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頭村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葵新社區下轄村)

鎖定
澳頭村,位於葵涌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8千米。西北有白石崗村。地處葵涌盆地,葵涌河在村北側。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因此地山形呈凹狀,取名“凹頭”,後傳為“澳頭”而稱澳頭村。
中文名
澳頭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葵新社區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葵沙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61年7月,屬寶安縣葵涌區葵涌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葵涌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葵涌公社;1983年7月,屬葵涌區;1986年10月,屬葵涌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2004年,屬葵涌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葵新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徐姓、梁姓、譚姓、薛姓、鍾姓。第一大姓為徐姓,清初時從東莞遷徙至此地。第二大姓為梁姓。譚姓、薛姓、鍾姓等人口較少。2015年末,户籍人口123人,其中男性57人,女性66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4歲(女);實際在村人口約12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約15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9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30人,主要分佈在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農閒時以上山砍柴、種植果樹等作為副業。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開始到香港務工,至20世紀60—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在香港。改革開放後,村民的商貿交易開始興旺,村中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5年3月,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收入主要依靠物業出租及集體投資經營;2015年,公司年度收入11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該村有1棵古榕樹,樹齡315年,為國家二級保護樹木;另有樹齡215年、205年的古榕樹各1棵,均為國家三級保護樹木。
省道S360線葵鵬路經過該村。1966年通電,20世紀80年代通自來水,90年代通電話,2000年通互聯網,200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澳頭村建築基本呈“V”字形,“V”字形的西側為後期所建的民居,現村民們大多居住於此。“V”字形的東側則為傳統民居,整體為西北朝向,圍屋基本呈五橫三縱格局,中間位置原有一門樓,現已被拆毀,兩側有橫屋,曾作為雜物間、牲畜房等。圍內現存傳統民居約20座。
徐氏宗祠,佔地面積約35平方米。整體朝向西北,為磚木結構建築,內有一天井,正堂內有徐氏祖先牌位台。
譚氏宗祠,佔地面積約35平方米。整體朝向西北,為兩進一天井格局。正堂內有譚氏祖先牌位台,其旁有精美的鏤空木雕,內容以花產鳥獸等為主,頂端雕有雙龍戲珠圖。
代表性人物:鍾景新(1915—1948),曾任廣東人民解放軍江南支隊事務長。1941年參加抗日遊擊隊,1948年9月在龍崗圩被捕遭殺害。徐維珍(1926-1947),曾任惠東寶人民護鄉團救護隊長。 [1] 
參考資料
  • 1.    深圳市史志辦公室. 深圳村落概覽 第2輯 2 大鵬卷.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2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