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濕熱並重

鎖定
概念:是體內濕與熱雙重病機表現相對均等,沒有偏多偏少之説,濕鬱熱蒸,濕熱交織難解難分的一類證候。與濕重於熱、熱重於濕相對於濕與熱的病機表現輕重比例不同而言。三者均見於温病學濕熱病範疇中焦濕熱證。可見於濕温、暑温或暑濕、伏暑等病症。
中文名
濕熱並重
表    現
温病中濕熱類
類    型
一種感冒
意    義
教育
證候特點
證候特點:多以胸悶腹脹,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復熱,舌苔淡黃滑膩等為證候特點。既有濕熱內蒸,熱擾心神的身熱心煩,又有濕鬱中焦氣機不暢的胸脘痞悶。舌苔既黃而膩,脈多濡而兼數。
治療
要燥濕與清熱同時並舉,選用辛温、苦温、苦寒藥物相配合,以達到既燥濕又清熱的目的,如果濕熱藴蒸三焦,出現上、下焦的證候,也當酌情加入芳香化濕與淡滲利濕的藥品,以使濕熱上下分消外達。
常見方劑
濕熱鬱阻中焦的連樸飲(《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濕熱瀰漫三焦的杏仁滑石湯(《温病條辨》)、濕裹熱伏膠結難解的黃芩滑石湯(《温病條辨》)、濕熱穢濁鬱阻藴蒸的甘露消毒丹(《温熱經緯》)、以及濕熱鬱阻三焦氣滯的芩連二陳湯(《重訂通俗傷寒論》)等。
常用中藥
既有黃連、黃芩、梔子等苦寒藥,又有辛苦温的厚朴、半夏、大腹皮、白豆蔻等,還有杏仁、藿香、薄荷、連翹等上散之品,更有滑石、通草、茯苓、豬苓、木通等滲下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