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孫山脈

鎖定
烏孫山 又名帖木裏克山、阿拉喀爾山,海拔2000-3500米,是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和特克斯、昭蘇二縣的界山。
中文名
烏孫山
外文名
Wu sun mountain
海    拔
2000 m
別    名
帖木裏克山
阿拉喀爾山
位    置
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烏孫山脈基本內容

山峯西側,從海拔1100米的低山丘陵過渡到海拔3000米的高中山地帶,地形複雜,是有名的瓊博樂森林公園。山谷中是野花鋪滿的牧場,棲息着很多珍貴的鳥類和動物,在這裏能看到數量繁多的原鴿。  這裏的小博樂溝被稱做“山中花園”,花是一年四季都開不敗的。  扎格斯台大峽谷,在烏孫山的中部,當年是絲路古道經過的地方,現在到昭蘇縣的公路仍然經過這裏。順着伊昭公路進山,沿山谷而行約50千米左右,風景好,哈薩克語稱這裏為“結勒德薩依”,意思是“涼風吹過的地方”。

烏孫山脈山脈簡介

其間有大量的原始森林 有眾多珍惜動植物 部分已被國家劃為國家公園
烏孫,中國西北古代民族名,是我國一個以遊牧為主的古老的部族。公元前2至1世紀崛起於我國西北地區,後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一個舉足輕重的政權——烏孫國。
烏孫古道和夏特古道都是東漢時期西部天山山脈兩條穿越天山南北的主要兵道,兩條古道的相距大約200多公里,夏特古道穿越的人多,而烏孫古道首次徒步探通是在07年。
這條徒步線路多年來沒有户外運動愛好者行走過,在2007年7月21日由9名新疆户外愛好者經過9天的時間順利結束了烏孫古道探險之旅,此次穿越為58年來首次探險。
烏孫古國原來面積很大,現新疆伊寧市及附近的昭蘇、鞏留、新源、特克斯、尼勒克幾個縣是烏孫古國的一部分,絕大部分被沙皇俄國侵佔。龜茲古國是現新疆庫車,拜城一帶。所説的烏孫古道是指烏孫國到龜茲國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有很多條,現在的217國道(獨庫公路)就是當時通行人數最多的一條烏孫古道。
烏孫古道北銜準噶爾盆地,南控塔里木綠洲,是貫通天山南北的咽喉,歷史上許多遊牧民族都要爭奪這塊寶地。公元前的漢武帝為了與烏孫結好而對抗匈奴;隋唐時期西突厥控制天山統治塔里木盆地;唐代西征突厥及與突騎施的交好等,都是通過烏孫古道來實現的。
1945年三區革命軍從穹庫什台出發,經阿克布拉克達坂,到達拜城的黑英山,也就是包紮墩烏孫古道,以此為基地,轉向西攻下了拜城。而在繼續向西攻打阿克蘇的戰鬥中,遭遇頑強抵抗和反擊,最後奪取了夏特古道南口,經夏特古道返回伊犁。
歷史象星空一樣在閃爍,而古道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現在我們再去探尋,就象打開了一本塵封多年的書,從中體會和領略那古道的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