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樑殿

(蘇州市開元寺無樑殿)

鎖定
無樑殿位於盤門內東大街11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由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保護管理。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開元寺初名通玄寺,系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孫權為乳母陳氏所建。 [2] 
中文名
無樑殿
地理位置
蘇州市
級    別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20.9米

無樑殿歷史沿革

蘇州市開元寺無樑殿 蘇州市開元寺無樑殿
開元寺初名通玄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孫權為乳母陳氏所建。隋開皇九年(589年)吳縣孫寬廢寺,唐貞觀二年(628年)僧慧重興。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令改名。大順二年(891年),孫儒佔據蘇州,開元寺被付之一炬。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吳越錢氏遷建開元寺於盤門內現址。宋至明屢經廢興。清咸豐十年(1860年)又毀於兵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稍事重修,未復舊觀。無樑殿是開元寺現在僅存的一座古建築無樑殿即藏經閣,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原先供奉無量壽佛,又名無量殿;又以純為磨磚嵌縫縱橫拱券結構,不用木構樑柱檁椽,故習稱無樑殿。

無樑殿簡介

無樑殿 無樑殿
位於盤門東大街11號,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由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保護管理。

無樑殿建築特色

開元寺無樑殿是江蘇省現存五座無樑殿中建造最遲、製作最精的一座。殿坐北朝南,兩層樓閣式,面闊七間,寬20.9米,進深11.2米,通高約19米。歇山頂及腰檐敷綠間黃琉璃筒瓦,與清水磚外牆面相映成趣。正面上下各有半圓磚倚柱6根,下置雕花須彌座,轉角用垂蓮柱。正面正中開拱門三個,左右各置拱形窗,在上層相對位置開拱形窗5個,明間是明窗,其餘是假窗。柱間有刻南無阿彌陀佛的華版及大小枋子。明間檐下是磚制斜拱,上泵副檐。繞有雕刻的平座欄杆,圖案十分典雅,而且雕工精細,宛如一件傑出的工藝品。
30年代舊影 30年代舊影
殿內上下層各分為三大間,用縱橫磚砌捲筒結構,置扶梯於左面側牆內。原先樓上藏經,樓下供佛。二層明間採用斗拱承託八角形的磚制藻井的穹窿結構,四壁鑲嵌明代章藻手書《梵綱經》、《華嚴經》石刻。殿頂及腰檐覆蓋綠、黃二色琉璃瓦、與青磚牆面組成和諧的色調。正脊飾以琉璃游龍,戧角雕塑四大天王立像。建築無不工細精巧,於宏偉莊重中寓玲瓏華麗之美,堪稱明代建築精品。這座無樑殿在莊嚴中顯現出玲瓏秀麗之姿,充分反映了古老蘇州的建築藝術在明代已達到一個相當和諧的境界,故有“結構雄傑冠江南”之譽。現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