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線隨意網絡

鎖定
無線隨意網絡(英語:Wireless ad hoc network,縮寫為WANET),又稱無線臨時網絡,是一種分散式的無線網絡系統。其重要特點為網絡拓撲結構的動態性,核心問題在網絡通信效率和節點能量消耗之間的合理平衡。
中文名
無線隨意網絡
外文名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縮    寫
WANET
又    稱
無線臨時網絡
性    質
分散式的無線網絡系統
學    科
通信工程

無線隨意網絡簡介

無線隨意網絡英文為Wireless ad hoc networkad hoc源自拉丁文,原意是臨時、專用、特設的。它被稱為ad hoc,是因為這種網絡系統是臨時形成,由節點與節點間的動態連結所形成。它不需要依賴一個既存的網絡架構,像是有線系統的路由器,或是無線系統的無線網絡基地台。相反的,它每一個節點,都有能力轉送網絡封包給其他節點(這稱為路由)。這是由DARPA資助,在1970年代開始的封包無線電技術研究,是無線隨意網絡的最早應用。無線隨意網絡被包涵在IEEE 802.11標準中。
由於網絡中的節點沒有當前網絡拓撲結構的先驗知識,通常在需要通信時才開始發現路由。常見的無線隨意網絡的路由方式有洪泛路由、主動構建路由表、按需構建路由,面向流的路由和適應性路由等。典型的按需構建路由協議有無線自組網按需平面距離矢量路由協議 [1] 

無線隨意網絡挑戰

無線隨意網絡優點和挑戰(缺點)可以概括如下:

無線隨意網絡優點

  1. 高效的網絡。
  2. 不需要安裝昂貴的基礎設施
  3. 使用未經許可的頻譜
  4. 在發件人周圍快速分發信息
  5. 沒有單點故障。 [1] 

無線隨意網絡缺點

  1. 所有的網絡實體可能是移動的⇒非常動態的拓撲
  2. 網絡功能必須具有高度的適應性
  3. 沒有中央實體⇒完全分佈式運作。 [1] 

無線隨意網絡技術要求實施

自組織網絡由多個“鏈接”連接的“節點”組成。
鏈路受節點資源(例如,發射機功率,計算能力和存儲器)和行為屬性(例如可靠性)以及鏈路屬性(例如鏈路長度和信號損失,干擾和噪聲)的影響。由於鏈接可以隨時連接或斷開,所以運行良好的網絡必須能夠應對這種動態的重組,最好是以及時,高效,可靠,健壯和可擴展的方式。
網絡必須允許任何兩個節點通過中繼信息通過其他節點進行通信。“路徑”是連接兩個節點的一系列鏈接。各種路由方法在任意兩個節點之間使用一條或兩條路徑;洪泛方法使用全部或大部分可用路徑。 [2] 

無線隨意網絡協議棧

影響無線隨意網絡的挑戰涉及OSI協議棧的各個層面。媒體訪問層(MAC)必須改進以解決衝突和隱藏的終端問題。網絡層路由協議需要改進,以解決動態變化的網絡拓撲和斷開的路由。傳輸層協議必須改進以處理丟失或斷開的連接。會話層協議必須處理服務器和服務的發現。
移動節點的一個主要限制是它們具有高移動性,導致鏈路頻繁地中斷和重新建立。而且,無線信道的帶寬也是有限的,節點在有限的電池電量下工作,最終耗盡。因此,移動自組織網絡的設計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但是這種技術對於將來能夠管理通信協議具有很高的前景。
跨層設計偏離了傳統的網絡設計方法,其中每一層都將獨立運作。修改的發射功率將幫助該節點動態地改變其在物理層的傳播範圍。這是因為傳播距離總是與發射功率成正比。該信息從物理層傳遞到網絡層,以便在路由協議中可以做出最佳決策。這個協議的一個主要優點是它允許訪問物理層和頂層(MAC和網絡層)之間的信息。
軟件堆棧的一些元素被開發來允許原地進行代碼更新即將節點嵌入到其物理環境中,而不需要將節點帶回到實驗室設施中。這樣的軟件更新依賴於傳播信息的流行模式和必須做既有效地(幾個網絡傳輸)和快速。 [2] 

無線隨意網絡安全

大多數無線自組織網絡不實施任何網絡訪問控制,使這些網絡容易受到資源消耗攻擊,其中惡意節點將分組注入網絡,目的是耗盡中繼分組的節點的資源。
為了阻止或防止這種攻擊,有必要採用認證機制來確保只有授權的節點才能向網絡注入流量。即使認證,這些網絡容易受到分組丟棄或延遲發作,由此中間節點丟棄該數據包或延遲它,而不是將其迅速地發送到下一跳。 [2] 

無線隨意網絡模擬

無線隨意網絡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預見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因此,使用廣泛的參數掃描和假設分析的建模和仿真(M&S)成為在ad hoc網絡中使用的極其重要的範例。傳統的M&S工具包括OPNET和NetSim。 [2] 

無線隨意網絡應用

無線隨意網絡最早是因應軍事用途而開發,但現在已經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根據其應用,無線隨意網絡還可以被分類成:
參考資料
  • 1.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 "ARRL's VHF Digital Handbook", p 1-2, 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2008
  • 2.    Chai Keong Toh Associativity-Based Routing for Ad Hoc Mobile Networks,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Journa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