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聊的哲學

鎖定
《無聊的哲學》是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史文德森,譯者是範晶晶。 [1] 
中文名
無聊的哲學
作    者
史文德森
譯    者
範晶晶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月1日
頁    數
165 頁
定    價
28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301157664

無聊的哲學內容簡介

《無聊的哲學》內容簡介:如果有人問你,“你有過無聊的時候嗎?”恐怕你的答案會是,“當然有”。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到無聊?是因為無事可做,還是因為重複單調?為什麼無聊會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無聊是怎麼折磨我們的?無聊的時候.我們看電影、逛街、上網,讓自己忙起來,希望能借此擺脱無聊,但是我們真的能據此走出無聊嗎?為什麼哲學家説“無法忍耐無聊的一代是平庸的—代”?
無聊是現代人的“專利”,人類的快樂與憤怒是保持不變的,然而當下人們的無聊感卻是與日俱增,世界明顯變得越來越無聊。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無聊是身份的象徵,只有上層階級才有無聊所必需的物質條件,在浪漫主義時代以前,無聊只是邊緣現象一一隻有僧倡和貴族才感到無聊。隨着無聊蔓延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它已不再具有排他性。
作者認為,無聊是無法靠意志克服的,它對於人類有着獨特的和重要的意義。透過無聊,我們去獲得另一種看世界的智慧。 [1] 

無聊的哲學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無聊的問題
作為一個哲學問題的無聊
無聊與現代性
無聊與意義
無聊、工作與休閒
無聊與死亡
無聊的類型學
無聊與創新
第二章 無聊的故事
怠惰:前現代的無聊
從帕斯卡爾到尼采
浪漫主義的無聊:從《威廉·洛弗爾》到《美國精神病人》
論無聊、身體、技術與越界:《慾望號快車》
塞繆爾·貝克特與個人意義的不可能性
安迪·沃霍爾:拒絕個人意義
第三章 無聊的現象學
論調適
本體論:無聊的闡釋學
第四章 無聊的倫理學
什麼是“我”?
無聊與人類歷史
無聊的體驗
無聊與成熟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