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什直隸廳

鎖定
烏什直隸廳,中國清代新疆省所轄的一直隸廳
中文名
烏什直隸廳
考    語
要,衝、疲、難
含    義
漢代温宿國
出現時間
清朝
歷史沿革
烏什,為温宿的轉音,即漢代温宿國地。因準噶爾部曾遣吐魯番人移居烏什,維吾爾語稱烏什為“烏什吐魯番”,清人省譯為圖爾璊(即吐魯番之異譯)。乾隆二十年(1755年),烏什伯克霍集斯歸附清廷,定漢文名為烏什。其境內有烏赤山(今名燕子山)。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置烏什辦事大臣管轄其地,隸屬於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築永寧城,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移駐烏什。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仍置烏什辦事大臣,總理回疆事務參贊大臣遷回喀什噶爾
光緒九年(1883年),裁撤烏什辦事大臣,置烏什直隸廳,隸屬於阿克蘇道。轄回莊二十八,有7217户,47454人。治所在今新疆烏什縣。廳境北方及西北與俄羅斯接壤。1913年(民國二年)裁撤直隸廳,置烏什縣。
該廳有卡倫十三處,驛站兩處:烏赤、洋海。境內有布魯特奇裏克、胡什齊兩部落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