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臉鶲鶯

(鶯科鶲鶯屬動物)

鎖定
灰臉鶲鶯(學名:Phylloscopus poliogenys):體長10釐米,是一種體小而色彩豔麗的鶯。頭灰,上體綠,下體黃,眼圈白。與灰頭鶲鶯的區別在上背綠色且無白色眉紋。與白眶鶲鶯的區別在頭頂及頭兩側的灰色較深;暗色側頂紋不明顯,頦及上胸偏白。色彩相似的灰頭鶲鶯具冠羽,無白色眼圈且姿勢不同。虹膜褐色;上嘴色深,下嘴色淺;腳黃褐色。
棲於海拔600-3000米濕潤森林的濃密竹叢。冬季下至山麓地帶。加入混合鳥羣。林中低層鳥。留鳥。主要以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具有獨特似山雀叫聲chee-chee及似鷦鷯的叫聲tsik。分佈於錫金至中國西南部及緬甸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Gray-cheeked Warbler
中文學名
灰臉鶲鶯
拉丁學名
Phylloscopus poliogeny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鶯科
鶲鶯屬
灰臉鶲鶯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7
同義學名
Seicercus poliogenys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灰臉鶲鶯形態特徵

灰臉鶲鶯
灰臉鶲鶯(10張)
灰臉鶲鶯雌雄羽色相似。頭頂、頭側灰色,前額、枕和頭頂兩側灰黑色,幾乎圍繞頭頂形成一個黑灰色圈,尖頂中央稍淡,形成不明顯的中央冠紋。而頭頂兩側的黑灰色帶則常顯示出暗色側冠紋,有時頭頂和臉均為黑灰色,側冠紋不明顯,眼周白色,極為明顯。有時眼前上方有小的黑灰色斑,使白色眼圈斷裂而顯得不完整。眼先、頭側和頸側蒼灰色或暗灰色,有時微雜黑色,頰下部和頦淡灰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黃橄欖綠色。兩翅褐色,羽緣橄欖綠色,大覆羽具寬的黃白色或黃色尖端,形成一道寬闊而明顯的黃色或黃白色翅斑。尾褐色,外翈羽緣淡橄欖黃綠色,最外側3對尾羽內翈幾全白色。頦和頰下部蒼灰色,其餘下體包括腋羽亮黃色。 [3] 
虹膜暗褐色,雌雄羽色相似。嘴暗褐色或黑褐色,下嘴角黃色或黃色,腳淡黃褐色。 [3] 
大小量度:體重♂6克,♀7-10克;體長♂105毫米,♀90-100毫米;嘴峯♂10毫米,♀8-9毫米;翅♂51毫米,♀49-55毫米;尾♂46毫米,♀40-47毫米;跗蹠♂17毫米,♀17-18毫米。(注:♂雄性;♀雌性) [3] 

灰臉鶲鶯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地常綠森林中,多在高大的喬木上,有時也活動在林下灌叢和竹叢枝葉間。棲息環境較固定,不做較大的遊蕩和季節性遷徙,冬季也不遷到山腳平原地區。 [3] 

灰臉鶲鶯生活習性

留鳥。性活潑,常單獨或成對活動。頻繁在樹枝間飛來飛去,多在空中飛翔捕食。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鳴聲清脆而富有變化,具有獨特似山雀叫聲chee-chee及似鷦鷯的叫聲tsik。 [3] 

灰臉鶲鶯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4] 
中國:在中國為罕見的垂直遷移鳥。可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西藏東部和南部。繁殖於雲南西北部,越冬至雲南西部;留鳥於西藏東南部。 [3] 

灰臉鶲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通常營巢於海拔1000-2500米的常綠森林中有時也見於針葉林。巢多置於林下地上,偶爾也有置巢于山坡岩石和樹上的。巢為球形,主要由綠色苔蘚構成。每窩產卵4枚,卵白色,大小為15-18毫米×11.2-13.0毫米。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3] 

灰臉鶲鶯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2] 

灰臉鶲鶯保護現狀

灰臉鶲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灰臉鶲鶯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灰臉鶲鶯在中國僅見於雲南西部和南部等少數地區,分佈區域狹窄,種羣數量稀少,屬稀有鳥類,應注意保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