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

鎖定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中國吉林省吉林市傳統音樂,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項目名稱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
主題詞
烏拉,陳漢軍旗,音樂
認證級別
省級
項目分類
傳統音樂
認證時間
2007年
認證批次
第一批
申報地區或單位
中國吉林省吉林市
所屬國家
中國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簡介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是指現今活動於吉林市烏拉街滿族鄉弓通村張氏家族在該家族舉行的陳漢軍旗香祭禮或為旅遊景點表演時所唱的神歌(即聲樂部分)及其伴奏的單鼓鼓點(即器樂部分)。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是以張氏家族祭祀活動為載體的原生態歌舞藝術,反映了原始藝術的共性特徵。這種在特定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帶有普遍性的説唱結合的民俗行為已經成為關東民眾信仰的一大特色,幾乎囊括了自然崇拜、精靈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種神祇。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歷史淵源

漢軍旗香祭禮的歷史淵源較為複雜。總體上説,是漢族文化與滿族薩滿祭祀的融合。從形式和內容上看,漢軍旗燒香與滿族祭祀習俗多有相近之處。漢軍旗香祭禮既是一種祭奠祖先的儀式,又是一種娛神娛人的綜合性藝術。
漢軍旗燒香的另一個重要淵源是漢文化內容。從漢軍神歌看,漢軍旗燒香起源於唐太宗李世民率兵東征,為祭奠死難將士,超渡其亡魂而舉行。從漢軍的神繫上看,也多為漢族的佛、道與民間諸神以及一部分來自唐王東征時的歷史或傳説中的英雄人物。因此,漢軍旗香祭祖習俗的歷史淵源是滿漢文化的融合。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基本內容

神歌很多內容是歌頌先祖功德。給人以人生禮儀教育,具有尊長愛幼、孝敬父母的好思想才能有報孝社會、為人民做貢獻的好行動。
唱神歌講究音樂的韻律性,曲調在基本調的基礎上隨着唱詞的調值變化而變化。韻味濃郁,富有很強的感情色彩。歌唱時,手持單鼓且敲且唱,有領唱、對唱、羣唱等形式。
神歌的伴奏和舞蹈音樂全部是靠“鼓樂”完成的。其基本點是“369”點。隨着詠唱歌曲及舞蹈的韻律、節奏而變化不同鼓點。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主要價值

陳漢軍旗香祭祖習俗的唱詞內容具有歷史學、民俗學與社會學的價值。張氏旗香音樂是正宗的原生態音樂。是研究、開發利用單鼓藝術為經濟發展服務的的寶庫。是發展、創作東北民間音樂舞蹈的根基之一。傳唱詞內容達了諸多的生活智慧和美感。它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華民族所創造的各類文化中有很鮮明的特徵和獨特的韻味。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瀕危狀況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以其濃郁的民族性、地域性、風格性而在全國滿族音樂乃至世界範圍內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今,我們因缺少相應的組織機構與管理,缺少挖掘整理與利用,導致一些珍貴的滿族音樂殘存於民間或被外來人員挖走。特別是作為滿族音樂文化精髓的薩滿祭祀的傳承問題更是面臨着生存危機。

烏拉陳漢軍旗香音樂保護措施

近年來,政府部門及各類民間組織越來越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並繼出台了一系列保護政策。2005年12月,國務院頒佈了《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進一步闡述了我國政府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指導思想、基本方針及總體目標,大大推動了對包括中國傳統音樂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發展的力度。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方針為:“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
與此同時,國內國際多年來在傳統文化特別是滿族音樂文化的挖掘、搶救、理論研究、藝術創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使更多的人逐漸認識到滿族音樂文化的價值和保護與傳承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