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熊元鍔

鎖定
熊元鍔 (1879年一1906年)譜名育鍔,號惠元,字季廉,易字師復,南昌縣人。
中文名
熊元鍔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06年
惠元

熊元鍔簡介

陳寶箴父子革職居南昌時,曾往訪。陳三立有詩贈日:“眼中今有子,海內競何歸?問道成孤往,憂天覺漸非”(《熊季廉之上海酬別》)。後來往上海師從嚴復
熊元鍔自幼偏愛新學,十分敬重嚴復,終在1900年拜其為師,從此結下了深厚情誼。熊元鍔與堂兄及好友一道,在南昌創辦了江西第一所新學堂——樂羣學堂,同時也是當時中國最早的新學堂之一,嚴復與之淵源頗深。之後,熊元鍔還參與了江西第一條鐵路——南潯鐵路的籌建,並幫助嚴改組建復旦公學,他還是江西最後一名解元。

熊元鍔個人經歷

  • 熊元鍔在少年時十分聰慧,深得父母以及兄長的喜愛。青年時代,他鄙棄科舉,卻非常喜愛宋明理學(亦稱道學)以及張居正、王夫之的著作,之後又醉心各種經世致用之學,並且廣泛涉獵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等戊戌黨人的著作,以及嚴復譯述的西方社科名著和力陳變法維新的文章。
  •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囚禁光緒皇帝,並取消了全部的新政,殺害“六君子”,戊戌變法宣告失敗。熊元鍔聽聞這一消息,極為悲痛,幾天不吃不睡。第二年的一月,全國變法運動的重臣、湖南巡撫陳寶箴被慈禧以“濫保匪人”的罪名,與其子陳三立(吏部主事)一道革職。陳寶箴在湖南力行新政,倡導新學,為熊元鍔所敬重和景仰,當即修書前往拜謁,被陳寶箴收為弟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7月,陳寶箴“忽以微疾卒”,熊元鍔前往憑弔,並結識了陳三立,兩人意趣相投,從此交往甚密。
  • 拜嚴復為師,嚴復在其建議下著成《英文漢詁》嚴復是“精通西學第一人”、“介紹近世思想第一人”,而熊元鍔第一次拜見嚴復,是在1900年的秋天。當時嚴復為了逃避八國聯軍之亂從天津移居到上海,他辭去了北洋水師學堂總辦的職務,在上海開了一個“名學會”,講演西方學者約翰·穆勒的“名學”(邏輯學),為挽救時局出謀劃策,嚴復當選為副會長。
熊元鍔聽説嚴復到了上海,便專門從南昌到上海拜見嚴復。據《南昌市志》中記載,當時“兩人講學論道,相得甚歡。嚴復欣然收其為弟子。”第二年(1901年),嚴復便寫下了《贈熊季廉》,足見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1902年,嚴復被聘為京師大學堂編譯局總辦。第二年,熊元鍔專程到北京拜訪嚴復,請求嚴復寫一本解釋英文文法的專業工具書。聽到熊元鍔的這一建議,嚴復當即答應下來。後來就寫了一本《英文漢詁》,用文言文解述英文文法。這本書在1904年出版,先後出版了20多次,是那個時代最暢銷的英語教科書。 [1] 

熊元鍔創辦學堂

據《南昌市志》中記載,由於深受嚴復科技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熊元鍔聯絡了堂兄育鍚、育鎬以及夏敬觀、蔡公湛、鄒叔忱等人共同組織了一個以修習研討西洋實科及語言為主的新式學堂——樂羣英文學堂,借用環湖路口的“平遠山房家塾”為校舍。
記者瞭解到,戊戌變法後,清政府開始廢科舉,取消八股文,興辦新學堂。當時,只有天津的南開中學、長沙的民德中學算是先驅,其次就數心遠中學,因此心遠中學不僅是江西第一所新學堂,在全國也是最早的新學堂之一。
胡啓鵬介紹,“樂羣學堂”後來改名為“南昌熊氏私立心遠英文學堂”,而熊元鍔也離開樂羣學堂,學堂則由熊育鍚代為主持。1907年,“心遠英文學堂”改名為“心遠中學堂”。
英文教學一直都是“心遠”的招牌,當時英文教師相當缺乏,熊元鍔曾經請嚴復協助,嚴復便介紹了他在北洋水師學堂的高材生李岑、陳持正來心遠中學堂教授英文、三角和幾何。 [1] 

熊元鍔成就

為江西最後一名解元,後籌建南潯鐵路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熊元鍔入南昌縣庠為生員,以便參加清廷的科舉考試。在當年舉行的歲試中,他被江西提學使吳士鑑所賞識,拔為廩生。
第二年,熊元鍔又被吳士鑑選去參加當年舉行的經濟特科考試。吳士鑑親自帶他到北京嚴復家中,由嚴復為其補習講授,作考前準備,但熊元鍔此次未中。回南昌後,熊元鍔又參加江西癸卯恩科鄉試,主試者分別向 學生詢問經濟時事問題,熊元鍔條分縷析,對答如流,被拔為第一,成為江西曆史上最後的一名解元,於是聲名鵲起。
據《南昌市志》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太常寺卿、順天府丞李盛鐸等招集資金興辦江西商辦鐵路公司,在江西境內修築鐵路,熊元鍔熱心參與其事。十月,南潯鐵路正式興建,熊元鍔被派為駐上海坐辦。這項工作使得他自學的英文有了用武之地,因為需要直接與“西洋人”打交道,他當時以中方代表的身份聘請英國人羅德瑪為南潯鐵路工程師、丹麥人僕魯生為副工程師,並陪同他們到南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