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吳

(三國時期政權)

鎖定
吳國(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1]  ),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在三國東部,故也稱東吳 [2] 
曹魏黃初二年八月丁巳日(221年9月23日 [188]  ),孫權名義上依附曹魏,被冊封為吳王。黃武元年(222年 [189]  )十月,宣佈獨立 [189]  ,改年號為黃武 [189]  ,臨江拒守 [189]  。黃龍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 [185]  ),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稱帝,孫吳正式建國 [185]  。九月,孫權遷都建業 [196]  (今江蘇南京 [173]  。黃龍二年(230年),孫權派衞温、諸葛直率“甲士萬人”航海到台灣(時稱夷洲),這是中國的政治勢力第一次達到台灣。 [3] 
孫吳全盛疆域包括漢末揚州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後分交州東北部為廣州。孫吳大力發展經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
天紀四年(西晉太康元年)三月壬寅日(280年5月1日 [187]  ),孫吳被西晉滅亡,標誌着中國漢末三國以來割據局面的徹底結束。
孫吳是三國裏存在時間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歷經52年(如果自221年成為吳王算起是60年 [188]  )。
中文名
外文名
Wu Country
別    名
東吳
孫吳
吳國
時間範圍
229年5月23日 至 280年5月1日 [185] 
首    都
建業(今江蘇南京)、武昌(今湖北鄂州
主要城市
廬江、荊州、吳郡、會稽、富春、山陰等
官方語言
中古漢語
貨    幣
大泉五十、大泉五百等鑄幣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人口數量
550 萬(280年)
人口密度
3.79 人/平方公里(280年)
主要民族
漢族
主要宗教
佛教
道教
國土面積
1450000 km²(280年)
開國君主
吳大帝孫權

孫吳國號

孫堅 孫堅
”作為地理概念本來是指現中國長江下游南岸一帶地域的一個總稱,封建時代常被用作爵位、國號的名稱。
孫堅為漢末吳郡富春人,因軍功積累一直做到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孫堅死後,長子孫策向江東發展,漢建安三年(198年),東漢朝廷封孫策為”吳侯” [176]  。孫策死後,弟弟孫權接掌兵權。
魏黃初二年八月丁巳日(221年9月23日 [188]  ),孫權表面上依附曹魏,受封“吳王”。
吳黃武元年 [189]  (222年)十月 [189]  ,宣佈獨立,改年號為黃武,臨江拒守 [189] 
吳黃龍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 [185]  ),孫權稱帝,以“”為國號。 [5] 
為區別前12世紀至春秋戰國時存在的諸侯國吳國,以及五代時期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史學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統治者的姓氏叫孫吳。因在三國以東,而有東吳的名稱。從中原看,孫吳地處長江外,故有時統治地域也稱江表

孫吳歷史

孫吳草創江東

漢末黃巾起義時,孫堅朱儁鎮壓黃巾,又參與平定西北邊亂,以後又受任長沙太守轉戰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與袁術聯合,被表奏為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並立下不少戰功。打敗橫行一時的董卓而進駐都城洛陽,漢初平三年(192年)征討荊州時戰死,侄子孫賁率將士依附袁術 [6]  [184] 
孫策 孫策
漢興平元年(194年),孫堅長子孫策投奔袁術,並討回孫堅部分舊部。 [7]  袁術派遣孫策去攻打廬江,廬江太守陸康堅守了二年。到了興平二年(195年)年末,孫策攻陷了廬江。 [183]  然後,孫策以幫助舅舅吳景對抗劉繇為由,開始向江東發展,實力不斷增強。他爭取到朱治周瑜張昭張紘等人的幫助,擊敗了劉繇、嚴白虎許貢,迫使王朗祖郎投降,佔領了會稽、吳郡、丹陽的廣大地區 [4] 
漢建安二年(197年),袁術稱帝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
建安三年(198年)被朝廷任命為討逆將軍、吳侯。
建安四年(199年),袁術病死, [4]  孫策征伐廬江,兼併袁術餘部,擊走劉勳,繼續征伐江夏,打敗黃祖;勸降豫章太守華歆,實力迅速壯大。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死,孫策弟弟孫權統領孫策舊部,並得到張昭、周瑜、程普呂範等人輔佐。 [8]  廬江太守李術不服孫權,但不久便被平定。 [9] 

孫吳鞏固基業

建安八年(203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間,孫權先後三伐黃祖,並得到江夏郡的部分土地; [10]  又派遣賀齊蔣欽等人討伐各郡山越(山賊)的叛亂。 [11-12]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由吳郡遷徙治所到丹徒,號稱京城(今江蘇鎮江)。 [13]  同年,劉表病死。此時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率軍南下,劉表二兒子劉琮望風而降,隨後在在當陽長坂擊敗依附劉表的劉備。 [14]  佔領荊州後,曹操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孫吳。孫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以張昭秦松為首。 [15]  張昭名望很高,在當時很有説服力,但孫權估計了當時形勢,意在與曹操一戰,而非主和。 [16] 
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孫抗曹的決心。周瑜及時返回,陳説曹操軍隊存在的種種弱點,開戰有獲勝的希望。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督,與曹操決戰。 [17]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
周瑜採納部將黃蓋所獻火攻計,並命令他致書曹操實施詐降。曹操信以為真。黃蓋選擇時機派船逼近曹軍,下令同時點燃船上的草料、柴薪,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敵船化為一片火海,曹軍死傷慘重。周瑜等率軍乘勢衝殺,曹軍潰敗。 [18-19]  [20]  曹操領殘餘部隊從華容道(今湖北潛江南)逃向江陵,退還南郡,留曹仁等守江陵、襄陽。 [21]  [22]  赤壁之戰,吳軍憑藉三萬人擊敗曹操,這次戰役奠定了三國的基礎。
建安十四年(209年 [197]  ),吳軍乘勝追擊至南郡(即荊州),甘寧繞道攻取夷陵。 [23]  周瑜、程普、淩統等率軍沿江進攻江陵,曹仁敗退。 [24-25]  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劉備上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孫權也表奏劉備為荊州牧 [26]  [177]  。劉備最初分得南郡南岸地,後又從孫權手裏借到荊州。 [27] 
建安十五年(210年 [198]  ),孫權又遣步騭為交州刺史。交趾歸附。 [28] 
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聽從張紘建議,遷徙治所到秣陵
建安十七年(212年),築石頭城,並將秣陵改名為建業 [29] 

孫吳荊州之爭

建安二十年(215年),劉備取蜀,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在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然曹操這時取得漢中,劉備面臨着極大的威脅,遂與孫權議和,共分荊州,以長沙、桂陽、江夏屬孫權,南郡、武陵、零陵屬劉備,以湘水為界。 [30]  同年,孫權徵合肥,被魏將張遼擊敗。 [31]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引漢中兵退至長安。孫權攻合肥,曹魏諸州皆抽調兵力赴揚州屯駐。關羽趁着襄樊空虛之際,發動襄樊之戰 [32]  在此其間,關羽對東吳多次辱罵、威脅 [33-34]  ,後來還派人“擅取湘關米” [35-36]  。孫權以此為名,下令出征荊州,任命呂蒙為前部都督,襲取南郡公安,傅士仁麋芳等投降;隨後又佔據江陵;派陸遜取宜都等地。潘璋部將馬忠在臨沮擒獲關羽等,孫權將劉備勢力清除出荊州。 [37]  [38]  曹操表奏朝廷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荊州牧,封南昌侯 [39]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220年3月15日 [203]  ),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任為丞相、魏王 [202]  ,改年為延康 [202]  。同年秋,曹丕將領梅敷派張儉請求孫權安撫接納 [202]  ,南陽郡中五縣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來歸附 [202]  。十月辛未日(12月11日 [200]  ),曹丕代漢稱帝 [200]  ,建立曹魏 [200]  ,改元為黃初 [202]  [200]  ,東漢正式滅亡 [200] 
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
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以鄂為都城,改名武昌,設立武昌郡 [40]  同年劉備興兵伐吳 [201]  ,孫權因蜀軍來犯,擔心曹魏乘機進攻,孫權表面上依附魏國,被冊封為吳王、大將軍持使節督交州,領荊州牧;孫權立孫登為王太子。 [5]  並任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迎擊劉備。 [41]  陸遜堅守不戰,破壞了劉備倚恃優勢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
黃武元年 [190]  (222年)正月至閏月 [190]  ,陸遜突然反攻,在夷陵發動火攻,大破蜀軍,斬殺蜀將馮習張南程畿等;蜀侍中馬良誘使五陵地區的蠻族人作亂,亦被步騭平定,馬良死於亂軍。 [42]  劉備大敗,倉皇而逃,僅以身免。 [43]  [44]  蜀軍督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的黃權,由於返蜀道路被吳軍完全阻斷,全軍北上投魏。 [178] 
至此,東吳在與蜀漢的3次作戰中,都獲得了勝利(215年、219年、222年)。
夷陵之戰後吳與蜀再次聯盟,魏成了吳的主要敵人,吳蜀多年以來對荊州的爭奪以蜀的退出而結束。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

孫吳建國稱帝

黃武元年 [191]  (222年)九月 [191]  ,曹丕出兵攻吳。孫權派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以水軍拒曹休;以左將軍諸葛瑾、平北將軍潘璋、將軍楊粲救南郡;以裨將軍朱桓守濡須拒曹仁。十月,孫權臨江據守,宣佈獨立,改年號為黃武,曹丕也決定親征攻打東吳。魏軍斷絕吳軍的糧草、援兵,圍攻江陵六個月,因吳將朱然的堅強防守而無功而返。東線戰事則是呂範先敗後勝,朱桓力克曹仁。 [45] 
黃武三年(224年)八月,曹丕親率水軍第二次攻吳,因遇暴風雨,江水暴漲,只得再次退兵。 [46]  不久,蜀、吳互通使臣,恢復同盟。 [47-48] 
黃武四年(225年)五月,曹丕第三次率水師徵吳,八月進入淮河,十月到達廣陵(今江蘇揚州),準備渡江。恰在這時,天氣嚴寒,長江冰封,戰船不能行動,且吳國嚴兵固守,只好返回,曹丕三次攻吳,都收效甚微。 [49] 
黃武五年(226年 [199]  ),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擊江夏,不克而還。 [50] 
黃武七年(228年),鄱陽太守周魴以降魏為理由誑誘魏揚州牧曹休。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人向皖城進發接應周魴。魏明帝曹叡又命司馬懿向江陵方向、賈逵向東關方向,三路大軍同時進發。八月,孫權到達皖城,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又任命朱桓全琮分別擔任左、右督,各領三萬人迎擊曹休,蔣濟滿寵意識到曹休的不利之處,但曹休已經開戰,隨後失敗。 [51] 
孫權 孫權 [52]
石亭之戰中魏國的失敗,使曹魏在二十四年內不再發動大規模的攻吳行動,戰後相對安定的環境為孫權稱帝奠定了基礎。
黃龍元年四月丙申日(229年5月23日 [185]  ),孫權稱帝,建都武昌,改年號為“黃龍”。後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淮南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散佈在孫吳境內山區的山越人(關於山越的來源和族屬,一直是各方爭論的焦點。翦伯贊和一些史學家認為“山越人是秦漢時期南方越人的後裔”,其中又有山上土著説,吳越遺民説,武帝遷閩甌逃亡説等。唐長孺等史學家則認為“山越即山民、宗部“,與普通漢人無異。佔山為匪,或是久居山中避亂的普通漢人後裔,如陶淵明所著的《桃花源記》描寫的類似。種種説法不一。但山越作為一個廣闊五省的分散武裝集團,單一來源的可能性很小,更多是兼而有,其中固有當地土著,也有上山為匪的普通漢人,也有外部遷入的百姓),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山區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孫吳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納入吳國的編户齊民裏。
嘉禾二年(233年),孫權封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為燕王,派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帶兵一萬多人,率領裝載金銀財寶的船隻,試圖使遼東接受孫吳的封爵,結果使者被公孫淵斬殺。此後孫權又數次攻打魏國,但皆無功而返。
赤烏四年(241年),孫權的長子孫登去世。
赤烏五年(242年),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他非常寵愛孫霸,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也分為兩派。名臣陸遜也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斥責,憂憤逝世。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吳開始走向衰落。

孫吳變亂更迭

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孫權病逝, [53]  年僅十歲的孫亮即位,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輔政。是年,爆發了東興之戰,魏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率領諸葛誕胡遵等領兵7萬,直逼東興。孫吳以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擊向東興進攻的魏軍,魏軍慘敗。 [54] 
建興二年(253年),諸葛恪徵淮南失敗,被孫峻等人所殺,大權落入孫峻手中 [55]  。三年後孫峻病死,將權力交給從弟孫綝。孫綝嗜好殺戮,殘虐無道,殺害了孫吳的重要將領呂據朱異等, [56]  曠日持久的內爭也使孫吳國力遭到嚴重削弱。
太平三年(258年),孫綝廢黜孫亮,迎立孫權第六子孫休即位。孫綝與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 [57]  不久孫綝被孫休聯合張布丁奉等人殺死 [55]  。孫休在位期間,頒佈良制,嘉惠百姓,但並未使孫吳的疲弊之態得到根本改善。
元興元年(264年),孫休病逝。這時蜀漢剛滅亡,交趾又叛吳降魏,魏滅蜀之戰後,孫吳完全處在魏的包圍裏。孫吳內部形勢不穩,欲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左典軍萬彧向當時握有實權的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和的兒子孫皓即位。

孫吳苟延殘喘

孫皓即位初期,曾一度施行善政,一時被譽為“令主”。但不久,他的殘暴一面就開始顯露。孫皓對臣民殘忍無道 [58]  ,自己則驕奢淫逸 [59]  ,民怨沸騰。幸陸抗陸凱等重臣的全力支撐才讓孫吳苟延殘喘。另外,孫吳不斷向晉發動戰爭,孫皓親率大軍屯駐東關,令吳軍攻打晉江夏、襄陽、合肥、交趾等地。
孫皓不斷的軍事行動給晉朝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同樣也給孫吳自身帶來沉重的負擔,並遭到江東士族的一致反對。陸抗等認為孫皓連年發動的戰爭耗費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得不償失,並且也無法改變晉強吳弱的現狀。 [55] 
建衡三年(271年)陶璜擊破交趾,擒殺西晉設置的守將,收復了交趾,九真郡、日南郡都回歸孫吳的統治下,後又平定了扶嚴夷,設置武平郡,使持續多年的交趾叛亂暫告停歇。
鳳凰元年(272年)西陵督步闡因畏懼失職,佔據西陵城叛吳降晉。 [60]  吳將陸抗立即率將軍左奕吾彥等討伐,晉將楊肇羊祜徐胤率軍救援步闡。 [61]  西陵城防堅固,陸抗圍堰防守,併力排眾議毀壞大壩 [62]  ,與晉軍對峙。 [63]  陸抗軍中將軍朱喬、都督俞贊降晉。陸抗利用俞贊提供給晉軍的情報,連夜調整了軍力部署,第二天擊敗晉軍。西陵城也被攻克。 [64] 
西陵之戰後,孫皓誤判了當前形勢,窮兵黷武,屢次對晉朝發動小規模戰爭,徒耗國力,加速了孫吳的滅亡。 [65] 

孫吳走向滅亡

晉滅吳之戰 晉滅吳之戰
天璽元年(咸寧二年,276年)晉滅吳的戰前準備基本完成。但由於後方鮮卑作亂,賈充等反對立即伐吳,使伐吳戰爭拖延了下來。
天紀三年(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以賈充都督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胡奮杜預王濬唐彬等八部,分六路大舉伐吳。司馬伷等六將分別進攻建業的外圍六合、當塗,以及長江中游的重鎮武昌、夏口和江陵等地;王濬和唐彬則率領滅蜀後所得的水軍,由蜀地順流東下。 [66]  孫吳方面上下離心,疏忽防備,無統一對策,以致節節失敗。 [67]  晉軍勢如破竹,孫吳防線快速崩潰。
天紀四年三月壬寅日 [187]  (太康元年,280年5月1日 [187]  ),王濬所率的舟師首先抵達石頭城下,孫皓自知大勢已去,反綁雙手,抬着棺材到西晉軍前去投降。 [66]  交州刺史陶璜堅守不降,孫皓寫親筆信相勸才降晉。 [68]  西晉朝廷封孫皓為“歸命侯”。孫吳滅亡,西晉實現了統一。
雖有安撫政策,但吳人在亡國後地位一落千丈,原吳國的文武百官在晉朝地位“同於編户”,又多受北人歧視,故吳國士族多有懷念吳國感情。 [69]  滅亡後三十多年間,在局部地區尚有數次復國運動。 [70]  例如,晉永嘉四年(310年)吳興豪族錢璯趁西晉即將滅亡的機會,自稱平西大將軍、八州都督,劫持孫皓孫子孫充並擁立他為吳王,而後又將他殺害。這一動亂後被周玘所平定。 [71] 
晉太興元年(318年)十一月,孫皓的另一個兒子孫璠起兵反對東晉,被殺。 [72] 

孫吳疆域

孫吳範圍

孫吳行政區域圖
孫吳行政區域圖(2張)
孫吳共有四個州,分別為揚州、荊州、廣州、交州。孫吳的疆域範圍,北至廬江郡(現江蘇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達交趾郡(廣西東部),東臨東海,涵括中國現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廣西、安徽、湖北省和上海市、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 [73] 

孫吳沿革

孫吳疆域的經略在漢興平二年(195年)孫策渡江開始,討平江東劉繇、嚴白虎等地方勢力,略有東漢揚州的大半地區,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廬陵、廬江六郡,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以縣級政區為主。
漢建安五年(200年)孫策亡,孫權繼位。
孫吳在原江東六郡的基礎上,出兵深入各郡險地征討山越,還向西向南拓展。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長沙、江夏、桂陽等地及士燮所據的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得荊州之南郡武陵零陵等地,基本佔據荊州,奠定了孫吳疆域的輪廓。
黃武五年(226年),吳國割交州南海、蒼梧、鬱林、合浦四郡立廣州,呂岱為刺史;交趾、日南、九真三郡為交州,戴良為刺史 [174-175]  。值亂不得入,呂岱擊平之,復還並交部。
永安七年(264年),復分交州為廣州、交州。
孫權稱帝后,孫吳疆域穩定下來。經過孫權的苦心經營,孫吳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羣蠻之表” [74]  。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從郡縣深險之地及北界西界敵對勢力的經略着手。
孫亮孫休在位期間,三國鼎立格局相對穩定,境內也較為安定,處於平穩發展時期,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示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作局部調整。
永安七年(264年),孫吳為便於治理,從交州劃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4個郡,另設“廣州”。交廣二州的行政區劃設置為後來歷代所沿用。
孫皓時期,三國鼎立局面瓦解,處於吳晉南北實力極不均衡的對峙局面,在外有西晉王朝勢力頻頻介入,及內部叛亂勢力與敵對政權遙相呼應的情形下,此時期的政區建置體現為統縣政區的劃小,其中廣、交二州在軍事行動中,孫吳投入大量的軍事和人力,刺激了地區開發,闢置了大量新縣及規劃新郡。

孫吳區劃

首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據《晉陽秋》記載,孫吳在公元280年(天紀四年),設4州,43個郡,313個縣。 [75]  而據陳健梅的統計,孫吳在公元280年滅亡時共領有4州、45郡、2都尉、1典農校尉、2屬國及328縣。
孫皓天紀四年郡縣表
揚州
荊州
交州
廣州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郡名
縣數
廬江郡
2
南郡
5
合浦郡
4
南海郡
7
蘄春郡
4
宜都郡
3
珠崖郡
2
蒼梧郡
9
丹陽郡
16
建平郡
4
交趾郡
14
鬱林郡
10
新都郡
6
江夏郡
6
新昌郡
4
桂林郡
8
吳郡
10
武陵郡
9
武平郡
7
高涼郡
3
毗陵典農校尉
3
天門郡
3
九真郡
6
高興郡
5
吳興郡
9
長沙郡
9
九德郡
7
合浦北部都尉
3
會稽郡
10
衡陽郡
10
日南郡
3


東陽郡
9
湘東郡
6
九真屬國
未詳
臨海郡
7
零陵郡
6
日南屬國
1
建安郡
8
營陽郡
4


豫章郡
15
始安郡
6
鄱陽郡
9
昭陵郡

廬陵郡
9
桂陽郡
6
廬陵南部都尉
7
始興郡
6
臨川郡
10
臨賀郡
6
安成郡
6


小計
140
小計
95
小計
48
小計
45
[76] 

孫吳政治

孫吳士族政治

江東俊彥
江東俊彥(17張)
孫吳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權主要受江東士族影響。這時江南已經出現了象吳郡的顧、陸、朱、張 [77-79]  那樣的佔有大量土地和僮僕,而各有門風 [80-81]  ,世居高位的大族 [82-83]  ,他們早在漢朝時就已經長居江南。孫權在接掌孫策位時年方十九,孫吳國內形勢還不穩定。他一方面得到外來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盡力爭取以顧雍、陸遜為首的吳郡士族。孫家與江東名族多結成姻親,孫氏政權因此有了可靠的基礎。 [84]  朝臣中有很多顧、陸、朱、張四姓的人士,就是後世所説的“吳之四姓”的望族。作為孫吳政權支柱的江東大族如吳郡的顧氏、陸氏、朱氏和張氏,武力強宗如陽羨的周氏,吳興的沈氏,錢塘的全氏等,也不願離開他們的勢力範圍過遠。 [66]  在孫皓統治時期,江東士族更是趨於極盛,其中的陸氏甚至發展到了”二相、五侯、將軍十餘人“的地步。
孫吳的士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與軍事上的世兵制互為表裏。同時代的魏人鄧艾對此便評價説:“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違命。” [85]  以顧陸為首的江東士族驅使官兵,藏匿人口眾多,又受到朝廷庇護。即使是當地官員也無法阻止。 [86] 

孫吳中央官制

孫吳的中央官制與曹魏、蜀漢相仿。
孫吳置丞相,名義上也是百官之長,但實際權力僅管理例行政務,往往不參與重大政務的決策。
初期置六卿、永安二年(259年)完備九卿 [87]  永安五年(262年)置御史大夫分設左右。
寶鼎三年(268年),省左右御史大夫,始置三公 [179] 
孫吳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馬(或分為左大司馬,右大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等內朝將軍,這些將軍外則領軍,內則領政,是事實上的宰相 [88] 
東吳初置奉常,黃武四年(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東吳初置郎中令,黃龍元年(229年)改光祿勳,有三署中郎將、領三署郎,還有羽林督,繞帳督、帳下左、右部督,皆領衞兵。初置大理,後改廷尉。初置大農,後改大司農衞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少府諸卿建置都與曹魏、蜀漢同。東吳在屯田各郡置典農都尉,統轄屬縣,職如太守。典農都尉掌管軍糧,不屬於大司農。這不同於曹魏制度。孫權初年設左節度,專掌軍糧會計。
宮官有大長秋,設置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黃龍元年(229年)置左輔、右弼、輔正、翼正都尉,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賓客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輔義都尉、左、右部督等。
門下官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等設置略與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
尚書分選曹户曹左曹賊曹等四曹,可見東吳尚書職任較曹魏為輕。
中書監設中書令、僕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設御史中丞,督軍糧御史及監農御史,又置中執法,左右執法各一人。在殿中察舉違法行為,也稱侍御史。
武職官有領軍將軍;左領軍、右領軍;中護軍、左護軍、右護軍;中典軍、左典軍、右典軍。又中壘將軍掌宿衞兵。有撫軍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東將軍;有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平東將軍。因為孫堅曾任破虜將軍,孫策曾任討逆將軍,不置破虜將軍、討逆將軍。

孫吳法律制度

孫吳法規主要有“科”、“令”。見於正史《三國志》記載的孫吳立法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黃武五年(226年)十月,陸遜上書“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孫權於是命陸遜、諸葛瑾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整理。 [89] 
第二次是嘉禾三年(234年),孫權征討合肥新城,命孫登留守,總理政務,孫登修訂當時的法律條文,使社會秩序轉好。 [90] 
第三次是嘉禾六年(237年),對有關官員奔喪進行了規定,杜絕了官員隨意棄官奔喪的現象。
孫權晚年對文武官吏都存着戒心,任命檢舉官吏校事、察戰,監視文武官員,由此產生了呂壹等誣告陷害的事件。吳國末期刑法亦趨於嚴苛。但總的來説,孫吳在三國政權之中,是相對能夠與民休息的,孫吳社會較為安定,江南經濟、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91] 

孫吳宰輔(丞相)列表

姓名
任期
備註
孫邵(王相)
222年-225年

顧雍(丞相)
225年-243年
東漢名儒蔡邕的門生、吳郡顧氏
陸遜(丞相)
244年-245年
吳郡陸氏
步騭(丞相)
246年-248年
步皇后族人
朱據(丞相、驃騎將軍)
249年-250年
吳郡朱氏
諸葛恪太傅、丞相、大將軍)
252年-253年
諸葛瑾長子
孫峻(丞相、大將軍)
253年-256年
孫靜曾孫
孫綝(丞相、大將軍)
258年-258年
孫峻堂弟
濮陽興(丞相)
262年-264年

陸凱(左丞相)
266年-269年
陸遜族子
萬彧(右丞相)
266年-272年

許沇(丞相)
276年-279年

張悌(丞相)
279年-280年
吳國末任丞相,於晉伐吳之戰力戰身亡

孫吳軍事

孫吳軍事制度

孫吳的兵制特點有六:異族兵數量眾多,兵種複雜,世兵制,世襲領兵制,屯戍活動的眾多,奉邑和將領待遇的優渥。 [129] 
  • 軍隊編制
孫吳兵器——嘉禾六年銅弩機 孫吳兵器——嘉禾六年銅弩機
孫吳的部隊建制分為五類,即中央兵、地方兵、諸將兵、諸王兵、準兵。其中,中央部隊有羽林兵、無難兵左右部、解煩兵左右部、繞帳兵、帳下兵左右部、武衞兵、五校兵、虎騎兵、馬閒兵左右部、外部兵、中軍兵、營下兵、太子兵左右部、水軍、敢死兵、車下虎士、武射吏、子弟兵等十八種。 [130] 
孫吳的水軍的戰鬥力遠超曹魏。孫吳設置官員,監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術已達到較高水平,船的規模也相當可觀。由於吳軍的水軍的主力都在長江,因此石頭城很自然地成為水軍的總部。它是長江沿線最大的碼頭之一,經常停泊有上千艘船隻。當時,中等載重量的船可以運馬80匹,大船可載軍士達3000人,有的船倉高達五層。 [66] 
孫吳還設有山越兵、蠻兵、夷兵等少數民族部隊。 [131] 
  • 武職職銜
大司馬
大司馬中央政府中專司武職的最高長官。吳國黃武七年置大司馬,後又常分置左、右大司馬,位在上大將軍之上,一般由大將軍或者上大將軍升遷而來。
上大將軍
為三國時吳國所創,孫權於黃龍元年置。“上大將軍”之職並非漢制,由孫權所創,其位在三公之上,高於大將軍,次於大司馬。
大將軍
原東漢時期武官的最高官職,吳國黃龍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次於上大將軍。
都督
正式職稱為督軍都御史,簡稱都督,督軍。為孫吳某部隊都督或地區都督。治所隨戰況需求更替,一般正式成立時間以周瑜佔領南郡為基準算起。通常所説的的大都督則為戰時督,為一場戰役中的最高軍事領導,擔任過此職的有:陸遜、全琮、施績。
都護
大帝特別設立榮銜,從護軍衍生,最早榮獲都護頭銜的為孫皎
  • 兵役制度
孫吳的主要兵役制度與曹魏相近,均為世兵制。由於比較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一些部隊原屬孫吳諸將私有,即世襲領兵制。起初孫吳諸將以私兵隨孫策征戰,孫吳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各將領所領軍隊算是部曲,軍隊除了服從中央指揮參與戰役,但還要為其將領提供其它耕種雜役等。在將領死後軍隊須繼續聽令將領兒子或兄弟等繼承者。世襲領兵制曾是吳國的重要支柱,後孫權加強集權,世襲領兵制逐漸消亡。 [131] 
  • 軍隊規模
孫策起兵時,僅有幾百名士兵, [132-133]  後來得到父親的舊部一千多人。 [134]  孫策在攻打劉繇的前後,軍隊規模不斷擴大,擊破劉繇時已經有幾萬軍隊。 [135]  到孫策死時,孫吳的軍隊數量應不下於十萬。據史書記載,孫吳強盛時,軍隊人數大概有三十萬,降晉時大約也有二十三萬,其中少數民族兵員眾多,南蠻、交州夷等族士兵不下十六萬,而山越在其中就至少佔了十萬之眾。 [122] 

孫吳戰爭

  • 曹魏
赤壁鏖戰 赤壁鏖戰
公元208年(漢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曹操領兵南下,孫權聯合劉備抗擊曹操,曹操大敗。 [19]  [20]  [21] 
公元213年(漢建安十八年)濡須之戰,曹操伐吳,孫權與曹操於濡須口對峙。 [136-137]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逍遙津之戰,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圍攻合肥,魏將張遼等大破孫權。 [31]  [138]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第一次伐吳,兵分三路,圍攻朱然所守的江陵,不克而還。 [45] 
公元224年(黃武三年),曹丕第二次伐吳。 [46] 
公元225年(黃武四年),曹丕第三次伐吳。 [49]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孫權攻江夏不克,被魏將文聘擊敗。 [50] 
公元228年(黃武七年),石亭之戰,曹休率領步騎兵十萬伐吳,陸遜於石亭大敗曹休。 [51] 
公元233年(嘉禾二年),吳將全琮攻六安。 [139] 
公元234年(嘉禾三年),孫權徵合肥,圍魏將滿寵於合肥新城,吳將孫韶、張承等攻廣陵、淮陽。 [140] 
公元241年(赤烏四年),吳將全琮、諸葛恪、朱然等攻淮南等地,全琮與魏將王凌在芍陂決戰。 [141] 
公元246年(赤烏九年),吳將朱然攻柤中。 [142] 
公元250年(赤烏十三年),魏將王昶王基攻打南郡、西陵,吳將戴烈、陸凱相拒。 [143] 
公元252年(建興元年)東興之戰,魏將諸葛誕、胡遵、王昶等攻東興、南郡、武昌,諸葛恪大破魏軍。 [54] 
公元253年(建興二年),諸葛恪伐魏,因為疾疫而大敗,退軍。 [144] 
公元255年(五鳳二年),魏將毌丘儉文欽率軍西入,不久叛魏降吳,吳將留贊被魏將蔣班擊敗。 [145] 
公元257年(太平二年),魏將諸葛誕叛魏降吳,吳使文欽、唐諮朱異等救援,諸葛誕殺文欽,不久城破被殺。 [146] 
公元263年(永安六年),吳將丁奉攻壽春。魏滅蜀之戰時,丁封等率軍支援。 [147] 
  • 蜀漢
公元215年(漢建安二十年),呂蒙取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湘水之盟後歸還零陵郡。 [37]  [38] 
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取荊州,關羽覆亡。 [37]  [38]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夷陵之戰,劉備伐吳。陸遜率軍應戰,於夷陵一帶大敗蜀軍。 [41]  [43]  [44] 
  • 西晉
公元268年(寶鼎三年),孫皓命丁奉諸葛靚攻合肥。丁奉設計離間晉將石苞,石苞從前線被調回。 [148]  十月,吳將施績萬彧分別攻江夏、襄陽;晉荊州刺史胡烈擊敗萬彧。 [149]  吳將顧容等攻鬱林,晉將毛炅大破之。 [150] 
公元269年(建衡元年),吳將丁奉進攻西晉谷陽,一無所獲。 [151]  吳將李勖部進攻交趾,道路不利而還。 [152] 
公元270年(建衡二年),吳將丁奉進攻渦口,被晉將牽弘擊退。 [153]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吳將虞汜陶璜薛珝成功攻克交趾,擒殺西晉所設置長官,平定交州叛亂。 [154] 
公元272年(鳳凰元年)西陵之戰,吳西陵督步闡叛吳降晉,陸抗左奕吾彥等前往討伐, [61]  收復西陵。 [155] 
公元273年(鳳凰二年),吳將薛瑩魯淑率軍十萬,分別攻擊弋陽、新息,被晉將王渾擊退。 [156] 
公元274年(鳳凰三年),吳將孫遵、李承攻擊江夏,被晉江夏太守嵇喜擊退。 [157]  晉將陳騫率軍攻打枳裏,擒獲吳將莊祜。 [158] 
公元277年(天紀元年),吳將孫慎進入江夏、汝南,掠奪一千多户人口以後離開。 [159] 
公元280年(太康五年),晉將杜預、王睿進攻東吳,東吳滅亡。

孫吳經濟

儘管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人重視對江南的開拓,但真正意義上第一個振興江南經濟的,毫無疑問地是孫吳,孫吳直到滅亡時還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也是後來的東晉和南朝選擇在三吳地區建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吳的經濟活動為後來經濟重心的南移作了一定的準備。 [91-93] 

孫吳農業

  • 屯田
孫權很重視農業的生產。大約在漢建安七年至建安八年間,孫權開始推行屯田。孫吳的屯田分為軍屯民屯兩種,採用軍中編制,設置典農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職管理屯田事務。屯田兵且耕且戰,屯田户只種田,免除服役。
226年(黃武五年),孫權還採納陸遜的建議,擴大屯田面積,並將自己駕車的牛由八頭減為四頭,用於耕地。他還身為士卒先,親自耕田,“與眾均等其勞”,這些作為大大鼓勵了士農的情緒。
在今浙江境內開闢有海昌、上虞、新安等屯田區;在湖灘大規模開墾土地,建立了毗陵、湖熟、溧陽、江乘、於湖、赭圻等屯田區;用南遷人口建造了金寶圩;在長江中游建立了潯陽、陽新、武昌、陸口、江陵、長沙漚口等10餘處屯田區。這些措施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數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則有男女數萬口。孫吳屯田的規模可觀,且多用牛耕,耕作技術也較先進。
  • 水利
吳大帝孫權時期,疏鑿長廣溪;在句容修築赤山塘水利;在建業鑿東渠,與城北潮溝相通,用以引導江潮 [94]  ,附近鑿婁湖灌溉農田;在烏程建有皋塘、孫塘等水利工程。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
吳景帝孫休時期,從吳興城北到長興修築太湖長堤幾十裏,防止湖水氾濫淹沒農田。在江北的皖城鑿石通水,灌溉稻田。在長江中游地區,引長江支流富水巴水澧水支流涔水灌溉農田。
破崗瀆,孫吳遷都建業時,為避長江風濤之險,加強首都與主要經濟區太湖流域的聯繫,於245年(赤烏八年)發屯田將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以通吳會艦船,號破崗瀆。這條運河起自句容小其,橫越高阜,東通雲陽西城,與原丹徒水道銜接;西連淮水,直抵建業城下,沿途修建十四埭用以蓄水。 [95-96] 
丹徒水道,今江蘇鎮江至丹陽間的運河。秦朝始鑿,初無閘壩設施,地勢高仰,河水易於走泄,航行不便。孫吳末年修治丹徒至雲陽水道,因杜野和小辛間“皆斬絕陵襲,功力艱辛”而罷。 [97] 

孫吳手工業

  • 造船業
孫吳時期,孫休曾在建安郡侯官(今福州)設典船校尉,又稱曲郍都尉、曲那都尉,負責率領刑徒造船。 [98]  。其戰船有的上下五層,有的還能容納士兵三千人。
黃武五年(226年),孫權曾在武昌建造船艦,取名「長安」,是可乘坐三千人的大型船艦。 [99] 
  • 青瓷業
孫吳時期青瓷、陶器文物圖集
孫吳時期青瓷、陶器文物圖集(6張)
青瓷業也在東漢釉陶製造基礎上走向成熟。三國時期,青瓷器在產量、種類和質量上都比東漢時期有明顯提高。
吳國時,青瓷器主要產地包括如今浙江寧波、紹興、温州及金華等地區,其原料為一種含石英、高嶺、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石風化後的岩石礦,風化程度高,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種瓷土含鐵量較高,是燒造青瓷器的理想原料,與石灰石配製而成的石灰釉,光澤好,透明度高。
  • 銅鐵冶鑄業
銅鐵冶鑄繼承東漢規模而有發展規律。武昌和會稽是孫吳的兩個手工業中心。武昌的銅鐵器和刀劍大量地運到建業來供應王公貴族們使用。 [66] 
孫吳的青銅鏡製造業最為發達,這得益於中國東南部擁有豐富的銅礦資源。從東漢中期起,會稽郡(相當於今浙江東部)就成為了青銅鏡製作的中心。
神獸紋青銅鏡 神獸紋青銅鏡
  • 紡織業
紡織業以葛布、越布最為精緻,其柔軟程度甚至超過羅紈。孫吳還盛產“八蠶之錦”; [100]  孫吳宮廷內的織絡作坊擁有上千的生產者。 [101]  這些都説明江南的絲織業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孫吳税負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盡除荊州民租税”,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226年(黃武五年),下令説:“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能相恤,孤甚愍之。今魏人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其後,於231年(黃龍三年)正月下詔:“兵久不輟,民困於役,歲或不登。”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税,並不要再徵租賦,又於240年(赤烏三年)正月下令禁止“當農桑時,以役事擾民”,以保證春耕正常進行。

孫吳商業

  • 貨幣
“大泉五千 “大泉五千
孫吳曾大量鑄造大錢,236年,開始鑄造“大泉五百”大錢;238年,鑄造“大泉當千”大錢。此後又鑄造“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 [102] 
“大泉五百”、大泉當千”較為常見。籌文不作錢而作“泉”,與史文為少異。
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不見於正史,鮮有記載,鑄造時間較大泉當千要晚。大泉二千雖然罕見,但在廣東、浙江有文物出土;大泉五千卻十分罕見,存世極少。鑄於三嗣主時期。在孫吳之前,新朝王莽首鑄大錢,吳的大錢與王莽鑄造的大錢“大泉五十”應為一脈相承。孫吳大量鑄大錢導致通貨膨脹程度嚴重。
大泉五百與大泉當千銅錢 大泉五百與大泉當千銅錢
鑄大泉五百之前,已有“鑄銅”的記載, [103]  所以早在東漢末吳地已經開始鑄造貨幣。因此,孫吳可能於鑄行大泉五百之前,有鑄造五株或“大泉五十”之舉。 [104] 

孫吳人口

漢代長江以南的大城市只有吳、山陰等少數幾個,這時增加了建業和武昌兩座大城。吳、會稽、山陰、江陵和夏口等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由於東吳大力招撫北方南來的人民,以及強制原來住在皖、贛、浙、閩山區的山越人民出山務農和當兵,再加上60年來沒有經過大的戰爭破壞,人口增殖很快,耕地開闢較多。到吳亡時,孫吳在籍人口有2562000人 [105]  ,其中户數五十三萬、官吏三萬二千、士兵二十三萬、後宮五千餘人、民口二百三十萬 [75]  ,學者考慮未納入户口統計的屯户、軍户、吏户、隱户以及被世家門閥蔭庇的部曲、佃客等人羣,認為有550萬人以上 [106]  [66] 

孫吳文化

孫吳宗教

  • 佛教
建業是三國時期的佛教重鎮,孫吳的佛教中心。從實際考古材料看,三國時出現了有年代證據的鎏金銅像和陶瓷佛像。佛教造像特別集中在陶瓷穀倉罐和銅鏡圖紋上,而且都分佈在吳境之地。 [180] 
康僧會 康僧會
東漢末年,北方社會動盪不安,戰事頻仍,而江南區域則相對安定。因此,為避戰亂,大批佛教信徒和僧人也隨着北方移民移居江南。三國時期,高僧支謙康僧會先後來到孫吳,受到吳大帝孫權的推重。孫權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建初寺亦稱佛陀裏,為中國歷史上江東地區的第一座佛寺,對孫吳乃至中國歷史上的佛教發展有着積極作用。
吳末帝孫皓時,曾設定法令要求廢止不合禮制的祭祀,並打算毀掉佛寺。最終康僧會勸説孫皓改變意圖,孫皓大力弘揚佛教,修繕寺廟,並要求宗室信奉佛教。在孫皓推動下,孫吳佛教得以進一步發展。 [110] 
支謙,字恭明,月氏人。漢靈帝時來華。深通梵典,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之稱。漢獻帝末年,逃避兵火來到江南,從事譯經工作。支謙得到孫權的支持,並被任命為博士,輔佐太子,足以説明孫吳對佛教的重視。支謙翻譯了大量經卷,如《大明度無極經》《維摩經》《大般泥洹經》《瑞應本起經》《微密持經》等約30部,其譯“辭旨文雅,曲得聖義”,得以“遍行於世”。其譯經對後來諸多道經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
康僧會康居人,世居天竺。赤烏十年(247年 [159]  [192]  )到達建業,傳播佛教,並攜來佛畫,吳畫家曹不興曾加以模寫。 [180]  先後譯有《六度集經》等。 [110]  宋代編成的“二十四孝”中“郯子乳鹿奉母”故事就是從《六度集經》中《睒道士本生》和西晉聖堅所譯的《佛説睒子經》裏的內容等演化過來的。康僧會提出了“儒佛同一”觀,並以佛教的“仁道”附會孟子的“仁政”,把“仁”視為佛的最高境界。康僧會重禪法,對江南禪學的形成影響深遠。
  • 道教
漢末以來,先後傳入江東的有屬於太平道支派的於君道,屬於五斗米道支派的李家道等。 [181]  據葛洪描述,“又諸妖道百餘種,皆煞生血食,獨有李家道無為為小差。”反映了當時道教支派林立的雜亂狀況。 [182] 
孫策曾因惑眾而殺死方士于吉,而孫權則信仰道術,與諸多方術人交往甚密。主要人物為吳範劉惇趙達姚光介象等人。而被後世尊為道教天師的葛玄也與孫權有過交往。 [107]  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研究歷數,知曉氣候;劉惇,字子仁,平原人,知曉天文、懂得占卜,有“神明”之稱;趙達,河南人,研究九宮算數用於預測,深得奧妙。 [108]  以上三人均善於推測、計算,凡是遇到各種徵兆,三人都能準確推算變化,並參與軍政活動,在當時受到人們的讚譽。 [109] 

孫吳書法

孫吳著名碑刻拓本
孫吳著名碑刻拓本(4張)
孫吳的書法文化繁榮,書家層出不窮。其中最負盛名的是皇象
皇象 皇象
皇象,字休明,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孫吳書法家。工書,尤善章草、八分書,著有《論草書》,代表作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天發神讖碑》等。 [111] 
孫吳的皇帝中,孫權孫休孫皓等均在書法史中保有一席之地。孫權與孫皓在唐代張懷瓘的《書估》中被列入第三等, [112] 謝安王導同列,明代楊慎《法貼神品目》載有吳大帝黃武二年刻字,在杭州粟山;孫權擅長善行書、草書。孫休也擅長書法;孫皓擅長行書、隸書、小篆和飛白, [111]  其書法被庾肩吾評價為“體裁綿密“。
孫吳擅長書法者還有張昭賀邵、蘇建、朱育諸葛融沈友、張弘等。
孫吳的著名碑刻主要有《天發神讖碑》、《葛府君碑》、《禪國山碑》、《谷朗碑》,被稱為“吳碑四種”。 [113] 

孫吳繪畫

曹不興 曹不興
孫吳的著名畫家有曹不興趙夫人等。
曹不興是文獻記載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畫家。他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祖”,著名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説法圖》等。 [114] 
趙夫人,是孫吳方士趙達之妹,善於書法繪畫,成就頗高。根據《拾遺記》記載,趙夫人曾將自己所畫的地形圖交給了孫權,而且還在方帛上繡上五嶽列國地形圖。趙夫人的繪畫實開後世山水畫之首,在當時影響也很大,被人們譽為“機絕”“針絕”“絲絕”,並稱“吳之三絕”。

孫吳建築

長江以南許多著名建築始建於孫吳時期,最早多用於軍事及宗教用途。
靜安寺 靜安寺
江南三大名樓”中的黃鶴樓及岳陽樓系孫吳時期所造。黃鶴樓始建於223年(黃武二年)。根據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三國時期黃鶴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着江夏城的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性建築。
岳陽樓則始建於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魯肅的“閲軍樓”,東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南京的著名六朝遺蹟石頭城全長約3000米,211年(漢建安十六年),孫權遷徙治所到秣陵(今江蘇南京),第二年,在石頭山金陵邑原址築城,取名石頭。扼守長江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稱。

孫吳文史

經濟的發展,與外界交往的增加,促進了江南文化的提高,在孫吳湧現了一大批知名的經學家和文史之士,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虞翻陸績張紘薛綜胡綜華核韋昭。虞翻長於經學,尤其以研究《易》的成就最高。 [115]  陸績博學多聞,是孫吳著名學者。 [116]  張紘是孫吳名臣,其文才受到“建安七子”之一陳琳的盛讚。 [117]  薛綜是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胡綜擅長辭賦,孫權接手江東後的很多誥文、策封任命文書和致鄰國的書函都是出自胡綜之手。 [118]  華核則是孫吳末年政論家。趙姬,是孫吳宮廷女官,作劉向《列女傳》數十萬字註解,與戰國晉國的綦毋邃,東漢時期的班昭,馬融並稱 [119] 
258年(永安元年),孫休詔立五經博士,創立國立學校,韋昭擔任首任祭酒 [120-121]  韋昭長於史學,著有《吳書》55卷等。韋昭的《吳書》成為晉代陳壽寫作《三國志·吳書》的主要史料依據之一,此外他還長於訓詁學,著有《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孫吳民族

孫吳山越

山越是東漢時期的人們對分佈在中國東南山區武裝集團的泛稱謂。 [193]  《三國志》有大量關於山越的記載。從族源上看,山越有秦漢時期的東甌閩越于越以及其他百越部落有着很深關係的族羣,也有各地佔山為王的山賊,成分複雜。山越一詞實際上往往被孫吳用來泛稱境內不服從孫吳統治的割據勢力,如嚴白虎,祖朗,太史慈等,實際多數山越與普通漢族界限模糊,也不屬於一個統一的族羣。
據《三國志》的相關記載統計,當時孫吳所屬的丹陽郡、會稽郡、新都郡、建安郡、吳興郡、東陽郡、豫章郡、鄱陽郡、廬陵郡、長沙郡 以及魏國所屬的廬江郡均有山越居住。其範同東及於海,西達湘水,北抵長江,南至南嶺。
山越無論存政治上、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孫吳與山越之間的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也一直貫穿於吳國始終,並影響和牽制了孫吳對魏、蜀的軍事、外交戰略。因此,孫吳的敵對勢力也必然利用山越的力量對其進行牽制 。孫吳屢次兵征伐山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這就是掠奪和招撫山越人口,以補充兵源 、户口 ,以及讓他們充當部曲、佃客和奴婢,所謂“強者為兵,羸者補户 ”。所以每次出兵鎮山越之後,幾乎都會擄掠大量的人口補充其軍隊。
孫權從公元200年(漢建安五年)開始向山越用兵,一直到公元237年(嘉禾六年),前後達三十八年之久,才基本上平息了山越人此起彼伏的反抗浪潮。 [122] 

孫吳山夷

山夷人分佈在夷洲。230年(黃龍二年)正月,孫權遣將軍衞温諸葛直,率戰士數萬人尋找夷洲及亶洲,衞温、諸葛直歷經艱辛,終於到達夷洲。由於亶洲絕遠,沒法到達,只到了夷洲,並俘數千人而還。 [195]  孫吳有可能在夷洲等地駐紮軍隊,並行使權力。 [123-124] 
夷洲在臨海郡東南二千里處,常年無雪,草木茂盛,四面是山和溪,山夷人都髡髮穿耳,但婦女不穿耳。土地肥沃,可以種植五穀,多魚肉。有犬類,犬尾短得像麇尾的樣子。山夷人男女老少共同共在大牀上卧息,互不相避。地產有銅鐵,只用鹿角做矛以用於戰爭,磨青石做弓矢。生魚和肉一起貯存在大瓦器中,用鹽滷,數月後食用,以此為佳餚。 [125]  據考證,夷洲即台灣

孫吳五溪夷

五溪夷又稱武陵蠻五溪蠻、武陵五溪夷。分佈在荊州武陵郡一帶,多次反抗孫吳的統治。
早在東漢建安末年,武陵蠻便發動過叛亂,被武陵太守黃蓋平定;夷陵之戰時,武陵蠻夷一度響應劉備; [194]  孫權時,武陵蠻叛吳,孫權令潘濬會同呂岱呂範施績等督軍五萬人平定叛亂;魏滅蜀後不久,魏武陵太守郭純引誘其首領發動叛亂,後被吳將鍾離牧平定。 [126] 

孫吳俚人

嶺南地區還有俚人,又稱蠻裏、里人、交州夷。俚人之名始見於西漢時期,公元36年(漢建武十二年),九真俚人張遊,率部眾歸附東漢朝廷,被封為“歸漢里君” [127] 
孫吳時期,俚人分佈範圍為孫吳廣州交州之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郡。俚人往往以村聚居,各村設有長師,沒有郡縣之分,佔據山間險要之地,不修建城池。 [128] 

孫吳外交

孫吳曹魏

孫吳在正式建國之前,曾接受曹丕的“吳王”封爵,在名義上依附於曹魏。孫吳先後派往曹魏的使臣眾多,史籍有明確記載的就有有馮熙趙諮沈珩等。在223年後特別是建國後,吳魏關係雖宣告破裂,但仍然在一定限度內保持着外交。在商務上仍保持有往來,大帝曾許可以珠寶交換馬匹的交易 [160] 

孫吳蜀漢

208年(漢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向劉備請命出使江東,與孫權達成共識,共同抗曹。劉備勢力與孫權勢力自第一次聯盟從此形成,隨後孫劉聯軍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隨後孫權與劉備開始建立起同盟的關係。但不久後,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孫劉聯盟一度惡化。孫權先是奪取劉備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駐紮荊州的劉備大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後,孫權再次出兵襲擊荊州,擒殺關羽。荊州歸吳,孫劉聯盟破裂。
夷陵之戰後不久,孫權為了抗魏,主動使太中大夫鄭泉交好劉備,吳蜀關係得到緩和。蜀漢也遣鄧芝出使孫吳,吳蜀恢復同盟。此後吳蜀關係一直很穩定,互有使臣來往。
229年(黃龍元年),孫權稱帝,蜀漢衞尉陳震前往武昌祝賀孫權登基。陳震此次出使孫吳,説明蜀漢承認了並尊二帝的局面,後又共同提出共分天下的觀點。陳震出使吳國,標誌着吳蜀同盟已根深蒂固,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161] 
吳國派往蜀漢的使者有張温嚴畯等,諸葛瑾等人為吳蜀同盟作出很大的努力。兩國的友好關係持續了有四十多年,直到蜀漢滅亡。蜀漢先後派往吳國鞏固聯盟關係的使者有鄧芝、陰化丁厷費禕、陳震、宗預董厥等人。

孫吳西晉

西晉代魏後,266年、吳國曾派弘璆紀陟出使西晉。但不久之後,吳國認為西晉新平蜀漢無暇自顧,於是與西晉斷絕關係,此後兩國以戰事為主 [162] 

孫吳遼東

漢末三國時期,遼東一帶曾為公孫氏所割據。孫氏亦崛起於江左,其後建立孫吳政權。
遼東與吳國橫隔着一個強大的敵對政權——曹魏,孫權曾頻繁越過魏,渡海與公孫氏政權交往,同時又帶動了與其近鄰高句麗的交往。

孫吳東南亞

孫權還進一步鞏固了對交州的統治,積極派人與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諸國建立友好關係,以後,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諸國,與印度建立了外交關係。

孫吳科學

孫吳地理

在地理方面,孫吳的學者嚴畯曾寫過《潮水論》。 [163]  這是現所知最早的一篇潮汐學專著,是我國氣象學與海洋學的開端。三國末期孫吳將領沈瑩著述的《臨海水土誌》,記載了台灣原住民山夷與大陸百越民族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關係;並從地理方位、氣候和地形,以及居民的生產習俗等方面,記述了台灣島的自然環境及高山族的社會生活發展情況。這一著作對當時的台灣人民的生活有詳細的描寫,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

孫吳天文

在天文曆法方面,孫吳科學家對天體的探討十分活躍,孫吳的天文學家王蕃以渾天論名於當世,提高了測定黃赤交角的精確性;陳卓把源自戰國時代的天文學家石申甘德巫咸等三家學派所著星圖命名的恆星,加以綜合,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統。他以二十八宿為基礎,再將石、甘、巫咸三派天文學家所定的星官,並同在一起,去重複,存不同,繪成全天星圖,構建了一個全天星官系統。陳卓的全天星官系統一直沿用到近代。他的這一標準一直是後世天文學者製作星圖和渾象的重要依據,並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孫吳數學

孫吳的數學成就——趙爽弦圖 孫吳的數學成就——趙爽弦圖
在數學上,漢末三國時期天文、曆法的發展,也推動了數學的發展,在孫吳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數學家,取得了數學發展史上的標誌性成果。其中以趙爽的《周髀算經注》最為著名。趙爽是第一個對《周髀算經》進行認真而全面研究的學者。他的研究分為:解釋文字,推演數學理論,補圖等三個方面,突出的貢獻主要有兩點:一是以“弦圖”證明勾股定理。二是對“出入相補原理”的運用。他在“勾股圓方圖”書中採用“弦圖”對勾股定理進行證明,這一方法比外國同類方法早約一千年;在研究二次方程得出的結論,與“韋達方程”類似,但比韋達早了一千三百多年。孫吳學者闞澤圓周率也很有研究,祖沖之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就是借鑑了他的成果。

孫吳家世

孫吳開國皇帝孫權父系是媯姓陳氏的後代,孫武孫臏的後人,祖上有確切的世系從舜的後代虞閼父開始。周武王伐紂時,虞閼父當週國陶正之官,執掌陶器的製作,後來周武王將長女大姬嫁給閥父之子滿,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陽縣一帶,建立陳國,周王並對滿賜以媯姓,稱為陳胡公,當了陳國的第一代君主。
從胡公滿開始,經過十代十二個國君的世襲傳授,到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厲公之子陳完,因內亂不得立,而奔往齊國。因田陳同音,陳完後又稱田完,田完在齊國積極活動,至四世孫田桓子(田無宇)已官為“上大夫”。其子田書於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樂安,賜姓孫氏,孫書(田書)是著名戰略家孫武的祖父,周元王時,孫武的長孫孫明又被封為富春侯,成為孫氏宗族的起源 [164-165] 

孫吳封爵

儲君:
孫登:太子-241年
孫和:太子-242年、250年廢庶人,同年復封南陽王
孫亮:太子-250年、256年廢會稽王、260年降侯官侯
孫𩅦:太子-262年、264年改封豫章王
孫瑾:太子-264年
宗室
大臣
郡王(王爵,不世襲):
孫霸:魯王-245年
孫奮:齊王-252年、253年廢庶人、258年復封章安侯
孫休:琅琊王-252年
孫壾:梁王-264年
孫𠅨:陳王-264年
孫虔::淮陽王-264年、273年改封魯王
東平王-269年、273年改封齊王
陳留王-273年
章陵王-273年
成紀王-278年
宣威王-278年
中山王-280年
代王-280年
其餘十一位名與封號均不詳(皆末帝孫子)
縣侯:
徐琨:廣德侯-200年代
——徐矯:襲父爵為廣德侯
——徐祚:襲兄爵為廣德侯
步騭:廣信侯-211年、229年改封臨湘侯
——步協:247年襲父爵為臨湘侯
——步璣:襲父爵為臨湘侯
賀齊:山陰侯-216年
潘璋:溧陽侯-219年
陸遜:華亭侯-219年、220年進封婁侯、222年改封江陵侯
—— 陸抗:245年襲父爵為江陵侯
—— 陸晏:274年襲父爵為江陵侯
呂蒙:孱陵侯-220年
——呂霸:220年襲父爵為孱陵侯
——呂琮:襲弟爵為孱陵侯
——呂睦:襲兄爵為孱陵侯
諸葛瑾:宣城侯-220年、222年改封宛陵侯
——諸葛融:241年襲父爵為宛陵侯
周泰:陵陽侯-220年
——周邵:襲父爵為陵陽侯
——周承:襲兄爵為陵陽侯
朱然:西安鄉侯-220年、222年進封永安侯、223年改封當陽侯
——施績:249年襲父爵為當陽侯
呂岱:都鄉侯-220年、226年進封番禺侯
——呂凱:256年襲父爵為番禺侯
全琮:陽華亭侯-220年、222年前進封錢塘侯
——全懌:249年襲父爵為錢塘侯
張昭:由拳侯-221年、229年改封婁侯
——張休:236年襲父爵為婁侯
呂範:宛陵侯-221年、222年改封南昌侯
——呂據:228年襲父爵為南昌侯
滕胤:都亭侯-221年,以追錄前功封、256年前進封高密侯
——滕牧:高密侯-264年、以皇后父封
朱桓:新城亭侯、222年進封嘉興侯
——朱異:238年襲父爵為嘉興侯
朱治:毗陵侯-222年
——朱才:224年襲父爵為毗陵侯
——朱琬:襲父爵為毗陵侯
孫邵:陽羨侯-222年,以丞相封
韓當:都亭侯-222年、223年進封石城侯
——韓綜:226年襲父爵為石城侯
蔣壹:宣城侯-222年,以追錄前功封
徐盛:蕪湖侯-224年前
——徐楷:224年襲父爵為蕪湖侯
顧雍:醴陵侯-226年,以丞相封
——顧濟:243年襲父爵為醴陵侯
——顧裕:襲弟爵為醴陵侯
芮玄:溧陽侯-226年前
潘濬:劉陽侯-229年前
——潘翥:239年襲父爵為劉陽侯
朱據:雲陽侯-229年,以尚公主封
——朱宣:復封為雲陽侯,以尚公主封
諸葛恪:都鄉侯-234年、252年進封陽都侯
丁奉:都亭侯-252年、252年進封都鄉侯、255年進封安豐侯
全尚:都亭侯-252年、以皇后父封爵。253年進封永平侯
文欽:譙侯-255年
陸凱:都鄉侯-255年、264年進封嘉興侯,以丞相封
濮陽興:外黃侯-256年
諸葛誕:壽春侯-257年
虞汜:餘姚侯-258年到264年間
張布:永康侯-258年
何洪:永平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何邈:襲父爵為永平侯
何蔣:溧陽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何植:宣城侯-264年,以太后何氏弟封
陸景:毗陵侯-264年後,以尚公主封
張悌:山都侯-279年,以丞相封
縣侯:
孫韶:建德侯-220年
——孫越:241年襲父爵為建德侯
孫桓:丹徒侯-223年
——孫建:223年襲父爵為丹徒侯
孫奐:沙羨侯-226年
——孫承:襲父爵為沙羨侯
————孫壹:襲嫡兄爵為沙羨侯
孫慮:建昌侯-228年
孫紹:吳侯-229年,改封上虞侯
——孫奉:襲父爵為上虞侯
孫峻:富春侯-253年
孫基:吳侯-254年到256年間
孫壹(孫霸子):宛陵侯-254年到256年間
孫英:吳侯-255年前封
孫綝:永寧侯-256年
孫恩:縣侯-258年
孫授:縣侯-258年
孫皓:烏程侯-258年
孫德:錢唐侯-258年
孫謙:永安侯-258年
孫楷:臨成侯-258年
孫胤:丹陽侯
——孫晞,襲兄爵為丹陽侯
鄉侯:
沈珩:永安鄉侯-221年到223年間
周胤:都鄉侯-229年,以追錄前功封
胡綜:都鄉侯-229年
——胡衝:243年襲父爵為都鄉侯
是儀:都亭侯、229年進封都鄉侯
陳表:都鄉侯-236年
鍾離牧:都鄉侯-236年
張承:都鄉侯
——張震:244年襲父爵為都鄉侯
董朝:鄉侯-264年
全吳:都鄉侯
鄉侯:
孫鄰:211年襲父孫賁爵為都亭侯,214年進封都鄉侯
————孫苗:襲父爵為都鄉侯
孫松:都鄉侯
亭侯:
步闡:西亭侯-247年
韋昭:高陵亭侯-264年
華核:徐陵亭侯-264年
駱統:新陽亭侯
谷利:都亭侯-215年
陳脩:都亭侯-220年
陸胤:都亭侯-258年
——陸式:襲父爵為都亭侯
張惇:都亭侯-258年,張布之弟
魯淑:都亭侯-258年到264年間
——魯睦:襲父爵為都亭侯
紀孚:都亭侯-264年
程諮:亭侯-229年
全緒:亭侯-253年
文雍:亭侯-256年,以皇后王氏同母弟封
凌封:亭侯,以追錄前功封
——凌烈:襲兄爵為亭侯
亭侯:
孫賁:都亭侯-208年
孫幹:亭侯-258年
關內侯:
周魴:關內侯-228年
黃柄:關內侯-229年
列侯(縣侯、鄉侯、亭侯之一):
孫曼:侯
列侯(縣侯、鄉侯、亭侯之一):
馬茂:侯-245年前
王氏三人:列侯,以皇后王氏弟封-264年
何定:列侯
陳永:侯
張俶:侯

孫吳帝王世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世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限
陵墓
孝懿王(孫權追尊) [166] 
始祖
武烈皇帝(孫權追尊)
155年—191年
高陵
長沙“桓”王(孫權追尊)
175年—200年
太祖
大皇帝
182年—252年
黃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未稱帝)
黃龍229年四月~231年
嘉禾232年~238年八月
赤烏238年八月~251年四月
太元251年5月-252年正月
神鳳252年2-4月
無諡號,史稱少帝、廢帝、會稽王
243年—260年
建興252年五月~253年
賴鄉
五鳳254年~256年十月
太平256年十月~258年十月
景皇帝
235年—264年
永安258年十月~264年七月
世宗
文皇帝
224年—253年
無諡號,史稱末帝、烏程侯、歸命侯
243年—284年
元興264年八月~265年三月
邙山
甘露265年四月~266年七月
寶鼎266年八月~269年九月
建衡269年十月~271年
鳳凰272年~274年
天冊275年~276年六月
天璽276年七~十二月
天紀277年~280年三月
[167-172] 
注:222年,孫權為吳王;其後於229年稱帝,國號吳。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天紀)四年春,立中山、代等十一王,大赦......三月......壬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晉書·帝紀第三》:太康元年春......三月壬申,王濬以舟師至於建鄴之石頭,孫皓大懼,面縛輿櫬,降於軍門。濬杖節解縛焚櫬,送於京都。按,“壬寅”,各本皆作“壬申”。《吳志·孫皓傳》《晉書·武帝紀》亦誤作“壬申”。三月戊子朔,無壬申日。丁國鈞《晉書校文》雲:“《晉書·王濬傳》載濬入石頭後上書有‘以十五日至秣陵’語,十五日為壬寅,則‘申’當為‘寅’字之誤。”丁説甚是,《通鑑》八一正作“壬寅”,今據改。
  • 2.    徐俊. 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 湖北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年11月:84–86. ISBN 7-5622-2277-0.
  • 3.    三國孫吳經營台灣考-《安徽大學學報》1981年01期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8-10-05]
  • 4.    《三國志》: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虎等羣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盡更置長吏,策自領會稽太守,復以吳景為丹楊太守,以孫賁為豫章太守;分豫章為廬陵郡,以賁弟輔為廬陵太守,丹楊朱治為吳郡太守。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松、陳端等為謀主。時袁術僣號,策以書責而絕之。曹公表策為討逆將軍,封為吳侯。後術死,長史楊弘、大將張勳等將其眾欲就策,廬江太守劉勳要擊,悉虜之,收其珍寶以歸。策聞之,偽與勳好盟。勳新得術眾,時豫章上繚宗民萬餘家在江東,策勸勳攻取之。勳既行,策輕軍晨夜襲拔廬江,勳眾盡降,勳獨與麾下數百人自歸曹公。
  • 5.    《三國志》:十一月,策命權曰:“......望風影附,抗疏稱藩,兼納纖絺南方之貢,普遣諸將來還本朝,忠肅內發,款誠外昭,信著金石,義蓋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為吳王,使使持節太常高平侯貞,授君璽綬策書、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將軍使持節督交州,領荊州牧事,錫君青土,苴以白茅,對揚朕命,以尹東夏......欽哉!敬敷訓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國家,永終爾顯烈。”
  • 6.    《三國志》: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兄子賁,帥將士眾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 7.    《三國志》:壽春,術已據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時吳景尚在丹楊,策從兄賁又為丹楊都尉,繇至,皆迫逐之。景、賁退舍歷陽。繇遣樊能、於麋(陳)(橫屯江津)〔屯橫江津〕,張英屯當利口,以距術。術自用故吏琅邪惠衢為揚州刺史,更以景為督軍中郎將,與賁共將兵擊英等,連年不克。策乃説術,乞助景等平定江東。術表策為折衝校尉,行殄寇將軍,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比至歷陽,眾五六千。策母先自曲阿徙於歷陽,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轉鬥,所向皆破,莫敢當其鋒,而軍令整肅,百姓懷之。
  • 8.    《三國志》:五年,策薨,以事授權,權哭未及息......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張昭、周瑜等謂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屯吳,使丞之郡行文書事。待張昭以師傅之禮,而周瑜、程普、呂範等為將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
  • 9.    《江表傳》:初策表用李術為廬江太守,策亡之後,術不肯事權,而多納其亡叛。權移書求索,術報曰:"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權大怒,乃以狀白曹公曰:"嚴刺史昔為公所用,又是州舉將,而李術兇惡,輕犯漢制,殘害州司,肆其無道,宜速誅滅,以懲醜類。今欲討之,進為國朝掃除鯨鯢,退為舉將報塞怨仇,此天下達義,夙夜所甘心。術必懼誅,復詭説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內所瞻,願敕執事,勿復聽受。"是歲舉兵攻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 10.    《三國志》:八年,權西伐黃祖,破其舟軍,惟城未克,而山寇復動......十二年,西征黃祖,虜其人民而還......十三年春,權復徵黃祖,祖先遣舟兵拒軍,都尉呂蒙破其前鋒,而淩統、董襲等盡鋭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騎士馮則追梟其首,虜其男女數萬口。
  • 11.    《三國志·吳書十五·賀齊傳》:候官既平,而建安、漢興、南平復亂,齊進兵建安,立都尉府,是歲八年也。郡發屬縣五千兵,各使本縣長將之,皆受齊節度。賊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户,連屯漢興,吳五六千户別屯大潭,鄒臨六千户別屯蓋竹,同出餘汗。軍討漢興,經餘汗。齊以為賊眾兵少,深入無繼,恐為所斷,令松陽長丁蕃留備餘汗。蕃本與齊鄰城,恥見部伍,辭不肯留。齊乃斬蕃,於是軍中震慄,無不用命。遂分兵留備,進討明等,連大破之。臨陳斬明,其免、當、進、御皆降。轉擊蓋竹,軍向大潭,將又降。凡討治斬首六千級,名帥盡禽,復立縣邑,料出兵萬人,拜為平東校尉。
  • 12.    《三國志·吳書十二·蔣欽傳》:與策周旋,平定三郡,又從定豫章。調授葛陽尉,歷三縣長,討平盜賊,遷西部都尉。會稽冶賊呂合、秦狼等為亂,欽將兵討擊,遂禽合、狼,五縣平定,徙討越中郎將,以經拘、昭陽為奉邑。賀齊討黟賊,欽督萬兵,與齊併力,黟賊平定。
  • 13.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南直七》:三國吳曰京口鎮。漢建安十三年,孫權自吳徙治丹徒,號曰京城。十六年,遷建業,復於此置京督為重鎮。
  • 14.    《三國志·先主傳》: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 15.    《資治通鑑》:權撫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 16.    《三國志》: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
  • 17.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説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曰:"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裏,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
  • 18.    《三國志》: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 19.    《三國志》: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 20.    《江表傳》: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餘,同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鋭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
  • 21.    《資治通鑑》: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
  • 22.    《三國志》: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樂進守襄陽。
  • 23.    《三國志》:時甘寧在夷陵,為仁黨所圍,用呂蒙計,留淩統以拒仁,以其半救寧,軍以勝反。
  • 24.    《三國志》: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各隔大江。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仁分兵騎別攻圍寧。寧告急於瑜。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後,身與蒙上救寧。寧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剋期大戰。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後仁聞瑜卧未起,勒兵就陳。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
  • 25.    《三國志》:瑜、仁相守歲餘,所殺傷甚眾。
  • 26.    《三國志》:十四年,瑜、仁相守歲餘,所殺傷甚眾。仁委城走。權以瑜為南郡太守。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備領荊州牧,屯公安。
  • 27.    《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從權借荊州數郡。
  • 28.    《三國志》:建安十五年,孫權遣步騭為交州刺史。騭到,燮率兄弟奉承節度,而吳巨懷異心,騭斬之。權加燮為左將軍。
  • 29.    《三國志》:十六年,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改秣陵為建業。
  • 30.    《三國志·先主傳》: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
  • 31.    《三國志》:權反自陸口,遂徵合肥。合肥未下,徹軍還。兵皆就路,權與淩統、甘寧等在津北為魏將張遼所襲,統等以死扞權,權乘駿馬越津橋得去。
  • 32.    《三國志·魏書十五·温恢傳》: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徵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鋭,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 33.    《三國志·關羽傳》: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
  • 34.    《蜀記》: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於禁等,乃罵曰:“鉻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
  • 35.    《三國志》: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 36.    《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
  • 37.    《三國志》:閏月,權徵羽,先遣呂蒙襲公安,獲將軍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據江陵,撫其老弱,釋于禁之囚。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關羽還當陽,西保麥城。權使誘之。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權先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
  • 38.    《三國志》: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璋部下司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 39.    《三國志》:曹公表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
  • 40.    《三國志》: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
  • 41.    《三國志》: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 42.    《三國志·吳書·步騭傳》: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騭周旋征討,皆平之。
  • 43.    《三國志》:是歲,劉備帥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誘導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於是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權以陸遜為督,督朱然、潘璋等以拒之......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三月,鄱陽言黃龍見。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 44.    《資治通鑑》:漢人自巫峽建平連營至夷陵界,立數十屯,以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督,自正月與吳相拒,至六月不決。漢主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吳將帥皆欲擊之,陸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遜上疏於吳王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無可憂者。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漢主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促諸軍,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萬數。漢主夜遁,驛人自擔燒鐃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
  • 45.    《三國志·朱然傳》:魏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為其勢援,連屯圍城。權遣將軍孫盛督萬人備州上,立圍塢,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時卻退,郃據州上圍守,然中外斷絕。權遣潘璋、楊粲等解而圍不解。時然城中兵多腫病,堪戰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鑿地道,立樓櫓,臨城弓矢雨注,將士皆失色,然晏如而無恐意,方厲吏士,伺間隙攻破兩屯。魏攻圍然凡六月日,未退。江陵令姚泰領兵備城北門,見外兵盛,城中人少,穀食欲盡,因與敵交通,謀為內應。垂髮,事覺,然治戮泰。尚等不能克,乃徹攻退還。
  • 46.    《三國志》: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冬十一月,大風,範等兵溺死者數千,餘軍還江南。曹休使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燒攻城車,殺略數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斬魏將尹盧,殺獲數百......曹仁遣將軍常雕等,以兵五千,乘油船,晨渡濡須中州。仁子泰因引軍急攻朱桓,桓兵拒之,遣將軍嚴圭等擊破雕等。是月,魏軍皆退......九月,魏文帝出廣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圖也”,乃還。
  • 47.    《三國志》:十二月,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
  • 48.    《三國志·鄧芝傳》:乃遣芝修好於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温報聘於蜀。
  • 49.    《三國志·文帝紀》:八月,帝遂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從陸道幸徐。九月,築東巡台。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
  • 50.    《三國志·文聘傳》:孫權以五萬眾自圍聘於石陽,甚急,聘堅守不動,權住二十餘日乃解去。聘追擊破之。
  • 51.    《資治通鑑》:吳王使鄱陽太守周魴密求山中舊族名帥為北方所聞知者,令譎挑揚州牧曹休。魴曰:“民帥小丑,不足杖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親人齎箋片以誘休,言被譴懼誅,欲以郡降北,求兵應接。”吳王許之。時頻有郎官詣魴詰問諸事,魴因詣郡門下,下發謝。休聞之,率步騎十萬向皖以應魴;帝又使司馬懿向江陵,賈逵向東關,三道俱進。秋,八月,吳王至皖,以陸遜為大都督,假黃,親執鞭以見之;以朱桓、全琮為左右督,各督三萬人以擊休......休與陸遜戰於石亭。遜自為中部,令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並進,衝休伏兵,因驅走之,追亡逐北,徑至夾石,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乘萬兩,軍資器械略盡。
  • 52.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局部)
  • 53.    《三國志·吳書·吳主傳》: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
  • 54.    《三國志》:十二月朔丙申,大風雷電,魏使將軍諸葛誕、胡遵等步騎七萬圍東興,將軍王昶攻南郡,毌丘儉向武昌。甲寅,恪以大兵赴敵。戊午,兵及東興,交戰,大破魏軍,殺將軍韓綜、桓嘉等。
  • 55.    三國志·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主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04]
  • 56.    《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十一·呂範傳附呂據傳》:綝聞之,使中書奉詔,詔文欽、劉纂、唐諮等使取據,又遣從兄憲以都下兵逆據於江都。左右勸據降魏,據曰:“恥為叛臣。”遂自殺。夷三族。
  • 57.    《三國志·吳書十九·孫綝傳》: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還建業,稱疾不朝,築室於朱雀橋南,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衞,弟武衞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
  • 58.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七》:賈充謂皓曰:“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弒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顏色無怍。
  • 59.    《資治通鑑·卷七十九》
  • 60.    《資治通鑑》:八月,吳主徵昭武將軍、西陵督步闡。闡世在西陵,猝被徵,自以失職,且懼有讒,九月,據城來降,遣兄子璣、璿詣洛陽為任。詔以闡為都督西陵諸軍事、衞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領交州牧,封宜都公。
  • 61.    《三國志·吳書十三》:鳳皇元年,西陵督步闡據城以叛,遣使降晉。抗聞之,日部分諸軍,令將軍左奕、吾彥、蔡貢等徑赴西陵,敕軍營更築嚴圍,自赤谿至故市,內以圍闡,外以禦寇,晝夜催切,如敵已至。
  • 62.    《資治通鑑》:初,抗以江陵之北,道路平易,敕江陵督張鹹作大堰遏水,漸漬平土以絕寇叛。羊祜欲因所遏水以船運糧,揚聲將破堰以通步軍。抗聞之,使鹹亟破之。諸將皆感,屢諫不聽。祜至當陽,聞堰敗,乃改船以車運糧,大費功力。
  • 63.    《資治通鑑》:吳陸抗聞步闡叛,亟遣將軍左奕、吾彥等討之。帝遣荊州刺史楊肇迎闡於西陵,車騎將軍羊祜帥步軍出江陵,巴東監軍徐胤帥水軍擊建平以救闡。陸抗敕西陵諸軍築嚴圍,自赤溪至於故市,內以圍闡,外以御晉兵,晝夜催切,如敵已至,眾甚苦之。諸將諫曰:“今宜及三軍之鋭,急攻闡,比晉救至,必可拔也,何事於圍,以敝士民之力!”抗曰:“此城處勢既固,糧谷又足,且凡備禦之具,皆抗所宿規,今反攻之,不可猝拔。北兵至而無備,表裏受難,何以御之!”諸將皆欲攻闡,抗欲服眾心,聽令一攻,果無利。圍備始合,而羊祜兵五萬至江陵。諸將鹹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無可憂者,假令敵得江陵,必不能守,所損者小。若晉據西陵,則南山羣夷皆當擾動,其患不可量也!”乃自帥眾赴西陵。
  • 64.    《資治通鑑》:十一月,楊肇至西陵。陸抗令公安督孫遵循南岸拒羊祜,水軍督留慮拒徐胤,抗自將大軍憑圍對肇。將軍朱喬營都督俞贊亡詣肇。抗曰:“贊軍中舊吏,知吾虛實。吳常慮夷兵素不簡練,若敵攻圍,必先此處。”即夜易夷兵,皆以精兵守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處,抗命擊之,矢石雨下,肇眾死者相屬。十二月,肇計屈,夜遁。抗欲追之,而慮步闡畜力伺間,兵不足分,於是但鳴鼓戒眾,若將追者。肇眾兇懼,悉解甲挺走,抗使輕兵躡之,肇兵大敗,祜等皆引軍還。抗遂拔西陵,誅闡及同謀將吏數十人,皆夷三族,自餘所請赦者數萬口。東還樂鄉,貌無矜色,謙沖如常。吳主加抗都護。羊祜坐貶平南將軍,楊肇免為庶人。
  • 65.    《資治通鑑》:吳主既克西陵,自謂得天助,志益張大,使術士尚廣筮取天下,對曰:“吉。庚子歲,青蓋當入洛陽。”吳主喜,不修德政,專為兼併之計。
  • 66.    東吳時候的南京雜談  .新浪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14-10-02]
  • 67.    餘先緣《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歷史卷》
  • 68.    《晉書·列傳第二十七·陶璜傳》:皓既降晉,手書遣璜息融敕璜歸順。璜流涕數日,遣使送印綬詣洛陽。
  • 69.    房玄齡等撰:《晉書·劉頌傳》
  • 70.    《晉書·五行志中》:又曰:“宮門柱,且當朽,吳當復,在三十年後。”又曰:“雞鳴不拊翼,吳復不用力。”於時吳人皆謂在孫氏子孫,故竊發為亂者相繼。
  • 71.    《晉書·列傳第二十八·周玘傳》:“吳興人錢璯……自號平西大將軍、八州都督,劫孫皓子充,立為吳王,既而殺之。
  • 72.    《晉書·帝紀第六·元帝紀》:“故歸命侯孫皓子璠謀反,伏誅。”
  • 73.    注:根據邊城玫女的《中國曆代疆域面積考》,永安五年(262年)東吳領土面積約145萬平方公里。
  • 74.    陸機《辨亡論》(引自《三國志·孫皓傳》裴注)
  • 75.    《文獻通考·卷十》:吳亡時,户五十三萬,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後宮五千餘人。
  • 76.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8:330
  • 77.    田餘慶《暨豔案及相關問題——兼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 三國時期,吳四姓在政治地位、社會地位日益提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門風。《世説新語·賞譽》:‘吳四姓舊目雲:張文、朱武、陸忠、顧厚。’……‘舊目’當為吳國流傳的人物題目彙集,舊目所説的四姓各有特點,必輿論認為四姓代表人物中有足當此所謂文、武、忠、厚的特點者。據今見吳國人物資料論之,以張温為文、朱桓為武、陸遜為忠、顧雍為厚,完全合轍。
  • 78.    徐震堮《世説新語校箋》:“張,張昭之族。朱然朱桓並以武功顯,未知孰是。陸,陸遜之族。顧,顧雍之族。”
  • 79.    張承宗《三國吳四姓考釋》:將“吳邑”與朱、張、顧、陸“四姓”相連,便形成為“吳郡四姓”,而“吳郡四姓”這一概念一旦形成,便將彭城人張昭、丹楊人朱然排除在外,這實在是今人的一種誤解。其實,兩晉與南朝人還是清楚的,所以《世説》所稱“吳舊姓”中仍有下邳人吳展在內。由此可見“吳四姓”、“吳舊姓”中的“吳”字,應該是指“東吳”,並非僅指“吳郡”。
  • 80.    《世説新語·賞譽》:吳四姓舊目雲:張文、朱武、陸忠、顧厚。
  • 81.    《吳錄·士林》: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姓。三國之間,四姓盛焉。
  • 82.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吳諸顧、陸,四姓長者,世有高位。當報漢德,顯揚祖名。
  • 83.    有觀點認為江東四大家族是虞、魏、顧、陸,這一説法被易中天所採。見李善注左思《吳都賦》:“虞,虞文秀;魏,魏周;顧,顧榮;陸,陸遜;隆吳之舊貴也。”
  • 84.    范文瀾等十卷本《中國通史》
  • 85.    《資治通鑑·卷七十六》:汝南太守鄧艾言於司馬師曰:“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違命。諸葛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卹上下以立根基,競於外事,虛用其民,悉國之眾,頓于堅城,死者萬數,載禍而歸,此恪獲罪之日也。昔子胥、吳起、商鞅、樂毅皆見任時君,主沒猶敗,況恪才非四賢,而不慮大患,其亡可待也。”
  • 86.    《世説新語·政事第三》:“賀太傅作吳郡,初不出門。吳中諸強族輕之,乃題府門雲“會稽雞,不能啼”賀聞,故出行,至門反顧,索筆足之曰“不可啼,殺吳兒”於是至諸屯邸,檢校諸顧、陸役使官兵及藏逋亡,悉以事言上,罪者甚眾。陸抗時為江陵都督,故下請孫皓,然後得釋。”
  • 87.    《三國會要·職官》:吳初亦六卿,孫休永安二年,始備九卿。
  • 88.    杜佑《通典·職官》:至吳景帝為大將軍,亦受非常之任。
  • 89.    《三國志·吳書二·吳主傳》:冬十月,陸遜陳便宜,勸以施德緩刑,寬賦息調。又云:“忠讜之言,不能極陳,求容小臣,數以利聞。”權報曰:“夫法令之設,欲以遏惡防邪,儆戒未然也,焉得不有刑罰以威小人乎?此為先令後誅,不欲使有犯者耳。君以為太重者,孤亦何利其然,但不得已而為之耳。今承來意,當重諮謀,務從其可。且近臣有盡規之諫,親戚有補察之箴,所以匡君正主明忠信也。書載‘予違汝弼,汝無面從’,孤豈不樂忠言以自裨補邪?而云“不敢極陳”,何得為忠讜哉?若小臣之中,有可納用者,寧得以人廢言而不採擇乎?但諂媚取容,雖闇亦所明識也。至於發調者,徒以天下未定,事以眾濟。若徒守江東,脩崇寬政,兵自足用,複用多為?顧坐自守可陋耳。若不豫調,恐臨時未可便用也。又孤與君分義特異,榮戚實同,來表雲不敢隨眾容身苟免,此實甘心所望於君也。”於是令有司盡寫科條,使郎中褚逢齎以就遜及諸葛瑾,意所不安,令損益之。
  • 90.    《三國志·吳書十四·孫登傳》:時年穀不豐,頗有盜賊,乃表定科令,所以防禦,甚得止奸之要。
  • 91.    王夫之《讀通鑑論》:雍既秉國,陸遜益濟之以寬仁,自漢末以來,數十年無屠掠之慘,抑無苛繁之政,生養休息,唯江東也獨。惜乎吳無漢之正、魏之強,而終於一隅耳。不然,以平定天下而有餘矣。
  • 92.    《吳書》: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無飢歲,所謂金城湯池,富強之國。
  • 93.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吳人於江南,廢郡縣之吏,置典農、督農之官,則谷粟充溢,雖疆埸多事,恆無飢乏之慮。
  • 94.    《建康實錄》:冬十一月,詔鑿東渠,名青溪,通城北塑潮溝。潮溝亦帝所開,所引江潮,其舊跡在天寶寺後,長壽寺前。
  • 95.    《三國志》:八月,大赦,遣校尉陳勳將屯田及作士三萬人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雲陽西城,通會市,作邸閣。
  • 96.    《建康實錄》:八月,大赦,使校尉陳勳作屯田,發屯兵三萬鑿句容中道至雲陽西城,以通吳會船艦,號破崗瀆,上下一十四埭,通會市,作邸閣。
  • 97.    《太平御覽》:岑昏鑿丹徒至雲陽,而杜野、小辛間,皆斬絕陵襲,功力艱辛。
  • 98.    《三山志》:吳景帝時,置曲郍都尉,領謫徒造船於此。(《舊記》:開元寺東直巷,吳時都尉營,號“船場”。)......(本志卷一《敍州》有“吳景帝時置曲郍都尉”之説,於此《敍縣》中復有“省典船校尉”,卷二十《職官》又作“曲那都尉”,注“又曰典船校尉”,知是東吳時之同一官職,並存之。)
  • 99.    《江表傳》:權於武昌新裝大船,名為長安
  • 100.    左思《吳都賦》:蕉葛升越,弱於執羅......國税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緜。
  • 101.    《三國志·陸凱傳》:織絡及諸徒坐,乃有幹數。
  • 102.    馬端臨《文獻通考》: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孫權嘉平五年,鑄大錢,一當五百。赤烏元年,又鑄當千錢。故呂蒙定荊州,孫權賜錢一億。錢既太貴,但有空名,人閒患之。權聞百姓不以為便,省息之,鑄為器物,官勿復出也。私家有者,並以輸藏,平卑其直,勿有所枉。
  • 103.    《三國志·周瑜傳》:今將軍承父兄餘資,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有何逼迫,而欲送質?
  • 104.    王貴忱;劉志飈;三國孫吳鑄錢問題探討[J] ;廣東金融研究;1983年05期
  • 105.    《三國志·卷四十八》:濬收其圖籍,領州四,郡四十三,縣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米穀二百八十萬斛,舟船五千餘艘,後宮五千餘人。
  • 106.    路遇,騰澤之.《中國人口通史》.濟南經九路勝利大街39號: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185頁
  • 107.    《抱朴子》:時有葛仙公者,每飲酒醉,常入人家門前水中卧,竟日乃出。曾從吳主別,到洌州,還遇大風,百官船多沒,仙公船亦沉淪,吳主甚悵恨。明日使人鈎求公船,而登高以望焉。久之,見公步從水上來,衣履不沾,而有酒色。既見而言曰:“臣昨侍從而伍子胥見請, 暫過設酒, 忽忽不得,即委之。”
  • 108.    《三國志》: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也。以治歷數,知風氣,聞於郡中。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會孫權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有災祥,輒推數言狀,其術多效,遂以顯名......劉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亂避地,客遊廬陵,事孫輔。以明天官達佔數顯於南土。每有水旱寇賊,皆先時處期,無不中者。輔異焉,以為軍師,軍中鹹敬事之,號曰神明......惇於諸術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窮盡要妙,著書百餘篇,名儒刁玄稱以為奇......趙達,河南人也......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是以能應機立成,對問若神。
  • 109.    《吳錄》:及範、惇、達八人,世皆稱妙,謂之八絕雲。
  • 110.    《高僧傳·康僧會傳》:康僧會。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勵行甚峻。為人弘雅有識量。篤至好學。明解三藏。博覽六經。天文圖緯多所綜涉。辯於樞機頗屬文翰。時孫權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 先有優婆塞支謙。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來遊漢境。初漢桓靈之世有支讖。譯出眾經。有支亮字紀明。資學於讖。謙又受業於亮。博覽經籍莫不精究。世間伎藝多所綜習。遍學異書通六國語。其為人細長黑瘦。眼多白而睛黃。時人為之語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細是智囊。” 漢獻末亂避地於吳。孫權聞其才慧。召見悦之。拜為博士。使輔導東宮。與韋曜諸人共盡匡益。但生自外域。故吳志不載。謙以大教雖行。而經多梵文未盡翻譯。已妙善方言。乃收集眾本譯為漢語。 從吳黃武元年至建興中。所出《維摩》、《大般泥洹》、《法句》、《瑞應本起》等四十九經。曲得聖義,辭旨文雅。又依《無量壽》、《中本起》。制《菩提連句梵唄》三契。並注了本生死經等。皆行於世......僧會欲使道振江左興立圖寺。乃杖錫東遊。以吳赤烏十年。初達建鄴營立茅茨設像行道。時吳國以初見沙門......權大嘆服。即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號建初寺。因名其地為佛陀裏。由是江左大法遂興至孫皓即政。法令苛虐廢棄淫祀。乃及佛寺並欲毀壞。......皓先有才解欣然大悦。因求看沙門戒。會以戒文禁秘不可輕宣。乃取本業百三十五願。分作二百五十事。 行住坐卧皆願眾生。皓見慈願廣普。益增善意。即就會受五戒。旬日疾瘳。乃於會所住更加修飾。宣示宗室莫不必奉。會在吳朝亟説正法。以皓性兇粗不及妙義。......會於建初寺譯出眾經。所謂《阿難念彌》《鏡面王》、《察微王》、《梵皇經》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雜譬喻》等。並妙得經體。又傳《泥洹唄聲》,清靡哀亮一代模式。又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等三經。並制經序。辭趣雅便義旨微密。並見於世。
  • 111.    陶宗儀《書史會要》:景帝,諱休,字子烈,權第六子。善書,烏程侯,諱皓,字亢宗,和之子。善行、隸、小篆、飛白。皇象,字休明,廣陵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工八分、篆草。初學杜、度作章草。沉着痛快,世以書聖。
  • 112.    張懷瓘《書估》:曹喜、邯鄲淳、羅暉、趙襲、崔寔、劉德升、師宜官、梁鵠、胡昭、荀爽、張彭祖、張弘、傅玄、魏武帝、曹植、吳孫皓、孫權、應璩 、徐幹、張昭、嵇康、何曾、衞覬、杜預、楊肇、樂廣、劉恢、司馬攸、衞恆、衞夫人、衞玠、李式、王敦、郗鑑、郗愔、韋昶、桓玄、王翼、王導、王洽、王珉、謝安、庾翼等,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並庶幾右軍草書之價。——以上四十三人第三等。
  • 113.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南碑當溯於吳。吳碑四種,篆、分則有《封禪國山》之渾勁無倫,《天發神讖》之奇偉驚世,《谷朗》古厚,而《葛府君碑》尤為正書鼻祖。四碑皆為篆、隸、真、楷之極,抑亦異矣。
  • 114.    《吳錄》:八絕者,菰城鄭嫗善相,劉敦善星象,吳範善候風氣,趙達善算,嚴武善棋,宋壽善占夢,皇象善書,曹不興善畫,是‘八絕’也。
  • 115.    《三國志·吳書十二·虞翻傳》:《三國志》:翻出為富春長。策薨,諸長吏並欲出赴喪,翻曰:“恐鄰縣山民或有奸變,遠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喪。諸縣皆效之,鹹以安寧。後翻州舉茂才,漢召為侍御史,曹公為司空闢,皆不就。翻與少府孔融書,並示以所著《易注》。融答書曰:“聞延陵之理樂,睹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又觀象雲物,察應寒温,原其禍福,與神合契,可謂探賾窮通者也。”會稽東部都尉張紘又與融書曰:“虞仲翔前頗為論者所侵,美寶為質,雕摩益光,不足以損。”
  • 116.    《三國志·吳書十二·陸績傳》:《三國志·陸績傳》:績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虞翻舊齒名盛,龐統荊州令士,年亦差長,皆與績友善。
  • 117.    《吳書》:紘見柟榴枕,愛其文,為作賦。陳琳在北見之,以示人曰:“此吾鄉里張子綱所作也。”後紘見陳琳作武庫賦、應機論,與琳書深嘆美之。琳答曰:“自僕在河北,與天下隔,此間率少於文章,易為雄伯,故使僕受此過差之譚,非其實也。今景興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紘既好文學,又善楷篆,與孔融書,自書。融遺紘書曰:“前勞手筆,多篆書。每舉篇見字,欣然獨笑,如復睹其人也。”
  • 118.    《三國志·吳書十七·胡綜傳》:凡自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
  • 119.    《世説新語·賢媛卷》:趙母嫁女,女臨去,敕之曰:“慎勿為好!”女曰:“不為好,可為惡邪?”母曰:“好尚不可為,其況惡乎?”列女傳曰:“趙姬者,桐鄉令東郡虞韙妻,潁川趙氏女也。才敏多覽。韙既沒,文皇帝敬其文才,詔入宮省。上欲自徵公孫淵,姬上疏以諫。作列女傳解,號趙母注。賦數十萬言。赤烏六年卒。
  • 120.    《三國志·吳書三·三嗣主傳》:詔曰:“古者建國,教學為先,所以道世治性,為時養器也。自建興以來,時事多故,吏民頗以目前趨務,去本就末,不循古道。夫所尚不惇,則傷化敗俗。其案古置學官,立五經博士,核取應選,加其寵祿,科見吏之中及將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業。一歲課試,差其品第,加以位賞。使見之者樂其榮,聞之者羨其譽。以敦王化,以隆風俗。”
  • 121.    《三國志·吳書二十·韋曜傳》:孫休踐阼,為中書郎、博士祭酒。命曜依劉向故事,校定眾書。
  • 122.    馬軍;尹建東;試論三國時期山越的發展與演變[J] ;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 123.    張崇根輯注《臨海水土誌》“自序”附記:“吳人之來也,當由淡水溯江而上至於新店(溪)流域,築壘駐兵,以鎮蠻族;故有此磚。”
  • 124.    連橫《雅言》:三十年前台北新店溪畔,有人掘地,得古磚數塊;現藏台北博物館,磚色黝而堅,重三斤許,長尺有三寸,寬五寸,厚二寸,底有紋,與《吳中金石錄》所載赤烏磚相似;豈吳人之所遺歟?
  • 125.    沈瑩《臨海水土誌》:夷洲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人皆髡髮穿耳,女人不穿耳。土地饒沃,既生五穀,又多魚肉。有犬。尾短如麇尾狀。此夷舅姑子婦卧息共一大黙,略不相避。地有銅鐵,唯用鹿格為矛以戰,摩礪青石以作弓矢。取生魚肉雜貯大瓦器中,以鹽滷之,歷月所日,乃啖食之,以為上餚。
  • 126.    《三國志》: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斬首數百,餘皆奔走,盡歸邑落。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邃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奉禮請見,郡境遂清(黃蓋傳)......五溪蠻夷叛亂盤結,權假濬節,督諸軍討之。信賞必行,法不可幹,斬首獲生,蓋以萬數,自是羣蠻衰弱,一方寧靜(潘濬傳)......永安六年,蜀並於魏,武陵五溪夷與蜀接界,時論懼其叛亂,乃以牧為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漢葭縣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遷陵界,屯於赤沙,誘致諸夷邑君,或起應純,又進攻酉陽縣,郡中震懼......即率所領,晨夜進道,緣山險行,垂二千里,從塞上,斬惡民懷異心者魁帥百餘人及其支黨凡千餘級,純等散,五溪平(鍾離牧傳)。
  • 127.    《博物志》: 交州夷曰俚人。
  • 128.    萬震《南州異物志》:廣州南有賊曰俚,此賊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裏。往往別村,各有長師,無郡縣,依山險,不用城。
  • 129.    陶元珍《三國吳兵考》:綜上所述,吾人知東吳之兵,特點有六:(1)異族兵之特多,(2)兵種之複雜,(3)世兵制,(4)諸將兵之授襲,(5)屯戍之眾多,(6)奉邑與諸將待遇之優渥。
  • 130.    陶元珍《三國吳兵考》
  • 131.    《歷代兵制》:吳、蜀兵不詳見......吳多舟師,營校略異於漢。而兵有解煩、敢死兩部(見《胡綜傳》),車下虎士(見《甘寧傳》)、丹陽青巾(見〈沈瑩傳〉)、交州義士(見〈步騭傳〉)及 健兒、武射之名非一,調度亦最無法。大率強者為兵,羸者補户(見〈陸遜傳〉) 至有六百餘家輒皆料取,以他郡羸民遷補其處(見〈陳表傳〉)。然孫權時,兵獶 不給他役,惟春耕秋刈、死事江渚而已。亮、皓以後,始以戰士兼充眾役(見〈陸遜傳〉)。於是家有五人,三人為役,父兄在都,子弟給役州縣,民怨叛者成行矣 其後悉封子為十一王,王給兵三千,而黃門宦官亦開召募。陸抗都督,欲足兵百萬 而守者因循,莫肯差赴。抗卒以其五子分將,而吳遂亡。
  • 132.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策舅吳景時為丹陽太守,策乃載母徙曲阿,與呂範,孫河俱就景,因緣召募,得數百人。
  • 133.    《三國志·吳志·孫策傳》注引《江表傳》:策遂詣丹陽,依舅得數百人。
  • 134.    《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注引《江表傳》:術以堅餘兵千餘人還策。
  • 135.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策……乃渡江,……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
  • 136.    《三國志》:曹公出濡須,從權御之。魏嘗大出橫江,盛與諸將俱赴討。時乘蒙衝,遇迅風,船落敵岸下,諸將恐懼,未有出者,盛獨將兵,上突斫敵,敵披退走,有所傷殺,風止便還,權大壯之。
  • 137.    《江表傳》:“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權率眾七萬應之,使寧領三千人為前部督。權密敕寧,使夜入魏軍。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餘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逾壘入營,斬得數十級。北軍驚駭鼓譟,舉火如星,寧已還入營,作鼓吹,稱萬歲。因夜見權,權喜曰:“足以驚駭老子否?聊以觀卿膽耳。”即賜絹千疋,刀百口。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停住月餘,北軍便退。
  • 138.    《三國志·張遼傳》: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 139.    《三國志》:是歲,權向合肥新城,遣將軍全琮徵六安,皆不克還。
  • 140.    《三國志》:夏五月,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是時蜀相諸葛亮出武功,權謂魏明帝不能遠出,而帝遣兵助司馬宣王拒亮,自率水軍東征。未至壽春,權退還,孫韶亦罷。
  • 141.    《三國志》:四年春正月,大雪,平地深三尺,鳥獸死者大半。夏四月,遣衞將軍全琮略淮南,決芍陂,燒安城邸閣,收其人民。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琮與魏將王凌戰於芍陂,中郎將秦晃等十餘人戰死。車騎將軍朱然圍樊,大將軍諸葛瑾取柤中。五月,太子登卒。是月,魏太傅司馬宣王救樊。六月,軍還。
  • 142.    《三國志》:九年春二月,車騎將軍朱然徵魏柤中,斬獲千餘。
  • 143.    《三國志》:十二月,魏大將軍王昶圍南郡,荊州刺史王基攻西陵,遣將軍戴烈、陸凱往拒之,皆引還。
  • 144.    《三國志》:庚午,王昶等皆退。二月,軍還自東興,大行封賞。三月,恪率軍伐魏。夏四月,圍新城,大疫,兵卒死者大半。秋八月,恪引軍還。
  • 145.    《三國志》:二年春正月,魏鎮東大將軍毌丘儉、前將軍文欽以淮南之眾西入,戰於樂嘉。閏月壬辰,峻及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率兵襲壽春,軍及東興,聞欽等敗。壬寅,兵進於橐皋,欽詣峻降,淮南餘眾數萬口來奔。魏諸葛誕入壽春,峻引軍還。二月,及魏將軍曹珍遇於高亭,交戰,珍敗績。留贊為誕別將蔣班所敗於菰陂,贊及將軍孫楞、蔣脩等皆遇害。三月,使鎮南將軍朱異襲安豐,不克。
  • 146.    《三國志》:五月,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以淮南之眾保壽春城,遣將軍朱成稱臣上疏,又遣子靚、長史吳綱諸牙門子弟為質。六月,使文欽、唐諮、全端等步騎三萬救誕。朱異自虎林率眾襲夏口,夏口督孫壹奔魏。秋七月,綝率眾救壽春,次於鑊裏,朱異至自夏口,綝使異為前部督,與丁奉等將介士五萬解圍。三年春正月,諸葛誕殺文欽。
  • 147.    《三國志》: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癸未,建業石頭小城火,燒西南百八十丈。甲申,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別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後罷。呂興既殺孫諝,使使如魏,請太守及兵。 
  • 148.    《三國志·丁奉傳》:寶鼎三年,皓命奉與諸葛靚攻合肥。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構而間之,苞以徵還。
  • 149.    《晉書·帝紀第三》:冬十月,吳將施績入江夏,萬彧寇襄陽。遣太尉義陽王望屯龍陂。荊州刺史胡烈擊敗彧。
  • 150.    《晉書·帝紀第三》:是歲,遣交州刺史劉俊、前部督脩則等入擊交阯,為晉將毛炅等所破,皆死,兵散還合浦。
  • 151.    《三國志·丁奉傳》:建衡元年,奉復帥眾治徐塘,因攻晉谷陽。谷陽民知之,引去,奉無所獲。
  • 152.    《晉書·帝紀第三》:李勖以建安道不通利,殺導將馮斐,引軍還。三月,天火燒萬餘家,死者七百人。夏四月,左大司馬施績卒。殿中列將何定曰:“少府李勖枉殺馮斐,擅徹軍退還。”勖及徐存家屬皆伏誅。
  • 153.    《晉書·帝紀第三》:六年春正月丁亥朔,帝臨軒,不設樂。吳將丁奉入渦口,揚州刺史牽弘擊走之。
  • 154.    《晉書·帝紀第三》:是歲,汜、璜破交阯,禽殺晉所置守將,九真、日南皆還屬。
  • 155.    《三國志·吳書十三》:抗遂陷西陵城,誅夷闡族及其大將吏。
  • 156.    《晉書·王渾傳》:吳將薛瑩、魯淑眾號十萬,淑向弋陽,瑩向新息。時州兵並放休息,眾裁一旅,浮淮潛濟,出其不意,瑩等不虞晉師之至。渾擊破之,以功封次子尚為關內侯。
  • 157.    《晉書·帝紀第三》:十年春正月辛亥......吳將孫遵、李承帥眾寇江夏,太守嵇喜擊破之。
  • 158.    《晉書·帝紀第三》:九月癸亥,以大將軍陳騫為大尉。攻拔吳枳裏城,獲吳立信校尉莊祜。
  • 159.    《晉書·帝紀第三》:十二月,吳將孫慎入江夏、汝南,略千餘家而去。
  • 160.    《吳主傳》:四年夏,遣呂岱討桓等。秋七月,有雹。魏使以馬求易珠璣、翡翠、玳瑁,權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馬,何苦而不聽其交易?”
  • 161.    《三國志·陳震傳》:震入吳界......震到武昌,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 162.    《三國志》:車騎將軍劉纂曰:“天生五才,誰能去兵?譎詐相雄,有自來矣。若其有闕,庸可棄乎?宜遣間諜,以觀其勢。”皓陰納纂言,且以蜀新平,故不行,然遂自絕。
  • 163.    《三國志·嚴畯傳》:畯著孝經傳、潮水論,又與裴玄、張承論管仲、季路,皆傳於世。
  • 164.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曰:“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後也。
  • 165.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十四史之一,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合著)載:“又有出自媯姓,齊田完字敬仲,四世孫桓子無宇;無宇二子:恆、書;書字子佔,齊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賜姓孫氏,食採於樂安;生憑,字起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以田、鮑四族謀為亂,奔吳,為將軍,三子:馳、明、敵;明食採於富春,自是世為富春人,明生臏;”
  • 166.    裴啓《語林》:吳主孫皓字孫賓,即(孫)鍾之玄孫也。三國志及裴注無記載
  • 167.    《吳錄》:尊堅廟曰始祖,墓曰高陵。
  • 168.    《三國志·吳主傳》: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
  • 169.    《吳錄》:皓以四年十二月死,時年四十二,葬河南縣界。
  • 170.    《建康實錄》:後五年,薨於洛陽,葬河南芒山。滕後自為哀策,文甚酸楚。
  • 171.    《三國史記·百濟本紀·義慈王》:王病死。贈金紫光祿大夫衞尉卿。許舊臣赴臨。詔葬孫皓、陳叔寶墓側。
  • 172.    《陳書·後主紀》:隋仁壽四年十一月壬子,薨於洛陽,時年五十二。追贈大將軍,封長城縣公,諡曰煬,葬河南洛陽之邙山。
  • 173.    《三國志·吳主傳》:秋九月,權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徵上大將軍陸遜輔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 174.    《三國志·士燮傳》:權以交阯縣遠,乃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呂岱為刺史;交阯以南為交州,戴良為刺史。
  • 175.    後漢書·郡國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29]
  • 176.    《三國志·孫策傳》引《江表傳》:建安三年,策又遣使貢方物,倍於元年所獻。其年,制書轉拜討逆將軍,改封吳侯。
  • 177.    《資治通鑑》: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會劉琦卒,權以備領荊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給備。備立營於油口,改名公安。
  • 178.    《三國志·黃權傳》: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 179.    《三國志·孫皓傳》: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為司徒、司空。
  • 180.    中國早期佛教造像  .中國宗教學術網[引用日期2021-04-10]
  • 181.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1990,上海人民出版社:57
  • 182.    《抱朴子》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4-10]
  • 183.    《後漢書·列傳第二十一·陸康傳》:術大怒,遣其將孫策政康,圍城數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還赴,暮夜緣城而入。受敵二年,城陷。
  • 184.    《圖説歷史》編委會編著..一讀就懂的中國史 三國兩晉南北朝[M].:中國鐵道出版社,2019:第42頁
  • 185.    《三國志》: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勸權正尊號。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吳王太子登為皇太子。將吏皆進爵加賞。
  • 186.    三國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引用日期2023-06-19]
  • 187.    《資治通鑑》:壬寅,王濬舟師過三山,王渾遣信要濬暫過論事;濬舉帆直指建業,報曰:"風利,不得泊也。"是日,濬戎卒八萬,方舟百里,鼓譟入於石頭,吳主皓面縛輿櫬,詣軍門降。濬解縛焚櫬,延請相見。收其圖籍,克州四,郡四十三,户五十二萬三千,兵二十三萬。
  • 188.    《三國志》:(黃初二年)秋八月,孫權遣使奉章,並遣于禁等還。丁巳,使太常邢貞持節拜權為大將軍,封吳王,加九錫。
  • 189.    《三國志》:(黃武元年十月)權遂改年,臨江拒守。
  • 190.    《三國志》:黃武元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三月,鄱陽言黃龍見。蜀軍分據險地,前後五十餘營,遜隨輕重以兵應拒,自正月至閏月,大破之,臨陳所斬及投兵降首數萬人。劉備奔走,僅以身免。
  • 191.    《三國志》:(黃武元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
  • 192.    康僧會:三國時期僧人,畫家曹不興學習佛畫的對象-文史百科-國學夢  .國學夢[引用日期2023-08-03]
  • 193.    《三國志》:(建安)十三年,遷威武中郎將,討丹陽黟、歙。時武強、葉鄉、東陽、豐浦四鄉先降,齊表言以葉鄉為始新縣。而歙賊帥金奇萬户屯安勒山,毛甘萬户屯烏聊山,黟帥陳僕、祖山等二萬户屯林歷山。林歷山四面壁立,高數十丈,徑路危狹,不容刀楯,賊臨高下石,不可得攻。軍住經日,將吏患之。齊身出周行,觀視形便,陰募輕捷士,為作鐵弋,密於隱險賊所不備處,以弋拓塹為緣道,夜令潛上,乃多縣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數人,四面流佈,俱鳴鼓角,齊勒兵待之。賊夜聞鼓聲四合,謂大軍悉已得上,驚懼惑亂,不知所為,守路備險者,皆走還依眾。大軍因是得上,大破僕等,其餘皆降,凡斬首七千。齊復表分歙為新定、黎陽、休陽。並黟、歙,凡六縣,權遂割為新都郡,齊為太守,立府於始新,加偏將軍。
  • 194.    《三國志》:(章武元年)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 195.    《三國志》:(黃龍)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衞温、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 196.    《三國志》:(黃龍元年)秋九月,權遷都建業,因故府不改館,徵上大將軍陸遜輔太子登,掌武昌留事。
  • 197.    《三國志》:(建安)十四年,瑜、仁相守歲餘,所殺傷甚眾。仁委城走。權以瑜為南郡太守。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備領荊州牧,屯公安。
  • 198.    《三國志》:建安十五年,出領鄱陽太守。歲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領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
  • 199.    《三國志》:(黃武五年)秋七月,權聞魏文帝崩,徵江夏,圍石陽,不克而還。
  • 200.    《資治通鑑》:(黃初元年十月)辛未,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嶽瀆,改元,大赦。
  • 201.    《三國志》:(章武元年)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 202.    《三國志》:(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為丞相魏王,改年為延康。秋,魏將梅敷使張儉求見撫納。南陽陰、酇、筑陽、築音逐。山都、中盧五縣民五千家來附。冬,魏嗣王稱尊號,改元為黃初。
  • 203.    《三國志》:(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王崩於洛陽,年六十六。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