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能子

(唐朝末年思想家)

鎖定
無能子 ,唐朝末年道家學派人物。其姓名、籍貫、生平皆不詳,只有“無能子”別號流傳在世。 ''據傳説他自少年就博學寡慾,擅長於哲學思辨,以授徒講學為生。後來為了躲避黃巢 起義戰火,漂泊四海,生活艱難。光啓三年(887),隱居於左輔(今陝西東南部),著成《無能子》一書。其書主張自然無為,宗旨在於闡明自然之理,究極性命之端,最終歸於自然無作,性命無慾。而對禮樂教化持否定態度,有超脱世事俗務的傾向。繼承中國古代宇宙起源的理論,提出天地生於混沌一氣的命題。
本    名
無能子
所處時代
唐朝末年
主要作品
《無能子》
主要成就
擅長於哲學思辨,以授徒講學為生

目錄

無能子人物簡介

無能子著書 無能子著書
唐末思想學派人物之一。姓名、籍貫、生卒年皆不詳,只留下“無能子”別號。據稱他自少年時起,即博學寡慾,擅長哲學思辨,似曾遊宦,並授徒講學。後避黃巢起義戰火,四處漂泊,生活艱難。光啓三年(887),遊寓左輔(今陝西東南部)隱居民間時,著《無能子》一書,指責君主專制制度違反自然,提倡自然無為。“其旨歸於明自然之理,極性命之端。自然無作,性命無慾,是以略禮數而外世任嫣。”並宣揚儒家的宿命論、仁義道德和“無心”思想。由此推測,他是一位通曉各家的知識分子。
無能子取《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繫之舟,虛而遨遊者也。”
《呂氏春秋·分職》:“夫君也者,處虛素服而無智,故能使眾智也;智反無能,故能使眾能也;能執無為,故能使眾為也。無智、無能、無為,此君之所執也。”語義,而自號“無能子”。

無能子思想

關於他的政治思想,有的論文認為,無能子代表了地主階級從頂點開始墜落時,該階級中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絕望情緒和消極反抗;與此相反,一些學者認為,無能子受到唐末農民戰爭的影響,本質上是與正宗的封建統治思想相對立的,是農民反抗精神在思想戰線上的反映;有些論著則將無能子的“聖過論”與南朝晉鮑敬言、宋康與之、鄧牧和五代譚峭等人的無君論相併列。關於他的哲學思想,有的文章認為,在無能子的頭腦中唯心主義思想占主導地位,同時也有一些可貴的唯物主義觀點;與此不同,有些專家稱無能子是無神論者,氣一元論者或氣的唯物論者。總之,研究者們都認為無能子的思想獨具特點。

無能子哲學

放論宇宙本體、政治世務、名教與自然之辯以及養生理法的典籍,三卷,內三十四篇,唐僖宗光啓年間隱逸高士無能子撰,明白雲霽《道藏目錄詳註》謂:“內三十四篇,編上中下三卷,蓋審無能子行止中藏,故不述其姓氏。”實則作者因激情抨擊世務,故遁身放言,其書以號名之。書中在宇宙本體論方面承襲《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氣”本體論,闡發:勾元氣自然論,説:“天地未分,混沌一氣。一氣充溢,分為二儀。有清濁焉,有輕重焉,輕清者上,為陽為天;重濁者下,為陰為地矣。天則剛健而動,地則柔順而靜。氣之自然也。”在政治世務方面,猛烈抨擊封建帝王專制制度,橫徵暴斂,使人民有倒懸之苦;同時也否定名教綱常,認為名教與自然相對立,嚴斥聖人以智欺愚,偽定禮樂舊章,繁文縟節以拘民,提出“聖過論”以示譴責。另方面,作者認為“人情失於自然,而天其性命”,因之倡導養生理法。是一部尊奉《老子》和崇尚自然無為之道的典籍,也是一部具民本情懷而反對封建統治及名教的著作。明《正統道藏》太玄部“甚”字號收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