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

鎖定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簡稱“漳州南連接線”、“漳州南聯絡線”,為中國福建省漳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線路,是福建省高速公路網幹線漳州—武平高速公路的組成段,原系福建省海峽西岸高速公路網的一條支線 [1-5]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於2011年4月開工建設 [3]  ,2015年1月16日,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全線通車 [2]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西起漳州市南靖縣靖城鎮(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靖城樞紐,東至漳州市龍海市東園鎮楓林樞紐,全長46.487千米,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2] 
中文名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
外文名
Shenyang-Haikou Expressway Zhangzhou South Branch Line
起    點
漳州市南靖縣靖城鎮靖城樞紐
終    點
漳州市龍海市東園鎮楓林樞紐
長    度
46.49 km
公路等級
原省級高速公路
編    號
S1525(已廢除)
所屬區域
中國福建省漳州市
管理機構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建設歷程

2008年底,福建省人民政府制定《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修編)》(2008-2020年),佈局為“三縱八橫三環三十三聯” [4-6]  ;規劃有漳州南連接線,西起“S35福鼎—詔安高速公路”(已升格為“G1523寧波—東莞高速公路”)靖城樞紐(南靖縣靖城鎮,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至“G15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楓林樞紐(龍海市東園鎮),順接招銀疏港高速公路(2013年12月1日建成通車),故又稱為“南靖—龍海高速公路”,簡稱“靖海高速公路” [7]  。該線在《海西》規劃中,被定性為瀋海高速公路的六條規劃城市聯絡線的第5條。“漳州南”之名源於與2002年建成通車的廈漳高速公路江東—天寶段相對應,後者被編為瀋海高速公路的第4條城市聯絡線,命名為“漳州北連接線高速”。
2009年5月,福建省再次修編《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 [4]  ,詳細規定了命名、編號規則。幹線福詔高速公路編號為S35,支線漳州北/南連接線編號為S1524/S1525,招銀疏港高速公路編號為S1591
2011年4月,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靖海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3] 
2015年1月15日,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全線通車 [2]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2008年-2009年多次修訂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修編)》(2008-2020年)中,該線路的名稱及編號皆為“S1525 漳州南連接線”(至2019年4月改為“S40 漳武高速”),雖然在建設期間被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報道時常稱之為“漳州南聯絡線” [2]  [8]  或“靖海高速公路” [3]  [7]  ,但在投入運營後,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的相關報道改稱該線路為“漳州南連接線” [1]  [9-14] 
2017年2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了《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 ,取代原有省級高速公路的規劃 [15]  。省級高速線路發生解構、重排。按照福建省交通規劃辦公室頒佈的高速網規劃圖所示,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與所順接的招銀疏港高速公路楓林—港尾段均被納入新規劃的漳州—武平高速公路(S40)線路中 [16] 
2019年4月底,福建省全面執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6-2030年),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高速路牌更換為“S40漳武高速”。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線路設計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線路走向

  • 途經區域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位於中國福建省南部,連接漳州市東部沿海地區和西部山區,西起漳州市南靖縣靖城鎮靖城樞紐,東至漳州市龍海市東園鎮楓林樞紐,途經漳州市南靖縣、龍海市 [2-3] 
  • 途經場所
截止2020年4月,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途經的主要場所為: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途經場所一覽(由西向東)
途經場所
所屬區域
漳州市
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龍海市
參考資料: [7]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線路互通

截止2020年4月,漳州南連接線(南靖—龍海高速公路)沿途互通為: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路線互通一覽(由西向東)
互通名稱
所屬區域
對接線路
靖城樞紐
漳州市
漳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靖城互通
G355
漳州南互通
龍海市
G324
東泗互通
村道
楓林樞紐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
參考資料: [7] 

瀋陽—海口高速公路漳州南連接線線路參數

技術標準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荷載等級
公路- I 級
線路里程
46.49千米
路基寬度
26.0米
車道設置
雙向四車道
設計速度
100千米/小時
設計洪水頻率
特大橋為1/300;大、中、小橋和涵洞及路基均為1/100
橋隧數量
/
參考資料: [2-3]  [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