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焦岱史話

鎖定
《焦岱史話》是2013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育龍。
中文名
焦岱史話
作    者
柳育龍
出版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1] 
ISBN
9787512621046

焦岱史話內容簡介

焦岱史話 焦岱史話
《焦岱史話》是作家柳育龍第七部作品,該書由陝西學者卞壽堂題字,著名作家作序,著名學者魏佳星、棠梨明代文獻整理工作室主任王紅春博士、景安齋工作室主任孔偉偉學士、山西李中強、韓小強等多位歷史文化專家鼎力推薦。作者對榮、柳(焦、戴、張、鄭)姓氏頗有研究,並對西安市藍田縣焦岱鎮歷史文化古蹟具有獨到的見解,尤其是書中對唐代貟半千的貟莊的揭秘,分析了“上有天堂,下有貟莊”的淵源及對古遺址的揭秘,《柳公權墓地在藍田》、《柳家莊規模與範圍》等章節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此書還未正式出版便引起陝西文史界甚至於全國的轟動。
西安市藍田縣焦岱鎮有近五千年曆史,昔有黃帝鑄鼎於荊山,功成昇天墮弓於此,後人名為“鼎胡”。漢武帝劉徹在秦上林苑舊址上東南擴至鼎湖,名之為鼎湖宮,《資治通鑑》等有“天子病鼎湖甚”的記載。光武帝劉秀被王莽追殺逃難途徑於此,如今桃花姑娘陰麗華仍被傳為佳話。漢宣帝劉詢曾因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一族謀反,滅其九族,廢孝宣霍皇后霍成君於昭台宮,後自殺,葬昆吾亭。唐代有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柳莊之説。北宋劉燾《樹萱錄》記載全國第一武狀元貟半千:“有莊在焦戴川北,枕白鹿原。蓮塘、竹徑、酴醾架、海棠洞、會景堂、花塢、藥欄、碾磨、麻、稻壟塍鱗次。里諺曰:上有天堂,下有員莊。”清代錢塘人瞿塘在《通俗編》中雲:“員半千有莊在焦戴川,極風景之勝,里諺曰:‘上有天堂,下有員莊,蘇、杭之諺乃傲於此。” 足可見焦岱鎮文化氣息之濃。

焦岱史話作者簡介

柳育龍 柳育龍
柳育龍,筆(網)名寒星灼日,1988年出生於西安藍田縣。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藍田縣作家協會會員,8090風論壇,8090風文學網創始人、8090風論壇副站長,8090風文學網主編,8090風文學網名譽主編。《8090風》(民刊)雜誌執行主編,詩詞曲賦、散文隨筆、小説劇本等皆有寫作,現著文學作品七部以上,曾獲第二屆暨2012年度《大別山詩刊》年度十佳詩人優秀獎,全國徵文獎近二十餘次,主編文叢《大家文苑》十八輯(10冊),新華書店有售。
寒星一詞來源於陸龜蒙《華陽巾》詩:“須是古壇秋霽後,靜焚香炷禮寒星。”寒星灼日的本意是指寒冷的星星灼燒着温熱的太陽作者引申為自不量力,而後被許多人曲解筆名的真實含義。有自題藏頭詩為證:“寒士增光輝,星彩動昭回。灼灼酣春夢,日日白雲飛。”寒星灼日早期詩作多近花間詞故自號花間客,因其人懶散好讀書喜平靜故自號清齋閒客,混世散人。有自題藏頭詩為證:“清風明月天,齋心種樹方自然。閒倚門庭真富貴,客居燕山望長安。—《題清齋閒客》”。“混跡三界遊人間,世俗休羨心浩然。散做文章稱心安,人樂夢枕太平年。—《題混世散人》”。後因常年奔波東西南北等八面方向故自號八荒居士。有自題藏頭詩一首“八方清風八方嘯,四面山埃老鴉躁。荒村千里茅舍少,野樹做客且冬草。居士只道山深好,燕山獨坐高山卧。士賢青蓮太白笑,長安醉死樂逍遙。—《題八荒居士》”。後又因喜好奇門有柳大仙人戲稱,客居燕山之後詩風較前近古時五柳先生陶淵明本又本姓柳故又有柳(六)柳先生、燕山居士之稱。有自題藏頭詩為證:“柳絮如雲空一生,大道長在日月明。仙風道骨似沈夢,人意豈能違天蓬。—《題柳大仙人》?”因屈原有《九歌》曰“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遂有詩集名《木葉詩輯》。

焦岱史話圖書目錄

序1
序2(自序)
凡例
第一編、歷史淵源
“焦岱”二字的淵源
焦岱鎮到底有多少年曆史
焦岱鎮是藍田第幾古鎮
焦岱鎮歷代統轄區
焦岱鎮村落的命名
焦岱鎮人口溯源與變動
第二編、姓氏文化
第一節、 柳姓
柳姓來源
柳下惠其人
柳下惠的妻子
再説柳下惠坐懷不亂
柳家灣村柳姓來源
柳家灣村村名年代
柳氏於唐代遷出河東郡的理由
柳氏家規
究竟何人之後
第二節、榮姓
榮姓探源及影響
成化十七年進士榮華
榮氏的家庭教育
東光村歷史淵源
《榮氏宗譜》及編撰的意義
第三編:商貿宗教
第一節、商業貿易
焦岱鎮集市
行話
漂染業與紡織業
老虎溝淘金
其他物事
第二節、宗教民俗
焦岱鎮宗教
焦岱鎮鄉約
焦岱鎮戲曲
第四編、往事人物
第一節、往事
清同治年間回民起事事件
民國十八年年饉
民國十九年蝗災
民國二十一年虎疫拉
民國二十五年前後藍田縣死亡人數評估
民國三十二年饑饉
禁煙運動
焦岱鎮糧倉
第二節、人物
任哲中先生與我的戲迷爺爺
端午節説父親
米的記憶
沉默的老人
賣糖葫蘆的女孩
第二節、傳紀
人物傳紀
名人錄
英烈錄
第五編、歷史揭秘
第一節、 鼎湖宮與上林苑
鼎湖與鼎胡
黃帝荊山鑄鼎與焦岱鎮
黃帝荊山鑄鼎的時間
鼎湖延壽宮
關於鼎湖宮修建時間的問題
鼎湖宮規模
鼎湖宮長水校尉
上林苑規模
上林苑離宮別館
上林苑八水十池
上林苑動植物古名錄
第二節、貴人垞與桃花嶺
桃花姑娘的傳説
桃花嶺劉秀與陰麗華
西漢孝宣霍皇后之墓
孝宣霍皇后自殺之謎
貴人垞墓葬羣的可能性
貴人垞其他傳説
第三節、揭秘唐貟莊
焦岱鎮唐貟莊
貟莊究竟在哪兒
上有天堂,下有貟莊”
貟半千其人
貟半千生卒年月之辯
第四節、其他遺址
第五節、解惑釋疑
柳公權墓地在藍田
柳家莊規模及範圍
晚唐詩人鄭谷藍田別業究竟在哪兒
大覺寺始建於何時
唐樊家坡莊園的傳説
神秘的王嶺
第六編、附錄
置縣沿革
焦岱鎮歷史沿革
古今地名對照表
歷代藍田縣誌及版本
史料補遺
附表統計一覽表
後記

焦岱史話社會影響

錄藍田之史蹟,傳焦岱之文脈。——棠梨明代文獻整理工作室主任王紅春博士。
秉承河東遺風,弘揚柳氏門楣。——魏佳星(學者)。
滴水百川彙集,華夏文明之海。——卞壽堂(西安白鹿原文化研究院院長;王維詩畫院名譽院長;《藍田縣誌》主編;高級政工師;作家)。
執筆抒胸臆,著書寄豪情。——柳葉新(書畫家)。
人文焦戴。——李中強。

焦岱史話其他評價

柳育龍作品題材牽扯較多,因此許多人都有評價,現摘錄如下:
寒星灼日四書五經,詩詞曲賦皆通,甚至對佛學、紅學、經學、奇術頗有心得,其人好清靜無為而網絡世界又過於繁雜故作品數量公眾之少讓人惋惜。——蕭何(知名主編、網絡紅人)。
這是一位有作為有思想的青年,他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才華讓人不能遠望。——70後著名女詩人青藍格格。
寒星。你文筆很棒,加以時日,一定會找到文字中自己的。——青藍格格(詩人)
很喜歡寒星灼日這個名字,寓義也好。祝福你小兄弟。生活比文字重要,文字只是精神的補充。希望有機會讀到你的小説。我很羨慕會寫小説的人。——青藍格格(詩人)
他的詩直面現實,飽含憂患,讀得人無可奈何。唯一的缺點是不夠簡約,看着密密麻麻的字,讓人頭皮有點發麻;但當你靜下來去讀,又覺得那些字不多。—— 秦風(詩人)。
寫詩是為了表達情感,只關心金錢、榮譽的人當然不懂也不會欣賞!——黑白自問(畫家)。
一個真正的詩人只要堅持始終書寫自己的靈魂,就是好的詩人。——拈花微笑(詩人)。
有百科全書寒星一部勝圖書館一個。——呆瓜梨子(網絡作家)。
你的書我每天都在逐字逐句地看,感覺就像是在寫我的故事,我每次看都非常有感觸!——獨孤九筆(網絡著名作家)。
寒星的文字很酌人,帶着略微的平凡,但是卻很真切。——zihu518(網友)
一直都沒有那樣靜靜的閒暇來看寒星的文字,只是乍一看題目就是讓人感覺到心痛,所以弦只是選擇繞道而行,悲傷的寒星不要在悲傷的文字裏迷失了,傷,只是一種感覺。悲,卻是一種態度,弦總是那樣想着,將悲傷寫下來了,快樂就都留在心裏了,所以,要快樂哦。——彼上弦(網絡作家)
寒星,來欣賞你的大作了,挺喜歡的,平凡中透着傷感,真切動人!——紫竹君(網絡作家、詩人)
喜歡這種淡淡的卻又讓你流量往返的味道。——七七(網絡作家、編輯)。
有人總會問“愛情是什麼”、“你為什麼愛他”···或許我們的經歷還太少,不足以給出很好的答案。愛,或許就是一種感覺,一種我們都無法用好的言語説出來的感覺。這種感覺,總是會讓懶散的人變得利索;會讓懦弱的人變得堅強;會讓善變的人變得執着。僅僅是為了這種感覺,偶爾我們會痴痴的笑,偶爾會淚流滿面,也偶爾會心痛欲絕。可是我們總是幸福的,不管結局怎樣,至少曾經擁有過那個人的笑臉和關懷。枯燥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償盡生活的滋味。希望你的書越來越好哦!——宋藍兮(網絡作家)。
認真寫書,認真不是一種態度,而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能透過文字給編輯和讀者看見,我在後台看書,那些明顯沒有任何認真感的書,我都是毫不猶豫的放棄掉的。連寫的人自己都毫不認真,那麼讀者更加不會去重視,不被讀者重視就沒有未來。作為女生的角度,你的書感覺太真實性了,缺乏偶像劇的唯美——假裝在線(某文學網站編輯組長、主編)。
這是一本好書啊!看了第一章我就想看第二章,有些黑色幽默,難得的好書!而我身為玄幻組組長,言情青春類書籍不大瞭解,但是我想好書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吸引人!而這本書做到了,而且非常好!我可以肯定的説一句,你會成功的!——蕭蒙(曾任多家文學網站主編,總編)。
文寫的很有真實性,思路清晰。——莫瑾(網絡作家)。
小先生才華橫溢喲!——於天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家,詩人、平頂山市文學創作特等獎。)
博主很有想法和才華,讀你詩集一詩,借意作七絕一首,我以為詩理是相通的,唯規則和表現手法不同爾。草葉有緣一集成,輕靈語句寫蒼生。惠君特曼無由見,藏在詩中叩夢聲。《也詠詩集》——如意(詩人)。
陝西果真是人才輩出之地。——逝世的悲傷(作家)。
很棒的短詩,喜歡。——若荷影子(作家)。
有文字存在,就會有詩人,詩是無法“直白”的自語,找一個相同“心”的人讀懂。——胡永忠(詩人)。
寫的深入、客觀。——雨竹之心(詩人)。

焦岱史話創作背景

後記(節選)
—— 走近焦岱鎮
我從小便生活在焦岱鎮,對一些事情在耳聞目睹豔羨的同時也有所懷疑。等我稍長一些我便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這一度讓家人很是高興,但後來他們發現我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書本上的知識無論怎麼學我都學不會,“古籍”我倒是“無師自通”。隨着我的年長,我發現身邊的人所説的也並不完全正確,但大多數時間我還是耐心的聽他們説完。即便是我和他們爭論幾句,他們也認為我小孩子家家的不懂這些歷史,甚至還會説:“你小孩子懂什麼?”之後,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重複着一些本不是事實的事實,於是我便有打算去獨自完成《焦岱鎮志》,告訴他們歷史的真相。
這一書是“偶然所成”,它的素材來源於我編撰的《焦岱鎮志》,但在編撰《焦岱鎮志》之時,受到了“層層阻撓”,以至於遲遲不能完稿,本打算再等幾年繼續收集直至完成,但又怕“歲月催人老”或是“瑣事纏身”,資料有所遺失。今之人大多缺乏耐性,這也是做學問之大忌,餘不才,便草率將此稿按志書體例彙編竟也有五六萬字即《焦岱鎮志》,又在原稿基礎上加以完善,字數竟有十萬餘字,因此便有了此書。為保證內容儘量完整詳確,我多次去了政協委員會及縣誌辦尋找資料,但可惜的是資料很少。清代時期,焦岱鎮曾有基督教堂一座,因此我又去了縣城基督教走訪,希望獲得一點資料,但去了幾次人都不在,後來有人告訴我,即便是你去了,也未必見得有資料。我一想也是,便試圖在古籍中找一些資料,再蒐集補充。於是我拜託研究明清文化的朋友,從他們那裏弄了不少資料,像雍正、嘉慶、光緒、宣統、民國年間的《藍田縣誌》,但縣誌並非是鎮志村志,書中所載大多是一筆帶過,甚至提也不提。為了較詳細的反映焦岱鎮歷史,我又對照了近百部典籍還原了歷史真相,即此書。
這部書原名《走近焦岱鎮》,目的在於帶外鄉人“走近”焦岱鎮,是更深入瞭解的意思。而“走進”一詞顯得“正式”,更有一種“學術意義上的考證”,這也是“走近”的真實含義。此書雖花了近兩年時間,但我自小生長於斯,耳濡目染蒐集材料時間也算久遠,鄙人並非專攻此“學術”,因而才疏學淺書中錯誤在所難免,此書一出,難免貽笑大方之家,定有人拿此大做文章。但我之所以急於出此書的原因在於更好的完善此書。常言道:“高手在民間”,許多私人藏書及資料甚至比文化檔案館所藏更有價值,可惜的是我未曾收集到這些資料,更為重要的是一些館藏機構沒有資料可查,即便是有資料也不是我等豎子可查閲的,此為遺憾。此書的出版正是為彌補這種遺憾,尋找“民間高手”斧正此書的錯訛,以共圖文章之大事。這也是此書只能將人帶“近”焦岱鎮,而非帶“進”焦岱鎮的真正原因。當我將此書的想法告訴卞壽堂老師和孫興盛老師之後,他們均認為“走近”二字欠妥,“史話”最為妥當。卞壽堂老師認為史話恰當之處在於文獻及資料的詳實度低一點,以免書成之日“貽笑大方”,孫興盛老師也認為作為作家要對自己的文學作品負責。此書原計劃除去序言和後記分三部分,分別為一近焦岱鎮、二近焦岱鎮、三近焦岱鎮。在一近焦岱鎮中,主要分析焦岱鎮的歷史、行政建置和地理,對焦岱鎮姓氏和一些村落的歷史淵源進行了探討。在二近焦岱鎮中,對焦岱鎮內舊時物事和鎮內的諸大歷史事件等進行了敍述。在三近焦岱鎮中,對焦岱鎮內文化遺址等進行了揭秘及考證。而後聽從二位老師的建議,我又覺得編排錯亂,又將此書重新編排,分別從歷史淵源、姓氏文化、物產商業、宗教民俗、往事人物、古蹟遺址等幾個方面較全面的講述了焦岱鎮的歷史文化,即此書最後綱要。
著名學者馮驥才説過:“古村落是中國文化的根植所在,保護古村落就是保護中華民族的歷史。”據報道稱,目前我國有230萬個村莊,依舊保留與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規劃、代表性民居、經典建築、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村落還剩下兩三千座,而在2005年統計時是約5000座,消逝速度之快難以想象。在今後的歲月間,能否守住古村落這個“最後的家底”,卻仍然是個未知數。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做文化真的很難,要面對的東西實在是太多,首先便是“生活”,因此“文化”一詞也染上了一層灰。作為一個在焦岱鎮土生土長的人來説,對於已經消失的歷史,在痛恨與惋惜的同時只能試圖去尋找追憶那段歷史。為了保證這段歷史的儘量的詳實可靠,我付出了許多心血,這不僅僅是金錢所能彌補的,因此我寧願再花上一年工資,使此書成為我理想的樣子。許多人認為我很“傻”,竟然錯過了一個“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其實,對於一個作者來説出賣書的版權無異於女人出賣身體,它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豈能將它“拱手送與他人”,即便是他有再優越的條件去“撫養”它!
對於整天鑽進書堆裏忙的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來説,堅持去寫這部作品的意義在哪裏?其實無非是為家鄉做一些事,這也是許多作者朋友所希望的。一度時間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整天查閲對比典籍,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百年工程”並且是“吃力不討好”勸我放棄此書的寫作,我寫了近十年了,除了箱子底下壓了幾本書之外,文學事業上可謂是“一事無成”,在書即將完稿之際我又擔憂此書的出版問題,當然主要是高昂的出版費用,否則箱子底下也不可能壓上三五本書。此時某出版社致電於我,問及此書,説道轉讓此書的版權並許諾給我十萬字最低五千元稿費出版此書廣大宣傳的事情,另外還有版税。這是一個偏遠地區的省級日報出版社,我深知此書只會用於商業企圖而並非宣傳西部,因此我委婉拒絕。他再次補充説:這個五千元稿費是最低標準,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書的樣稿。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給你版税提成,我們早聽説過你的名字,錢我們給的肯定會比別的出版社多,這點你放心。説真的,我有點心動,但想到此書的錯訛會經過三版五版的延續下去,“遺禍後人”,我便將此念頭打消了。
我深知此書的錯訛會有很多,但為了更好的完善此書,以便於之後宣傳西部,宣傳西安、宣傳藍田、宣傳我鄉,我不得不痛下決心,自費出版,但我萬萬沒想到此書的出版讓我混到囊中羞澀的地步,我不得不承認我不是搞文化而是被文化搞,這部書的預算比我原先想象的要高了許多,但“碌碡趕在上坡路上只能硬着頭皮向前衝”,也罷,趁着年輕,再瘋狂一把吧。在臨出版之際我又花了近一個多月時間,補充了歷代縣誌所沒有記載的一些內容,二十幾萬字,而後考慮到篇幅的原因,又將附錄中的所佔篇幅較大的大事記部分刪除,又刪除了書中部分篇章。對書中古文的句讀和字詞進行了校核,像唐代《柳氏家訓》中有句話是“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密慮,言之或失”,許多書籍有收錄,但正確的斷句應為“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密,慮言之或失。”諸如此類。在我又一次通讀全文時發現書中許多我原先查過的字詞竟然又不認識了,這是一個大工程,我又對部分字詞段落附以註釋,重新編排。但由於篇幅的關係,只能簡明扼要。這也是我寫作的初衷,將古鎮文化介紹給身邊的人,讓它走進千萬户尋常百姓之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