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蘭其其格

(全國十大孝老愛親模範)

鎖定
烏蘭其其格,女,1969年11月出生,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人,十幾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服侍5位老人。2004年,烏蘭其其格一家被鄂爾多斯市婦聯評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户;2005年,烏蘭其其格被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評為全區孝親敬老之星;2006年,她家被鄂爾多斯市婦聯評為全市和諧家庭,先後被評為全旗五好文明家庭、家庭生活方式文明化户,她個人也獲得了“好媳婦”榮譽稱號。 [1] 
中文名
烏蘭其其格
籍    貫
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嘎魯圖鎮
出生日期
1969年11月
性    別

烏蘭其其格人物簡介

烏蘭其其格 烏蘭其其格
她的事蹟在魯圖鎮傳為佳話,感動着左鄰右舍的鄉親,眾人都稱讚她是個孝敬老人的好榜樣。
在蒙語裏,“烏蘭”是“紅色”、“其其格”是花的意思。烏蘭其其格,這位樸實、善良的蒙古族婦女一人承擔起悉心照料、服侍5位老人的重任。十幾年來,她沒有絲毫怨言,真情奉獻,為這個家庭營造了無盡的温馨。
烏蘭其其格的事蹟傳遍了十里八鄉,感動了草原,內蒙古各族人民都為她感到驕傲。

烏蘭其其格人物經歷

載譽而歸 載譽而歸
烏蘭其其格的丈夫牧仁是烏審旗嘎魯圖鎮巴音温都嘎查原任嘎查長,一年到頭為嘎查裏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有 時幾天也難見面。前妻就是因為不能獨自承受家裏生活的重負而拋下了心愛的兒女,和牧仁離了婚遠走他鄉。然而烏蘭其其格卻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選擇嫁給了牧仁。她過門後,用善良、勤勞、博愛和女人特有的温柔撐起了這個曾經破碎的家庭。十幾年來,她沒有嘮叨和怨言,只有付出和奉獻,她的到來為這個特殊的家庭營造了無盡的幸福和温馨。
烏蘭其其格的公公阿騰畢力格有三個兄弟,小時候因家境貧寒他被送人撫養。公公的生父、養父去世後,他的兩位80多歲的生母、養母無人照料,烏蘭其其格主動提出要把老人接回家贍養。開始兩位老人因為擔心給他們一家增加負擔,怎麼也不願意,但在烏蘭其其格一而再、再而三苦口婆心的勸説下,兩位奶奶終於答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後來,婆婆的母親也年歲已高,烏蘭其其格又將外婆也接過來和他們住在了一起。烏蘭其其格的公公婆婆都已年齡很大了,行動起來步履維艱,所以根本無法照顧三位老人。這樣,服侍五位老人的重擔便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身上。
為了照顧好這五位老人的飲食起居,勤勞樸實的烏蘭其其格每天凌晨四點多鐘就要起牀為老人們準備早點,照顧老人吃完早點便抓緊時間下地幹活,中午繼續回去做飯。吃完午飯,她來不及休息就得忙着餵羊喂牛。晚上,左鄰右舍的燈都熄了,她還在燈下為老人和孩子洗衣、縫補。為了讓老人們生活的舒服、舒心、健康,烏蘭其其格堅持每星期為老人們清理個人衞生,逐個為他們洗頭髮、剪指甲、換洗衣服。每每此時,五位老人都會表現得非常開心,個個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烏蘭其其格感人事蹟

烏蘭其其格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庭有9口人。5位老人和2個孩子。丈夫牧仁是巴音温都嘎查的嘎查長,一年到頭為嘎查裏的事情忙的不可開交,有時幾天也難見其面。前妻因不能忍受生活的重負而拋下了心愛的兒女,和丈夫離了婚遠走它鄉。烏蘭其其格不顧眾人的反對,毅然嫁給了牧仁。她過門後,用女人特有的温柔和博愛撐起了這個負重的家庭。十幾年來,她沒有嘮叨和怨言,只有付出和奉獻。她的到來為這個特殊的家庭營造了無盡的幸福和温馨。
孝老愛親的楷模 孝老愛親的楷模
烏蘭其其格覺得,在過去,老人們也嚐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如今,生活好了,老人們也該享受一下新生活了。2004年11月,她和丈夫在村子裏為這三位老人擺了幾十桌酒席,邀請近500餘人為老人祝壽。這天三位老人早早地起牀,烏蘭其其格為她們一個個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老人們就像孩子一樣高興,在院子裏走來走去,還有説有笑地和客人打招呼。由於烏蘭其其格孝順老人事蹟遠近聞名,再加上她們這個特殊的家庭,這天全嘎查的牧民都來了,市、旗、鎮有關單位的領導聞訊也特意前來為這三位老人祝壽。晚上,烏蘭其其格花了她半年多的積蓄為老人們邀請來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團,在觀看烏蘭牧騎的文藝演出時,三位老人一直都笑得合不攏嘴。
為了讓老人們的飲食更加豐富,2005年她家購進4頭奶牛,老人們每天至少能喝上1斤牛奶或酸奶,這樣不僅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水平也增加了家裏的經濟收入。隨着農牧區經濟的發展,烏蘭其其格認識到應該轉變傳統的自然放牧和粗放經營的現狀。她開始用知識來武裝自己,別人在地頭休息閒聊時,她卻拿出科技知識等科普讀物看起來,自己又訂閲了一些刊物,吸取了技術的她,開始走靠科學致富的路子。新修水澆地70多畝,部分種植了玉米和青貯玉米,部分種植了優質牧草,還種植了西瓜、土豆、葵花等經濟農作物,早年栽下的20畝果樹也掛果,有了經濟回報。目前,她家有牛30多頭(其中奶牛4頭),鄂爾多斯細毛羊300多隻,水澆地70多畝,2006年,她們又辦起了牧家樂旅遊,2個勞力的9口之家年純收入達到10萬多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2000多元。為了改變老人們的生活環境,她又建起了7間新房,不僅使老人們享到了天倫之樂,也使自己成為全嘎查的致富帶頭人。
幸福的生活讓老人們的心情更加舒暢,而這一切,更道出了烏蘭其其格美好的心靈。
2004年,烏蘭其其格一家被鄂爾多斯市婦聯評為全市“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户,2005年,被自治區民政廳評為全區“孝親敬老”之星,2006年,被市婦聯評為全市“和諧家庭”,並先後被評為全旗“五好文明家庭”、“家庭生活方式文明化户”、“好媳婦”、“科技示範標兵户”、“甲級牧家樂旅遊接待户”等榮譽稱號。2007年,烏蘭起其其格又榮獲“全國十大孝老愛親道德模範”大獎。

烏蘭其其格主要榮譽

烏蘭其其格一家曾多次被自治區民政廳、鄂爾多斯市婦聯評為“孝親敬老”之星、“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户、“和諧家庭”,她個人也獲得了“好媳婦”榮譽稱號。9月17日,她又被評為全國十大孝老愛親模範。

烏蘭其其格人物評價

烏蘭其其格被評為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的消息傳開後,她成了10萬烏審旗人的驕傲,更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2007年9月24日下午,烏審旗黨政大樓門前,一片歡聲笑語,旗裏領導和羣眾一起在這裏迎接烏蘭其其格載譽歸來。烏蘭其其格在歡迎儀式上訴説了她的感受:“孝老愛親,這本來就是兒女們該做的事情,沒想到國家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沒想到總書記親切接見了我們;沒想到從自治區、市裏到旗裏、鎮裏的領導這麼關心。
的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孝敬老人的時候,她並沒有想到以後的事情,是一種從心底湧出的温暖支撐了她的所作所為。“用人間的大愛,詮釋着生活的真諦;用人間的至孝,顯示着超越平凡的勇。見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血脈相隨的道義。這是評審委員們對全國道德模範的致敬辭,烏蘭其其格用自己的行動對此作了最好的詮釋。她的事蹟被鄉親們廣為傳頌。

烏蘭其其格楷模人物

在蒙語裏,“烏蘭”是“紅色”、“其其格”是花的意思。烏蘭其其格,這位樸實、善良的蒙古族婦女一人承擔 起悉心照料、服侍5位老人的重任。十幾年來,她沒有絲毫怨言,真情奉獻,為這個家庭營造了無盡的温馨。烏蘭其其格的事蹟傳遍了十里八鄉,感動了草原,內蒙古各族人民都為她感到驕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