24)《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本質涵義與政府職能,農業經濟》2000年10期。
(25)《論農業早我國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對我國農業的深層影響》《農業經濟》,2001年第5期。
(26)企業理論對高校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的幾點啓發,《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
(27)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發展內在動力的經濟學分析,《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
(28)利率決定:馬克思利率理論與現代西方經濟學利率理論比較,《理論與實踐》2002年1期。
(29)《現代農業經濟學》,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年。
(30)現代農業經濟學:涵義與構建初探,《高等農業教育》2002年10期。
(31)《加快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經濟》2002年11期。
(32)《WTO下農業產業結構的決定因素與調整關鍵和方向》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2002年第4期。
(33)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因素,《農業經濟》2002年第8期。
(34)《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問題與基本對策》《農村經濟》,2002年7期。
(35)《我國所有制改革歷程的制度經濟學探索》《求是學刊》2002年第2期。
(3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所有制關係探索,《揚州大學學報(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02年第10期。
(37)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涵義、關鍵、問題與對策,《農業經濟問題》2002年第6期,經濟研究參考2002年第10期轉載。
(38)論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制度創新,《農業現代化研究》2002年6期。
(39)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定義與建議,《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年10期
(40)《市場經濟中“法”與“德”的經濟學解釋》《揚州大學税務學院學報》2003年2期。
(41) 經濟發展中制度創新的邏輯,《財經問題研究》2003年8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同年10期全文轉載。
(42)我國金融產業誠信化發展戰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
(43)我國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研究,《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44)論我國金融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戰略,《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年10期,
(45 )金融產業規模化發展問題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
(46) 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內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
(47)《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出版 參著.
(48)農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及其形成《華東經濟管理》2004年第6期 。
(49)農業核心競爭力的涵義及其培育《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2004年第3期 。
(50)農户信用評估系統的設計與運用研究《運籌與管理》2004年第5期 。
(51)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金融約束與支持《財經理論與實踐》2004年4期 。
(52)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內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
(53)金融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2期。
(54)農村小額信貸:模式、經驗與啓示《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第2期 。
(55)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經濟研究》2005年9期。
(56)《農村金融學》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
(57)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理論-調研-實踐——揚州市社會科學課題成果集》黃山出版社2005年。
(58)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 《重慶社科規劃要報》2005年第1期,總第1期。
(59)政府與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轉移:關係、機制與行為選擇,2006年1期《農村經濟》。
(60)農村經濟與農村金融制度變遷比較及關係,《農村經濟》2006年2期。
(61)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係的區域差異,《中國軟科學》2006年2期。
(62)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制度分析,《經濟體制改革》2006年2期。
(63)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考,江蘇省委政策研究室內部刊物《參考》(秘密)2006年3期。
(64)推進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要報》2006年3期(機密)。
(65)對中國農村金融制度變遷的制約因素與基本特徵的思考,《生產力研究》 2007年2期。
(66)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原因:發展戰略與思想認識,《開發研究》,2007年1期。
(67)農村金融與農村金融發展:基於交易視角的概念重構,《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年2期,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2007年12期。
(68)中國金融發展與國際貿易關係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7年9期。
(69)中國金融發展與對外貿易關係的協整檢驗和因果分析,《經濟地理》2008年5期。
(70)“十五”期間各地區農村資金配置效率比較,《統計研究》2008年4期。
(71)《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72) 論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經營創新——基於形象與流程再造的視角,《中國農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
(73)加快產業組織創新,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軟科學要報》2010 年1期,總168期
(74)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中國農村經濟》2010年第6期
(75)安徽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
(76) 中國農業投資與農產品對外貿易——基於1983-2008年時序數據的分析與檢驗,《世界農業》2010年11期,P29-33
(77)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促進農民增收的區域差異,《經濟地理》2010年12期;
(78)人民幣匯率變動與中國國際收支——基於1983-2009年數據鄒檢驗基礎上的格蘭傑因果分析,《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2期P61-67
(79)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機制與模式研究《國家社科基金成果彙編(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獻出版社
(80)財政直接補貼政策對糧食數量安全的效果評價《農業經濟問題》2010年12期p84
(81)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對中國產出影響的實證研究《世界經濟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2011.6p16-22
(82)農村新型金融機構:治理困境與解決對策《農業經濟問題》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8p57-61
(83)地理標誌保護、特色優勢產業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基於閩浙兩省的調查分析《農業經濟問題》ISSN1000-6389;CN11-1323/F 2011.9p47-52
(84)尹成傑主編《加大城鄉統籌力度 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1第一版。促進農業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篇:中國農村資金配置效率的時序變化和地區差異。2/2
(85)中國農村金融效率與農產品對外貿易——基於1982-2009年的實證。中國軟科學,1/3;2011.10。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86)財政科技投入對經濟貢獻的綜合估計。科學學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
(87)中國地區科技效率的組合測度研究。科學學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
(88)我國取消農業税的政策背景與效應——基於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顧與總結。税務經濟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2.
(89)企業融資交易的契約安排——一個交易費用經濟學的分析框架 。 審計與經濟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雙月刊,三月)P89-97,2/2
(90)台灣農民創業園:三化同步戰略的重要實踐與策略選擇。閩台關係研究,內部資料,季刊,2011年3期,3/3
(91)無效率損失下信息化對經濟增長的理論貢獻。現代財經。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
(92)黃祖輝主編《中國三農問題解析:理論述評與研究展望》《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p212-228)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93)程剛編著《新城發展路徑選擇》的《第22章財政發展戰略與體制機制》《第23章金融發展戰略與體制機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
(94)程剛主編《中國撤縣建區的新探索:寧波鄞州模式實證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縣建區的金融體制機制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95)台灣農民創業園: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實踐與策略選擇《台灣研究》2012年第2期,3/3
(96)中國金融發展的漁業經濟增長效應——基於人均GDP和勞動生產率的視角《農業技術經濟》2014年第3期
(97)中國農村金融產業組織問題研究述評與展望《金融發展研究》2013年第1期
(98)金融規模、金融調控與經濟增長——基於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證《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8期
(99)地理標誌保護視角下的山區特色產業現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為例《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
(100)人力資本、就業狀況對農民工儲蓄行為的影響 《金融監管研究》2013年11期
(101)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產品對外貿易研究——1982-2009年數據的協整檢驗和格蘭傑因果分析《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期。 [3] 

熊德平獲獎記錄

寧波大學榮華學者獎勵計劃一等獎獲得者、徐望月特別獎獲得者、十佳教授(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寧波大學人文社科突出貢獻獎首位獲得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中國軟科學》、《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財經問題研究》、《財經理論與實踐》等刊物上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論著)等60篇(部),獲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次,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一次,獲寧波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次,部分成果作為黨和國家重要決策的參考,報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引起中央有關領導同志重視,並作出重要批示。
(1)2005年重慶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2006年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2006年獲得重慶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4)2007獲得寧波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5)2008年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6)2008年獲得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論文獎一等獎。
(7)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8)2009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9)2012年中國農村發展研究獎專著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