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錫評曲

鎖定
無錫評曲原稱説因果,是形成於江蘇無錫一帶的傳統説唱藝術。盛行於清乾隆年間。有單檔演出,也有雙檔合演。單檔 一般是用三塊竹板(或硬木板)做成的三巧板(三跳)為樂器;雙檔分上、下手,用鼓板和三巧板擊節,一唱一和,講唱內容大多是宣揚因果報應、勸人為善的故事。
中文名
無錫評曲
原    名
説因果
形成地域
江蘇無錫一帶
流行時間
乾隆年間

目錄

無錫評曲淵源

無錫評曲《激情迎奧運》 無錫評曲《激情迎奧運》
説因果盛行時期,藝人們曾建立自己的組織老裕社(後又改稱“錫裕社”)。最初僅在無錫一帶演唱,因通俗易懂,鄉土氣濃,受到當地勞動人民歡迎,以後逐漸發展到常州、宜興、江陰、常熟、上海、杭州等地。在常州的説因果,叫“唱道情”,藝人組織稱新裕社;在上海有“寬裕社”。自蘇州彈詞盛行於江蘇、浙江兩省,成為江南曲藝之冠以後,説因果逐漸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説因果改名無錫評曲。藝人們組織起來,着手進行改革。1958年,無錫評曲短篇《白泥小粉鬧糾紛》曾參加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 [1]  “説因果”盛行時期,藝人們曾建立自己的組織老裕社(後又改稱錫裕社)。最初僅在無錫一帶演無錫評曲《激情迎奧運》 [1] 

無錫評曲唱腔

無錫評曲 無錫評曲
無錫評曲唱腔曲調除保留原有“錫調 ”、“哭調 ”外,還吸收常熟、上海等地的地方小調“東鄉調”、“海調”為基本曲調,兼收一些傳統民歌小曲和其他曲、劇種的優秀唱腔,採用拖腔、幫腔、滾句、搶字、後翻高等手法,豐富了曲調的表現力。 [1] 

無錫評曲曲目

無錫評曲的主要曲目有《珍珠塔》、《何文秀》、《雙珠球》、《大紅袍》《麒麟袍》等,這些書目,均無腳本,都憑口授流傳。
創作改編的現代曲目有《白泥小粉鬧糾紛》、《勤儉辦社》、《交班》、《新嫂嫂》、《機房衞土》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