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拉滿族秧歌

鎖定
烏拉滿族秧歌作為滿族文化傳統的遺存,滿族秧歌以一種動態文化的方式顯現出濃郁的滿族民情民俗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中文名
烏拉滿族秧歌
地理標誌
撫順

目錄

烏拉滿族秧歌簡介

烏拉滿族秧歌 烏拉滿族秧歌
但一時還很難對這種秧歌定性,雖然它明顯與遼南的高蹺秧歌、關內各地的秧歌不一樣。
欒榕年説:“從動作上來看,這些老藝人每一步都是腰在擺動,下蹲、屈膝的幅度特別大,兩手在前擺來擺去,好像是在騎馬。”這和史書中記載的滿族“莽勢”舞“仰俯疾徐”、“屈身進反”很相似。從表現特點上看,這種秧歌基本是在“走陣”,很少有“逗”的動作。“滿族先祖騎射打天下,即使娛樂活動時也擺脱不了走陣、征戰的影子。”
從人物扮相、服飾、道具等來看,也顯示了這種秧歌鮮明的民族特色。如滿族官員(領隊者)頭戴纓帽,身披黃色戰袍,下扎紅戰裙,腰挎魚皮腰刀,手持蠅帚等,指揮秧歌隊表演各種陣式。再如“克里吐”,表演時在前邊打場,類似行軍打仗時開路的人物。傳統的這種秧歌都要有一個或兩個“拉棍的”人物。秧歌每到一地表演,他得先行趕到負責聯絡。如有兩個“拉棍的”,一人聯絡,另一人則在場內起總指揮作用。普查逐漸深入,欒榕年他們認為,發現的這種秧歌是滿族特有的民間舞蹈。經過近四年的挖掘,不為人知的滿族秧歌“復活”了。1986年,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撫順市資料本審稿會議上,我省的秧歌專家對這種民間舞蹈進行了科學分析、鑑定,他們認為:服飾上佩戴旗標,表演中施“打千兒禮”、“抱腰禮”,是鮮明的滿族特徵;動作中特有的動律———揚、蹲、盤、跺、擺、顫,具有濃郁的滿族人民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方式之特色,可以作為撫順地區滿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間舞蹈。鑑於尊重少數民族的政策,於是將其正式定名為“滿族秧歌”。

烏拉滿族秧歌現狀

談起滿族秧歌的現狀時,欒榕年用了“危機”這麼一個詞。她説,雖然在挖掘、整理、繼承、弘揚滿族秧歌的過程中,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原有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給滿族秧歌的繼承、弘揚帶來了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作為滿族秧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項目的負責人,撫順市羣眾藝術館館長趙兵告訴記者:滿族傳統秧歌瀕臨生存危機,現狀堪憂。他介紹,1985年,撫順市在普查統計時,滿族傳統秧歌隊伍尚有50餘支,遍及全市各縣區鄉鎮、村屯;目前,已寥寥無幾,有的甚至連年節都不見活動,偶爾有些活動也都是穿着滿族服飾卻無滿族秧歌的傳統內容與藝術特色,看不出原汁原味。趙兵擔心,如果任其以自然狀態發展,傳統滿族秧歌自生自滅的局面很快就會到來。特別是舞蹈動作中的典型舞步和人物裝扮等的歷史意義,如果沒有老藝人及專家傳授,青年一代是無法認知和表現的。在撫順滿族秧歌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如何保護、繼承自然成為有關部門思考的重點,參與此項工作的人們都在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讓此次“入選”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只有培養更多的滿族秧歌藝術傳承人,這個古老的藝術才會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