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灣華村

鎖定
灣華村,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屬於基層村民自治組織,地處東平河畔,東有佛陳大橋,西有東平大橋,南西相毗高新技術開發區,北有城南商住區,地理位置優越。全村佔地面積1.4平方公里,共有823户,總人口2565人。下轄5個村民小組:西街村民小組、灣梁村民小組、喬沃村民小組、南街村民小組、西華村民小組。
中文名
灣華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廣東佛山市
面    積
1.4 km²
人口數量
2565人

灣華村村情概況

灣華村根據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大力發展物業經濟,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為了鼓勵和幫助村民子女讀上大學,灣華村十幾年前開始助學措施,讀高中的學生每人每年補助3000元,讀大學的每人每年補助6000元,為村民減輕了很大的經濟負擔。而針對中學生騎自行車到鎮上學的安全問題,灣華村專門開設兩台校車免費接送學生到主要的幾所中學上課,保障了村民子女上學放學的安全。為了切實地減輕村民的住院醫療費用,實行村民住院二次報銷,還投入資金購買新農保。為使村裏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提高老人的退休金的同時、每年都組織老人外出參觀活動,以及請粵劇團進村做大戲,使老人家們能開心安度晚年。
灣華村黨總支部下設黨支部2個:灣華村黨支部和阜康汽車公司黨支部。現有黨員總數113名,其中預備黨員2名。男黨員86名,佔黨員總數,佔黨員總數76%,女黨員27名,佔黨員總數24%。大專以上學歷27名,佔黨員總數24%,高中學歷19名,佔黨員總數17%,初中學歷39名,佔黨員總數34%,小學以下學歷28名,佔黨員總數25%。30歲以下青年黨員有16名,佔黨員總數14%,30—50歲有42名,佔黨員總數37%,50歲以上有55名,佔黨員總數49%。灣華村黨總支部委員成員:5人(男4人、女1人),其中高中學歷1人、中專學歷2人、本科學歷2人;支委平均年齡:44.2歲。 [1] 

灣華村自然資源

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96畝(其中:田89畝,地107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258.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82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02畝,主要種植泡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0畝;草地200畝;荒山荒地200畝,其他面積690.9畝。

灣華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0户通自來水,有116户飲用井水,有16户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佔農户總數的44.44%)。有36户通電,有25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25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 69.44%和69.4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34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17户(分別佔總數的94.44%和47.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摩托車1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3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0畝,有效灌溉率為30.6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7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8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灣華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48萬元,佔總收入的44.19%;畜牧業收入7.56萬元,佔總收入的23.07%(其中,2006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14頭);林業收入0.58萬元,佔總收入的 1.77%;第二、三產業收入2.40萬元,佔總收入的7.32%;工資性收入7.75萬元,佔總收入的23.65%。農民人均純收入1320元,農民收入以勞務輸出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佔勞動力的51.85%),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22人。

灣華村人口衞生

截止2006年底,該村有農户36户,共鄉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79人。其中農業人口164人,勞動力8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3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4人,參合率93.90%;享受低保1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 距離村委會衞生所0.5公里,距離鎮衞生院1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户12户,佔農户總數的33.33%。

灣華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禮樂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洛黨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4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截止2006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 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9人。

灣華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3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9.4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50個(勞均3個)。
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財務收支狀況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