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煙粉蝨

鎖定
煙粉蝨(學名:Bemisia tabaci)是半翅目粉蝨科小粉蝨屬昆蟲, [12]  俗稱小白蛾。 [13]  若蟲體周圍有蠟質短毛,尾部有2根長毛。蛹殼橢圓形,有時邊緣凹入;亞緣區不與背盤區分開,緣齒不規則。成蟲體淡黃色,翅白色無斑點,密被白色蠟粉。跗節2爪,中墊狹長如葉片。雌蟲尾部尖形,雄蟲呈鉗狀。成蟲壽命10—22天,最長的可達1個月以上。 [12] 
煙粉蝨分佈於中國甘肅、新疆、陝西、北京、天津、福建、江西、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市、自治區。成蟲有趨嫩、趨黃或趨黃綠的習性,還有強烈的羣集性,多在温暖無風天氣活動危害。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豆科等四百多種植物。以成、若蟲刺吸寄主汁液。既可有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時,只產生雄蟲,有性生殖產生雄蟲和雌蟲。主要天敵有麗蚜小蜂,寄生率較高,對其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13] 
可採用農業、生物和藥劑手段對煙粉蝨進行防治。 [13] 
中文名
煙粉蝨
拉丁學名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別    名
小白蛾
銀葉粉蝨
煙草粉蝨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半翅目
粉蝨科
小粉蝨屬
煙粉蝨
亞    門
有顎亞門
亞    目
粉蝨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種
[1] 
分佈區域
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度、非洲、北美
命名者及年代
Gennadius, 1889
異    名
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煙粉蝨物種學史

煙粉蝨首先報道於1889年,在希臘的煙草上發現,命名為煙粉蝨(Aleyrodes tabaci)。1894年,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的甘薯上發現了新北區的第一頭煙粉蝨,被鑑定為甘薯粉蝨(Bemisia inconspicua)。煙粉蝨由於其形態的變異性,產生了許多同物異名。在1957年,Russell對酷似小粉蝨標本進行進一步確認,煙粉蝨的異名種已達19種。到1978年煙粉蝨的同物異名又達到了22種。因此,煙粉蝨有幾種常用俗名,如煙粉蝨(Tobacco whitefly)、棉粉蝨(Cotton whitefly)或甘薯粉蝨(sweetpotato whitefly)。
雖然煙粉蝨首先報道於希臘,但是,關於煙粉蝨的真正起源還不確定。有證據表明煙粉蝨起源於亞洲、非洲或是中東。也有人認為煙粉蝨起源於巴基斯坦或印度,因為有兩個親緣關係很近的種Bemisia capitat Bemisia graminosus是印度特有種;在巴基斯坦北部和西部地區,小粉蝨屬的寄生蜂種類豐富,應當是屬的起源中心。
煙粉蝨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是在一些產棉國如蘇丹、埃及、印度、巴西、伊朗、土耳其、美國等國家的棉花上造成一定損失。在中國台灣、雲南也有為害棉花的記錄。20世紀80年代以後,除了棉花,在蔬菜和花卉上也發現了此蟲的為害,如也門的西瓜、墨西哥的番茄、印度的豆類、日本的花卉一品紅遭受此蟲的危害都十分嚴重。煙粉蝨食性雜,寄主廣泛,為害嚴重時可造成絕收。從Gennadius1889年描述該種到1985年近100年間,全世界關於該種的研究文章約為830篇;而從1985年到1998年的10餘年間,關於煙粉蝨的研究文章猛增至約3150篇。由此可見,煙粉蝨的發生和為害已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工作者的關注。
很長一段時間,煙粉蝨不是中國主要的經濟害蟲。1976年,温室白粉蝨(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在北京地區大暴發以來,中國北方均以温室白粉蝨為害為主。但近年來,粉蝨種羣數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不論南北,煙粉蝨都有暴發之勢。據廣東省植保站記載,煙粉蝨1997年在東莞發生,並逐年加重。1998年在烏魯木齊市的一品紅上發現煙粉蝨,隨後在石河子,哈密、庫爾勒、克拉瑪依等地花卉上都採到此蟲。1999年在吐魯番長絨棉研究所棉花試驗田發現由於煙粉蝨的為害,棉花、棉絮佈滿蜜露,纖維受到嚴重污染,煤污病(Capnodium spp.)也十分嚴重。2000年,全中國10餘個省市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其中河北、北京、天津在蔬菜上發生嚴重,在棉花生產區危害也呈上升趨勢。在北京,據調查,煙粉蝨對黃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蘆的危害損失,嚴重時可達七成以上。 [2] 
2011年,一項研究發現煙草粉蝨事實上是一個複合種,由至少40個形態學上可分辨的不同物種所組成 [8]  ,以不同的拉丁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理小種(biotype) [9]  。例如:銀葉粉蝨(Bemisia argentifolii)被認為是煙草粉蝨的B生理小種(biotype B) [10-11] 
2023年12月,一項研究表明煙粉蝨通過水平基因轉移獲取了植物源的FAD2基因(主要合成多不飽和脂肪酸)。煙粉蝨正是通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互作進化模式獲得了寄主植物FAD2基因,並使其複製了寄主植物自主合成PUFA(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多不飽和脂肪酸)和PGE2(Prostaglandin E2,前列腺素E2)的能力,強化了自身的生殖能力,擺脱了自身對寄主植物的營養依賴性,從而使煙粉蝨能取食600餘種PUFA含量不同的寄主植物而進化形成廣泛寄主適應性。同時,該研究還提出了植物向昆蟲轉移的功能性水平轉移基因作為基於RNAi的新一代害蟲控制靶標的應用潛力,為害蟲精準綠色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14] 
植物源水平轉移基因介導的煙粉蝨PUFA合成的分子機制 植物源水平轉移基因介導的煙粉蝨PUFA合成的分子機制

煙粉蝨形態特徵

煙粉蝨
煙粉蝨(9張)
煙粉蝨屬漸變態昆蟲,其個體發育分、若蟲、成蟲3個階段。若蟲3齡,通常將第3齡若蟲蜕皮後形成的蛹稱偽蛹或擬蛹。
卵:光澤,呈長梨形,有小柄,與葉面垂直,卵柄通過產卵器插入葉表裂縫中,大多不規則散產於葉背面,也見於葉正面。卵初產時為淡黃綠色,孵化前顏色慢慢加深至深褐色。
齡若蟲:煙粉蝨若蟲為淡綠色至黃色,1齡若蟲有足和觸角,能活動;在2、3齡時,煙粉蝨的足和觸角退化至只有一節,固定在植株上取食;3齡若蟲蜕皮後形成偽蛹,蜕下的皮硬化成蛹殼。
偽蛹:蛹殼呈淡黃色,長0.6-0.9毫米,邊緣薄或自然下垂,無周緣蠟絲,背面有17對粗壯的剛毛或無毛,有2根尾剛毛。在分類上,偽蛹的主要特徵為瓶形孔長三角形,舌狀突長匙狀,頂部三角形,具有1對剛毛,尾溝基部有57個瘤狀突起。
成蟲:主要寄生於葉背面,體淡黃白色,翅2對,白色,被蠟粉無斑點,體長0.85-0.91毫米,比温室白粉蝨小,前翅脈1條不分叉,靜止時左右翅合攏呈屋脊狀,脊背有一條明顯的縫。 [3] 

煙粉蝨生活習性

剛孵化的煙粉蝨若蟲在葉背爬行,尋找合適的取食場所,數小時後即固定刺吸取食,直到成蟲羽化。成蟲喜歡羣集於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吸食汁液,隨着新葉長出,成蟲不斷向上部新葉轉移。故出現由下向上擴散危害的垂直分佈。最下部是蛹和剛羽化的成蟲,中下部為若蟲,中上部為即將孵化的黑色卵,上部嫩葉是成蟲及其剛產下的卵。成蟲喜羣集,不善飛翔,對黃色有強烈的趨性。 [4] 

煙粉蝨分佈範圍

  • 世界
煙粉蝨在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分佈。 [2] 
  • 中國
分佈於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陝西、台灣、新疆、河北、天津、山東、北京、山西、安徽、貴州等20個省份。 [4] 
煙粉蝨分佈圖 煙粉蝨分佈圖

煙粉蝨繁殖方式

煙粉蝨屬漸變態昆蟲,其個體發育分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若蟲3齡,通常將第3齡若蟲蜕皮後形成的蛹,稱偽蛹或擬蛹。蜕下的皮硬化成蛹殼。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1年可以發生11-15代,且世代重疊。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發育時間各不相同,在25℃條件下,從卵發育到成蟲需要18-30天不等。成蟲的壽命為10-22天,每頭雌蟲可產卵30-300粒,在適合的植物上平均產卵200粒以上。也有報道,煙粉蝨以26-28為最佳發育温度,在此温度條件下,卵期約5天,若蟲期15天,成蟲壽命30-60天,完成1個世代僅需19-27天。 [4]  [7] 

煙粉蝨物種危害

煙粉蝨病害
煙粉蝨病害(6張)
煙粉蝨其寄主十分廣泛,除危害番茄、黃瓜、西葫蘆、茄子、豆類、十字花科蔬菜及果樹、花卉、棉花等作物外,還寄生於多種雜草上。
發生特點:煙粉蝨可全年繁殖,多在葉背及瓜毛叢中取食,卵散產於葉背面。若蟲初孵時能活動,低齡若蟲定居在葉背面,灰黃色,類似介殼蟲。煙粉蝨可傳播30種植物上的70多種病毒病。煙粉蝨發育速率快,繁殖率高,具有極強的暴發性;因該蟲在寄主植物葉片背面取食危害,故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煙粉蝨成蟲為白色小飛蟲,體長不到1毫米,停在植株上時,左右翅合攏呈屋脊狀。
危害症狀:煙粉蝨危害初期,植株葉片出現白色小點,沿葉脈變為銀白色,後發展至全葉呈銀白色,如鍍鋅狀膜,光合作用受阻,嚴重時植株除心葉外的多數葉片佈滿銀白色膜,導致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薄,葉脈、葉柄變白髮亮,呈半透明狀。幼瓜、幼果受害後變硬,嚴重時脱落,植株萎縮。煙粉蝨以成蟲,若蟲刺吸植株使其長勢衰弱,葉片呈銀葉症狀,產量和品質下降,同時還分泌蜜露,引發煤污病,發生嚴重時,葉片呈黑色,嚴重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和花卉觀賞效果,甚至整株死亡。 [5] 
通過檢查葉子的下側可以很容易地識別出蟲害,通常可以發現昆蟲的所有階段。出沒的葉子將開始顯示出黃色的馬賽克,而綠色區域將變得越來越小。可能會發生莖扭曲和葉子捲曲,植物可能會發育不良。重度感染的葉子經常枯萎並脱落。除了直接飼餵外,所有階段都通過大量生產蜜露來破壞植物,這會促進煙燻黴菌的生長,最重要的是,會通過病毒的傳播。 [6] 

煙粉蝨防治方法

煙粉蝨農業防治

⑴培育無蟲苗。育苗時把苗牀和生產温室分開,育苗前用高濃度藥劑燻蒸苗牀,徹底清除殘蟲和雜草,防止蟲苗帶人大田。
⑵大棚內避免黃瓜、番茄、西葫蘆混栽,提倡與芹菜、葱、蒜接茬,做到栽培農藝上控蟲。
⑶煙粉蝨有露地越冬的現象,更能在日光温室、雙膜覆蓋的大棚越冬,應加強越冬期棚室內煙粉蝨的防治。

煙粉蝨化學防治

煙粉蝨初發時,可用25%撲蝨靈1000倍液,或10%毗蟲琳1500倍液,每3-5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在蟲口密度高時,可交替使用40.7%同一順800倍液或5%鋭勁特1500倍液或20%麥雨道2000倍液防治,隔5-7天防1次,連續防治2-3次。蔬菜採收前10天停止用藥。

煙粉蝨統一防治

由於煙粉蝨危害多種作物和雜草,繁殖能力強,繁殖速度快,應較大範圍統一進行防治,且葉面、葉背均要噴藥均勻,才能收到較好效果。 [5] 

煙粉蝨抗性概況

煙粉蝨被認為是具有世界範圍分佈的神秘物種的複合體。從農業的角度來看,煙粉蝨的兩個最重要的系統發生羣是MEAM1(中東小亞細亞1;也通常稱為生物型B)和MED(地中海;包括其他已知的生物型Q)。
煙粉蝨具有發展對殺蟲劑的抗性的巨大潛力。煙粉蝨的兩種最具破壞力的生物型是中東小亞細亞1和地中海生物型。中東小亞細亞1型在全球範圍內都有分佈。地中海類型主要限於地中海地區,但最近已移至美國和中國。煙粉蝨已經顯示出對超過50種殺蟲劑有效成分的抗性,並且在田間還發展了幾種多重耐藥性的煙粉蝨種羣,尤其是地中海生物型。 [6] 

煙粉蝨科研成果

2024年2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在線發表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蟲害防控創新團隊張友軍研究員針對農業害蟲煙粉蝨的最新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報道了煙粉蝨(俗稱“小白蛾”)利用兩個“俘獲”的微生物源水平轉移基因獲得獨特氮代謝能力,不僅重構了氮廢物合成,更幫助自身高效利用氮營養,最終增強自我營養適應性的新機制。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