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灼鼠之變

(歷史事件)

鎖定
灼鼠之變,是1527年(朝鮮中宗二十二年)二月與三月發生的用灼燒過的老鼠詛咒東宮(朝鮮仁宗李峼)的事件。 [1] 
中文名
灼鼠之變
發生時間
1527年
發生地點
東宮殿
主要人員
敬嬪樸氏
李嵋
李峼

目錄

灼鼠之變背景介紹

朝鮮中宗時期,以掛書、木牌、匿名書等形態來誹謗、陷害、詛咒當事者的情況層出不窮。該事件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發生的,當時東宮十三歲,而東宮受詛咒、地位受威脅的最大受益者是後宮敬嬪樸氏所生的福城君。該事件不久後,被流放的權臣金安老就以“輔翼東宮”的名分重歸政界。 [1] 

灼鼠之變經過

1527年,世子李峼生日當天,世子寢殿外發現懸掛着灼燒過的死鼠,三月初一日又發現一次。 [2]  死鼠的形狀可怖,尖細的嘴巴被砍去、四肢也被削短,體毛則被火灼燒。在特定的時間,這些經過特別加工的死鼠有着特殊的含義丁亥年為豬年,世子屬豬。被砍去嘴巴與四肢的死鼠形狀似豬,灼燒則代表着惡意的詛咒。
世子的外祖父尹汝弼將此事告知右議政沈貞,沈貞又告訴左議政李惟清,兩人認為事態嚴重,遂決定與承政院一起啓奏。三月二十二日,李惟清與沈貞將東宮出現灼鼠的情況告知中宗,中宗大驚,下令追查。 [2]  矛頭被指向敬嬪樸氏,雖然其侍女們都被抓起來拷問,但沒有明顯的證據。但大王大妃貞顯王后從事件一開始就將其視為詛咒東宮,故指稱敬嬪樸氏是其主謀者。隨後敬嬪樸氏就被廢為庶人,福城君也被褫奪爵號,母子一起流放敬嬪本家尚州 [1] 
1533年,又發生木牌之變,敬嬪樸氏和福城君都被賜死。 [1] 

灼鼠之變結果

在該事件展開過程中,被流放的金安老獲得釋放,並復歸政界,反而是最先將此事件告知朝廷的沈貞最後被賜死,政治主導勢力由此更迭。此後直到1537年,金安老掌握着政界的主導權。 [1] 

灼鼠之變爭議

1532年,儒生李宗翼聲稱是金安老的兒子延城尉金禧製造的這個事件,但沒有明確證據。 [3] 朝鮮王朝實錄》的史官則稱是沈貞製造的灼鼠之變。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