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煤中礦物質

鎖定
煤中礦物質是指混雜在煤中的無機礦物質(不包括遊離水,但包括化合水)。成分複雜,通常多為粘土、硫化物、碳酸鹽、氧化硅、硫酸鹽等類礦物,含量變化也較大。所含元素可達數十種,主要有硅、鋁、鐵、鈣、鎂、鈉、鉀、硫、磷等。煤中礦物質按來源可分為內在礦物質和外來礦物質。內在礦物質是在成煤過程中形成的礦物質,其灰分稱為內在灰分(inherentash)。
中文名
煤中礦物質
外文名
mineral in coal
學    科
煤地質學
詞    目
煤中礦物質
所含元素
硅、鋁、鐵、鈣、鉀、硫、磷等
領    域
煉焦化工

煤中礦物質簡介

煤中礦物質是指混雜在煤中的無機礦物質(不包括遊離水,但包括化合水)。成分複雜,通常多為粘土、硫化物、碳酸鹽、氧化硅、硫酸鹽等類礦物,含量變化也較大 [1] 

煤中礦物質主要礦物質

所含元素可達數十種,主要有硅、鋁、鐵、鈣、鎂、鈉、鉀、硫、磷等。煤中礦物質按來源可分為內在礦物質和外來礦物質。內在礦物質是在成煤過程中形成的礦物質,其灰分稱為內在灰分(inherentash) [2] 

煤中礦物質類別

內在礦物質進一步分為原生和次生兩類,前者主要來自成煤植物,較難從煤中分離出來,後者主要來自成煤過程和成煤後地下水循環過程中帶來的,在煤中呈層狀、凸鏡狀以及各種複雜形狀。外來礦物質是在採煤過程中由於煤層的頂板、底板和煤層中的矸石等混入煤中而造成的。這種礦物質用洗選的方法較易除去,其灰分稱為外來灰分(free ash) [3] 

煤中礦物質影響因素

礦物質的種類、含量和在煤中分佈狀況,決定了煤的灰分高低和洗選的難易程度,這是影響煤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某些煤還含多種稀有分散元素,如鍺、鎵、鎳、釩、鉬、鈦、鋯、鈮、鈹、稀土及放射性元素鈾、釷等,燃燒後多富集於煤灰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提取這些元素是綜合利用煤的一個重要方面 [3] 
參考資料
  • 1.    趙宗彬, 李保慶. 煤中礦物質對NO—半焦還原反應的影響[J]. 燃料化學學報, 2001, 29(2):129-134.
  • 2.    劉桂建, 王俊新, 楊萍玥,等. 煤中礦物質及其燃燒後的變化分析[J]. 燃料化學學報, 2003, 31(3):215-219.
  • 3.    李帆, 邱建榮, 鄭楚光. 煤中礦物質對灰熔融温度影響的三元相圖分析[J].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 1996(10):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