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濟公

(1985年林國雄主演的電視劇)

鎖定
香港亞洲電視台(ATV)1985年製作的20集古裝神話電視劇,由林國雄李賽鳳、阮佩珍等主演。另有續集《濟公活佛
中文名
濟公
外文名
Buddha Jih
作品類型
神話、教育、宗教
主    演
林國雄
李賽鳳
阮佩珍
魯振順
楊仲恩 展開
製片地區
中國香港
導    演
莊偉建
李愛瓊
編    劇
黃育德
監    製
丁亮、莊偉建
出品公司
亞洲電視
拍攝地點
中國香港
首播時間
1985年04月22日
集    數
20 集
每集時長
45 分鐘
發行公司
亞洲電視
出品時間
1985年

濟公劇情簡介

嘻笑怒罵,妙濟公上演逍遙逸事!智活佛笑道人間傳奇,輕鬆逗趣!相傳南宋紹興元年,浙江台州府天台縣李善人平生樂善好施,常常救濟窮人。李善人老來得子取名修緣,這修緣像是與佛門結下了不解之緣,竟在自己成婚當天,不辭而別出家當了一個和尚,法號道濟。李善人夫婦心急如焚,從此卧牀不起,遂派人尋找,等到道濟回到家中,李善人夫婦早已亡故,惡管家已霸佔了李府家產,道濟經受不住這巨大的打擊,從此瘋癲不知去向。不知過了多少日多少月多少年,突然在街市中出現了一個瘋瘋癲癲的和尚,他懲惡揚善扶危濟貧,有人叫他瘋和尚,有人尊稱他為濟公。 [1] 

濟公演員表

濟公分集劇情

    第1集

      濟公出世  相傳南宋紹興元年,浙江台州府天台縣有個李善人,平生樂施好善。怎奈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修緣從小就很善良,一日,發現棺材店掌櫃和王巫婆為求財,竟然燒香拜佛詛咒附近的村民,於是施計戲弄了他們一番。  由於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積善信佛家族文化的薰陶,修緣竟在成婚當天,不辭而別出家當了和尚,法號道濟。李善人夫婦心急如焚,從此卧牀不起,遂派人尋找,等到道濟回到家中,李善人夫婦早已亡故,惡管家趁機霸佔李府家產,並設計將道濟抓進官府,道濟遭到一頓毒打。在父母的墳前,道濟見到變瘋了的未婚妻陸家姑娘,終於經受不住這一連串巨大的打擊,從此瘋癲不知去向。  從此以後,道濟的法號消失在靈隱寺和尚的花名冊中,不知過了多少日多少月多少年,突然在街市中出現了一個瘋瘋癲癲的和尚,他懲惡揚善扶危濟貧,有人叫他瘋和尚,有人尊他叫濟公。  “出家無家,一燒白了”,濟公借用賣身葬父女孩的孝心,去教訓那一顆‘狼心’...林府忽然從天而降大火,財產全部燒為灰燼,濟公又回到了靈隱寺。


    第2集

      陰陽淚水  濟公回到靈隱寺,監寺和尚廣亮執意不肯收留,多虧長老慈悲,把他留了下來。從此以後,他有經不念,有香不燒,有素不吃,終日裏走街串巷,喝酒吃肉,好打人間不平。有人説他凶神轉世,是惡煞;有人説他羅漢再生,是活佛。  一日,濟公看到路邊有一男子上吊,把他救了下來,男子告訴濟公他叫董士宏,錢塘縣人,以教書為生,八年前父亡母病,只得將八歲的親生女兒,典給顧進士家當小丫環。不久後老母親也病死了,八年來,他東奔西走好不容易湊足了五十兩銀子,來到臨安贖女兒,不料顧進士升了官,搬去了別處。董士宏失魂落魄走迷了路,銀子也被搶走了。  濟公帶着董士宏去酒家吃飯,酒家灌了一罈子酒也沒灌滿濟公的葫蘆。濟公給董士宏畫了一個圈,囑咐他站在原地不要走自己去找。眾官員都去羅員外家去給老夫人拜壽,濟公也來了,門衞不讓進,老夫人善心讓濟公進來,濟公在壽堂之上大變戲法,讓老夫人重見光明,老夫人求濟公救救自己的瘋孫女,濟公藉此讓董士宏和女兒團聚,並治好了老夫人的孫女。


    第3集

      古井運木  濟公修心不修口,偏偏得罪了靈隱寺監寺——廣亮和尚,廣亮是個心胸狹小的人,十分嫉恨濟公的本事,處處與其作對。他趁濟公在大悲樓熟睡之際,放了一把火想燒死濟公,誰知,濟公起身撒了泡尿澆滅了大火,保住了靈隱寺,可是為了重建大悲樓,要籌集銀兩和木料,廣亮又得依靠濟公。  廣亮發現濟公在寺院裏喝酒吃肉,把他抓到了師父面前,藉故刁難,讓濟公去化銀兩。之後又讓濟公去化緣木料,若濟公化得來,則當着全寺僧眾的面磕三個響頭;若濟公化不來,則將其逐出山門。濟公向劉員外要木料,他施展法術、巧用心術解救了在附近砍柴的樵夫們...  寺裏的和尚,等了一天也沒見外面有施主運木頭上山,直到晌午,圓照井裏忽然水滾了起來,木頭一根接着一根冒出來,全寺的和尚都來搬木頭,直到堆不下了才叫停,殊不知還差一根主樑,最後,濟公讓廣亮去刨半天刨花,作為懲罰,用刨花和木屑捏成了一根主樑。


    第4集

      妙手移瘤  濟公雖説法力無邊,卻也敵不過廣亮和尚的三寸不爛之舌,由於廣亮搬弄是非,使濟公在寺內總不得安寧,他樂得遊蕩在街頭巷尾,看看世間人情,打打抱不平。  一日,濟公來到集市上,看到錢老闆正在追的個長有瘤的賣菜翁女兒還錢,看他蠻橫不講理就施法,將賣菜翁脖子上的瘤子"賣"給了錢老闆,賣菜翁的女兒手捧取下來的瘤,一路追着錢老闆,口中喊着"錢老闆,給你瘤!錢老闆,別跑啊!"錢老闆慌張掉入河裏,就這樣瘤子被移花接木到了他的脖子上。  錢老闆後悔不已,帶着妻子來求濟公幫忙拿掉這個瘤子,濟公告訴他拿是拿不掉的,不過要注意一點:以後要做好事,瘤就會變小;要是做壞事,瘤就會變大。這樣的懲處壞人。


    第5集

      巧點紫金釵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難就難在骨肉相連,打斷了骨頭還連着筋,就説夫妻之間,今日裏摩拳擦掌鬧翻天,明日裏卻又恩恩愛愛,嬌錦共眠。縱然有隱情,屋裏的事,房裏的情,説不清道不明,濟公無家無妻無兒,偏偏捲入了別人的家務事,和尚不是官也就説不上斷,只能説評一個是與非,論一個善與惡。拯救弱小於危難之時。  秀才李文龍自小被稱為神童,又考上了秀才,心高氣傲,卻是一副窮酸樣。一日,李妻外出去哥嫂家借米,卜大官人趁機設計讓李秀才誤會妻子與人私通,還故意留下了紫金釵和白玉鐲作為罪證。秀才怒寫休書,趕走妻子。李妻的嫂子姜氏早已與卜大官人串通,勸妹妹離開秀才,改嫁卜大官人。  晚上,濟公施法術讓紫金釵引着秀才,偷聽到二人的談話,秀才這才醒悟。第二天,濟公帶着秀才前去接妻子回家,李妻哭着不答應。啞巴珠兒無意中看到了白玉鐲,瞭解事情的始末,奈何説不了話,濟公便又施法術讓他開口説話,道出了真相。  李秀才和妻子終於和好,此時,卜大官人已命人抬着花轎前來娶親,濟公扮作新娘,戲弄了卜大官人一番。


    第6集

      大鬧秦相府  靈隱寺重建大悲樓,宰相府要造閣天樓,秦相下了命令,大悲樓要為閣天樓讓路,原木材料統統要搬進宰相府。何況這個宰相不同尋常,是南宋時赫赫有名的秦氏家族,富可敵國,權傾天下,沒人敢説“不”字,偏偏濟公説了“不”字,與秦相做了對頭。  那天,衙役前來搶奪木料,濟公聞訊趕來阻止,施法令秦家眾家丁對打得頭破血流,濟公被捉拿至秦相府,又施法戲弄秦相,無論用什麼酷刑,濟公依然毫髮無傷,後又在牢房裏啃手銬吃。  濟公逃出牢房,撞見秦相之子秦桓正在房中調戲女子,便搖身變成那女子的模樣,懲治了秦桓,並讓他得了大頭甕,名醫李懷春都醫不好,最後請濟公來醫治,治好了秦恆的病,秦相設宴款待濟公,秦夫人卻在酒中下毒想毒死他,結果也得了頭痛的病,濟公開了良心藥方治秦恆母子...


    第7集

      醉接梅花腿  靈隱寺的長老圓寂之後,濟公終於被廣亮和尚逐出了山門,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淨慈寺的德輝長老收留了濟公,並委任以書記僧的重任。濟公尊長老法旨,燒水沐浴,洗去身上塵垢,更衣換帽更顯得煥然一新,從此濟公又在淨慈作出一番事業。  當地有個特別貪財的惡霸叫趙天鵬,他手下有一個管家,非常仗勢欺人。管家提出讓趙天鵬向路人索要過橋費,放了兩個大箱子,讓路人向那裏投錢。紹興的信男信女因此路上被阻,壟斷了淨慈寺的香火。濟公施法術,令錢箱着火,趙天鵬慌忙把自己的右腳放進去滅火,結果一條腿變成了銅錢鑄的。臨安名醫李茂春也束手無策,他建議去找淨慈寺的道濟和尚。  濟公被請來給惡霸治病,惟一的辦法就是換腿,在場所有下人的腿都不合適,唯獨管家的。管家沒有辦法只好照辦了,於是趙天鵬的腿換好了,可是管家的腿沒有了,濟公就把狗的右後腿換給了管家,從此以後,人們將仗勢欺人、為虎作倀的人稱之為“狗腿子”。  這時,濟公正在用泥搓一條像狗腿的泥巴,對身邊卧着的狗説:“你呀我也不會虧待的,給你捏條泥腿,你就將就着用吧。”至於狗呢,撒尿的時候總要翹起一條腿,那就是因為這條腿是濟公用泥做的。


    第8集

      智破無頭案  “做官難,難做官,做清官更難...”七品蕭山縣令勵志要做個清官,事到臨頭卻偏偏做了個糊塗官,濟公身披袈裟,本無做官的念頭,卻又費盡心思出入衙門,和蕭山縣令交上了朋友。  原本蕭山縣出了一件無頭案。西門外梁官屯,有一個賣肉的名叫劉喜,家中夫婦兩口度日,劉喜在東關鄉賣肉。段風山看中了李氏的美色,他以借債為名,支走了劉喜,又叫王嫂陪李氏過夜。王嫂趁李氏睡着開門放進了段風山,李氏驚醒後奪門逃出,王嫂又把李氏拖入房內,冷不防被其咬斷了手指,段風山怕李氏喊叫一刀殺了李氏,然後又把李氏的人頭埋在了一里之外的黃土崗上。  一天夜裏,劉三正好到王嫂店裏喝酒,露出了他也喜歡李氏的美色,王嫂趁機將劉三灌醉,段風山把劉三背到李氏房中,砍下了他的手指。  朱縣令糊塗判案,將劉三屈打成招。濟公現身引導,答應讓朱縣令當三天和尚,三天後必然捉到真兇。


    第9集

      瘋僧背新娘  話説靈隱寺的長老圓寂以後,濟公缺了依託少了護身,監寺廣亮終於將濟公逐出山門,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濟公來到了南屏山下、西湖邊上的淨慈寺。德輝長老慈悲為懷,又恐五百弟子怨言,佛門注重功德,便讓濟公出去尋鎮寺之寶,若能尋回,便可名正言順地收留濟公。  濟公來到翠竹村,一石獅告訴他這裏馬上就要大難臨頭了,人禍是皇上招親苦了百姓;天災是西天有座山峯將要飛來,落在翠竹村,村中男女難免被壓死。為搭救眾生,濟公奔進村裏勸大家趕快離開。村裏人都覺得這個和尚濟公瘋瘋顛顛的,以為是在捉弄大家,誰也沒有去理會他。眼看山峯就要飛來,濟公急了,就衝進一户娶親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  村人見和尚搶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來。人們正追着,忽聽風聲呼呼,天昏地暗,“轟隆隆”一聲,一座山峯飛降下來,壓沒了整個村莊。這時,人們才明白濟公搶新娘是為了拯救大家,這就是“飛來峯”的由來。


    第10集

      點化幺二三  有道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透過窗户,那麼濟公到底看到了什麼呢?賭徒姚爾山的那隻手,是隻毒手,毒手是隻黴手,捧了金飯碗,也會變成貓食盆。他與施五六賭錢,不但輸光了田產,更以娘子作為賭注,濟公跑來湊熱鬧,為二人立下字據。  姚爾山註定手氣背,結果輸了娘子,後悔晚矣!回家無臉面對娘子,請求濟公幫忙去説清楚這件事情。不一會兒,施五六便帶着人來把姚妻抓走。姚爾山決定要贖回娘子,卻死心不改,向岳父借錢。老員外答應借錢,但條件是姚爾山必須休妻。  姚爾山當然不會答應,整個人變得呆呆傻傻,口中不停地念叨“銀子銀子!”。濟公拿出了銅板,他告訴姚爾山,這枚銅板是由羅漢的金身熔鑄而成,羅漢錢裏看世界,看親熱看恩愛,看沉浮看變遷...姚爾山看到了自己不停地賭錢,最後化為了白骨,來世只是一場空。終於醒悟,怒砸骰子。  寶錢帶路,濟公和姚爾山來到施五六家中,施五六透過羅漢錢,看到一個仙女翩翩起舞,決定和濟公賭錢,施五六連着骰出了幾個幺二三,姚爾山終於贏回了娘子。施五六則變得瘋瘋癲癲,追着人到處喊“和尚,賭寶錢,賭賭賭!”。


    第11集

      沿街賣秀才  三聲鑼響,原來今天是鄉試之日,濟公也想去考個舉人噹噹,因為他是紹興十二年天台縣的頭名秀才李修緣。主考官告訴他,出家之人理應與世無爭,便把他趕了出去。濟公想,做學問是越來越不值錢了,於是沿街大喊賣秀才。  朱志貴是個三分傻氣,七分呆像之人,肚子裏全是一包草。這個呆呆傻傻的人,不但沒中過秀才,更是忘了考期,相面先生給他算過一卦,説今年定能中舉,於是用30文向濟公買來了秀才。濟公送給朱志貴一根小青竹,飛上天空趕去考場,誤撞上了巡安陳大人,朱志貴賴在地上稱走不動路,陳大人讓手下差官揹着他趕赴考場,並帶着自己的名帖。主考官見朱志貴是由差官親自送來,還有名帖,以為是陳大人的門生或者近親,不能等閒視之。  濟公來找陳大仁送來請帖,告知其外甥中了頭名舉人,提醒他備好見面禮。盧秀才等人名落孫山,失魂落魄,先後來到大樹下上吊自殺。濟公早已帶着朱志貴守候在旁,他告訴眾人,一不行賄二不尋靠山,再考個十幾回也一樣還是秀才。這時,官差來報,朱志貴已考中舉人,三位秀才終於明白,舉人是草包,草包中了舉,還考什麼秀才,中舉不一定有學問,不中也有錦繡文。今天這一番遭遇,使他們感到了勝讀十年書。  賣膏藥的臨安陳大仁前來道賀,主考官終於明白此陳大仁非彼陳大人,氣得病倒。


    第12集

      治病分逆孝  陳養祖到廟裏求佛,希望父親能遲些死,好套出翡翠盒的下落,把濟公帶回家給父親治病。濟公説該救的救,不該救的不能救;逆子的老爹不能救,孝子的老爹應該救。陳養祖承諾自己是個孝子,如若不然該打該罰隨他處置。為了在濟公面前表現,陳養祖給老乞丐買小核桃、香榧子吃。  路上,一名繩索加身的青年俞之樵被人抓着去縣衙,因他偷盜草藥,為替養母治病。濟公念他是個孝子,替他治好了養母的病,並告訴他家中有個寶貝,就是井邊的那塊青石。濟公説逆子有寶不識寶,孝子見寶才識寶,於是便讓陳養祖買下來。陳養祖揹着青石上路。  濟公來到陳養祖家中,鄰居啞女在照顧陳父,啞女指手劃腳,向濟公舉出了陳養祖的種種罪狀。不孝子陳養祖為翡翠盒,竟然要勒死自己的親爹。濟公給陳父治病,其得的是心病,取孝子頭上的三根頭髮,熬成湯,服下去便可藥到病除。  俞之樵揹着大病初癒的養母,出來散心,啞女為其母親梳頭,求得三根孝子頭髮。濟公施法,陳父吃完藥後身體馬上康復。陳父拜謝俞之樵的養母,竟然發現她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徐娘,陳養祖的生母。陳父取出翡翠盒,裏面是一束頭髮。二十五年前,徐娘是陳家的一個丫環,陳父與她兩情相悦,生下陳養祖,只因二人門不當户不對,陳父出於無奈,將其轟出家門。陳養祖有父不養,有母不認,濟公揮動扇子,將他變成了一隻狗。陳父要明媒正娶徐娘進門,濟公願做大媒,同時促成了啞女和俞之樵的婚事,濟公施法,啞女開口説話。


濟公職員表

監製 丁亮、莊偉建
導演 莊偉建、李愛瓊
編劇 黃育德
動作指導 金童
展開

濟公主題曲

世事棋一局
作詞:潘偉源
作曲:關聖佑
演唱:廖韋侖
歌詞:
最苦敲經充滿拘束,
最好此生可以還俗,
寺院竟透出香氣馥郁,
你可知我煮三六!
渡蒼生嘆被名利誘,
閒愁妄自求!
若知世上"無是有",
自然易滿足!
再紛爭怎會好結局?(唏唏)
偷呃拐騙怎舒服?(唏唏)
積德行善才是福!
俗念邪念全為愛慾!
笑苦海打圈因有榮辱,
眾生天際飄找向歸宿,
似匆匆千變棋一局!
問誰像我預知這結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