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錫市總工會

鎖定
無錫市總工會是無錫各市(縣)區總工會和部分市級機關、直屬單位工會的領導機關,受中共無錫市委和江蘇省總工會領導。 [1] 
中文名
無錫市總工會
社團地址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觀山路299號無錫市工人文化宮主樓14層
特    點
成立臨時戒嚴司令部
成立時間
1950年5月1日

無錫市總工會機構位置

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觀山路299號無錫市工人文化宮主樓14層。

無錫市總工會機構簡介

1949年5月1 日(無錫解放後的第八天),無錫市人民政府在皇后大戲院(現和平電影院)召開全市職工代表大會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宣佈成立無錫市總工會籌備委員會。經過一年的籌備,1950年5月1 日,無錫市召開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正式成立無錫市總工會。2006年5月,市總工會舉行了莊重而簡樸的無錫市總工會成立55週年慶典活動。

無錫市總工會歷史沿革

1926年底,無錫仍處於軍閥殘酷統治之下。軍閥孫傳芳派部隊駐防無錫,成立臨時戒嚴司令部,下令斷絕太湖水路交通,派火輪船隻遊弋河湖水面要隘。無錫縣署接連下了六七道“嚴防赤黨”、“防範工潮”的通令,威脅民眾。為配合北伐軍進駐,中共無錫地方黨組織發動黨團員和工運積極分子經常聚集在江蘇中學、藝芳小學、嚴氏試館等處開會研究,依據中共中央1926年7月31日《通告》和中華全國總工會7月25日《宣言》的精神,領導無錫各業工人開展各項活動,把無錫各業工人組織起來,秘密籌建無錫總工會。
1926年底,申新紗廠、振新紗廠、麗新紗廠等14個工廠均成立了基層工會組織,會員總數達600餘人,並呈發展趨勢。為擴大工會組織,統一領導無錫的工人運動,1927年1月4日各業工人代表會議在三皇街藥皇廟秘密召開,宣佈成立無錫總工會,對外掛“工餘進德會”的牌子。會議選出33名委員(公開辦公時為43名委員)。秦起任委員長,張中元任副委員長,張佐臣(又名張鵬,無錫地委書記)任秘書長,安復任宣傳部長,夏少芝任宣傳委員,嚴樸任總務主任,王志昌任組織部長,劉羣先任女工部長,李小妹為女工委員。

無錫市總工會機構職能

(一)根據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工運方針,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工會的方針任務,組織實施全市工會代表大會作出的各項決議,指導全市工會工作。
(二)依照法律和《中國工會章程》組織開展工會各項工作,組織指導各級工會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切實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
(三)向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級工會反映職工的思想、願望和要求,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有關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制度和有關法規、規章草案的擬訂;參與職工重大傷亡事故和嚴重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維護女職工的特殊權益。
(四)負責工會理論政策研究;制定工會的組織制度和民主制度,研究指導工會的自身建設和改革;指導開展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推動建立集體協商、集體合同制度和監督保證機制,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技術素質。
(五)協助各市(縣)區黨委和部分市級機關、直屬單位黨組(黨委)管理市(縣)區總工會和部分市級機關、直屬單位工會的領導幹部;負責市總工會機關和下屬事業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研究制定工會幹部的管理制度和培訓規劃,負責工會幹部的培訓工作。
(六)協助政府有關部門監督檢查企事業單位的安全生產以及指導職工生活、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組織和指導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以及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技術創新、技術協作活動。
(七)會同市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推薦、評選、表揚、培養工作,並負責日常管理;負責五一勞動獎章(獎狀)、工人先鋒號獲得者的推薦、評選、表揚和管理工作。
(八)負責工會經費和工會資產的管理、審查、審計工作;研究制定工會組織興辦的職工勞動福利事業的有關制度和規定,並進行指導、協調。
(九)負責市工會系統的對外交流工作,發展同港澳台工會的聯繫。 [1] 

無錫市總工會現任領導

市總工會主席:周常青 [3] 
市總工會副主席:吳濤、施宇星、沈曉萍、陳一方、於立鵬、方濤、高楓、袁綵鳳 [4] 

無錫市總工會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中國科協授予“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