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灌溉排水系統

鎖定
灌溉排水系統,將水從水源通過各級灌溉渠道(管道)和建築物輸送到田間,並通過各級排水溝道排除田間多餘水量的農田水利設施。
中文名
灌溉排水系統
外文名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system
解    釋
灌溉渠道和建築物輸送到田間
類    型
水利設施

目錄

灌溉排水系統簡介

主要由水源(見灌溉水源)、水源工程、灌溉渠系、田間工程、排水溝道、泄水閘(或站)(見渠系建築物)、容泄區等部分組成(見圖)。各部分之間彼此聯繫,相互制約,組成統一的整體,並同相應的灌溉排水技術與農業措施結合,協同作用,促進農業高產穩產。  水源工程 按照不同的灌溉水源,如河川徑流、地面徑流、地下水和城市污水等修建的取水工程。在丘陵山區,為了彙集地面徑流,可修建水庫和塘堰蓄水(見蓄水灌溉工程);水源水位高於農田地面時,可修築進水閘引水自流灌溉(見引水灌溉工程);水源水位低於農田地面時,可修建泵站(揚水站)進行提水灌溉;為抽取地下水,可鑽井提水灌溉(見井灌);在乾旱地區,為引取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可修築坎兒井等。
灌溉渠系 根據灌區地形條件、渠道設計流量和灌溉面積的大小,灌溉渠系一般分為幹、支、鬥、農、毛5 級渠道。地形複雜的大型灌區,還可設總乾渠、分乾渠、分支渠、分斗渠等多級渠道。較小的灌區也可少於5 級渠道。乾渠主要起輸水作用,即將由渠首取得的水量輸送到各灌溉區域,也稱輸水渠道;支、鬥級渠道將乾渠輸送來的水量分配給各需水單位,主要起配水作用,也稱配水渠道;農(毛)渠是末級固定渠道。各級灌溉渠道的防滲與合理配套,對節約水量,提高渠系水利用係數十分重要。渠系建築物的作用是保證渠道安全穿越障礙,調控水位和水量,主要包括節制閘、分水閘、泄水閘、渡槽、跌水、陡坡、倒虹吸、橋樑、涵洞、量水建築物等,渠系建築物由於數量多、分佈廣,一般採用裝配式、定型化的輕型結構,以節省材料,便於施工。
田間工程 一般指農(毛)渠及其控制範圍內的臨時田間灌排渠道、地下暗管系統、放水建築物、田間道路、林帶及土地平整工作等。根據不同的灌水方法,可築成畦田、灌水溝、格田等形式,並有臨時毛渠、輸水壟溝等與它相通,把水送到田間土壤。為了節省土地並方便機械耕作,臨時毛渠和輸水壟溝等可用地下渠道或移動式管道代替。
排水溝道 一般應同灌溉渠系配套, 也可分為幹、支、鬥、 農、毛等5級,或總乾溝、分乾溝、分支溝等。主要作用是排除因降雨過多而形成的地面徑流,或排除農田積水和表層土壤的多餘水分,以降低地下水位,排除含鹽地下水及灌區退水。對於主要排水溝道要防止坍塌、清淤除草、確保暢通。
容泄區 作用是承納和宣泄排水系統的來水。一般指河流或湖泊。濱海地區也可以海洋作為容泄區,中國西北地區從內陸河引水的灌區,其容泄區常是低窪荒地。容泄區要有足夠的輸水能力和容量,平時應保持較低的水位,以便於自流排水。在地形、水位等條件不能自流排水時,則建立泵站進行抽排。

灌溉排水系統設備特點

規劃佈置原則灌溉排水系統規劃佈置應考慮以下幾點:①在灌區農業區劃與農田水利區劃的基礎上進行,以適應農業灌溉用水和其他部門用水的需要;②充分利用水源,擴大灌溉面積,提高抗旱能力;③儘可能少佔農田,並便於輸水、配水及管理;④在綜合利用水資源的基礎上,進行技術論證,要求工程量小,投資少,而效益大;⑤灌溉系統與排水系統相配套 [1]  ,並儘可能做到渠灌和井灌相結合,儘可能實現自流灌溉及自流排水;⑥有利於水源養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根據灌溉面積的大小,由灌溉排水系統組成的灌區可分為大、中、小型 3類。30萬畝以上的灌區為大型灌區, 1萬~30萬畝之間的灌區為中型灌區,萬畝以下的為小型灌區。據1986年統計,中國灌溉面積為 7億餘畝。
隨着灌溉農業的發展,水資源日趨緊張。因此在規劃、修建灌溉系統時,要求最大限度地節約水源,節省能源;在工程上,要求各級渠道的滲漏損失水量最小,凡有條件的地區多采用襯砌渠道;同時,要求用排水手段排除田間和土壤中多餘水分,控制地下水位埋深,實現灌溉、排水系統配套,提高灌溉排水效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