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澳門白鴿巢公園

鎖定
白鴿巢公園,位於澳門聖安多尼堂區。又稱賈梅士公園,用以紀念400多年前曾在園中石洞隱居的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路易斯德賈梅士)。據説在200多年前,一名葡籍富商在這裏興建別墅居住,他喜養白鴿,有數百隻之多,常漫天飛舞,蔚為奇觀,故時人稱之為“白鴿巢”。
中文名稱
白鴿巢公園\賈梅士公園
外文名稱
Jardim de Luis de Camoes(葡文)
地理位置
澳門聖安多尼堂區
開放時間
06:00--22:00
門票價格
免費
著名景點
擁抱、鳳凰花

澳門白鴿巢公園環境景觀

這裏闢為公園 [1]  後,人們仍愛稱它為白鴿巢公園。公園佔地廣闊,崗陵起伏,山石環疊,樹木葱蘢,花草遍佈,鳥鳴其間,環境清幽,饒有自然野趣。園中小徑,依山而築,縱橫如八陣圖,使人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更新建小亭,瀑布,溪流,小池,增添美態。該園地處山崗,古稱鳳凰山。據説,往昔這裏多植鳳凰木,而今已寥寥可數了。1996年,一座由葡國人設計的中葡友好紀念物,題名為“擁抱”,在入園不遠處矗立,引來許多遊人駐足觀賞,攝影留念。
賈梅士之半身塑像 賈梅士之半身塑像
白鴿巢公園是澳門最古老的公園之一。園內小山環疊、古木參天、濃蔭遍佈、鳥語花香、曲徑通幽。每日均有不少市民到此運動、休憩、耍太極、下象棋,有的更提着精緻的鳥籠,帶同心愛的雀鳥一起去呼吸新鮮空氣。
百年前,此處為葡籍富商馬葵士寓所。因他曾飼養數百隻白鴿,白鴿棲於屋宇,遠觀若巢,遂得名“白鴿巢”。
公園內有一石洞,洞中有葡國著名詩人賈梅士的銅像。據説,這位生於四百多年前的詩人,因觸犯宮廷官吏,被放逐流落至澳門,隱居此洞並創作了著名史詩“葡國魂”。銅像是 1866 年由馬葵士所鑄的。
公園內還有一座名為“擁抱”的青銅雕塑,用以紀念中葡之間的友誼。
公園旁邊有一座具典型南歐風格的庭園。這裏原是賈梅士博物院的所在地,現為東方基金會在澳門的會址,裏面有一個畫廊,經常舉辦畫展。
這裏也曾經是葡國皇室貴族、財政顧問、澳門保險之家的富豪俾利喇的行宮,建於十九世紀中葉,後為澳門政府所收購。
另外,基督教墳場也在這裏。墳場內埋葬了不少從遙遠的西方到來的異鄉客,其中一些還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例如著名的畫家錢納利。
(資料來源:澳門旅遊局網站)

澳門白鴿巢公園名稱

白鴿巢公園 ( 葡文:Jardim de Luis de Camoes 意謂賈梅士公園)

澳門白鴿巢公園地點

澳門白鴿巢公園開放時間

06:00--22:00

澳門白鴿巢公園歷史沿革

作為別墅花園的時期 作為別墅花園的時期
白鴿巢公園原址為葡萄牙富商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花園別墅,建於18世紀的70年代。曾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分公司,其後易手賣給另一葡萄牙富商馬葵士為居所。馬葵士喜歡養白鴿,由於大量白鴿棲於檐宇,遠觀像白鴿巢一樣,故而得名。馬葵士的另一喜愛為葡萄牙詩人賈梅士(Luis de Camoes),故在公園擺放了一些與詩人有關的物件。
相傳,詩人在此地的石洞內完成了著名葡萄牙史詩《葡國魂》的一部份。每年6月10日,澳門的葡萄牙人社羣都會到石洞獻花並朗誦《葡國魂》以資紀念(澳門政權移交後仍然維持這個儀式,只是沒有奏起葡萄牙國歌)。
1885年,物業被澳葡政府所購入,成為對外開放的花園。當中的住宅建築物,則曾於1920年改建為賈梅士博物館。其後的1989年,賈梅士博物館轉售給東方基金會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澳門白鴿巢公園特色

白鴿巢公園 白鴿巢公園
該園佔地寬廣,小山環疊,古木葱蘢,花草遍佈。園內有著名的“賈梅士洞”,賈梅士是葡萄牙詩人,400多年前來澳門,在園內石洞完成了葡萄牙著名史詩《葡國魄》。
青洲鴨湧河畔的紀念孫中山市政公園,建於1990年,是澳門最大的公園,園內有孫中山的全身銅像,園中興建亭樓、人工湖、曲橋,還有鳥雀天地、健康徑、兒童遊樂場、温室等設備。澳門的二龍喉公園、螺絲公園、南灣花園、得勝花園,華士古達加瑪公園等也都各具特色。

澳門白鴿巢公園設施

圖書館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為秘魯華僑黃營均先生捐資興建的第二間公園圖書館,於1999年11月9日落成啓用。圖書館分兩層,上層為兒童圖書室,下層為圖書、報紙及雜誌閲讀區,共藏書約16000冊。
開放時間:早上8時至晚上8時
休館:星期一及公眾假期
其他設施
苗園
兒童遊樂場
觀景台

澳門白鴿巢公園藝術品

“擁抱” “擁抱”
青銅雕塑“擁抱”
碎石地板畫“葡國魂”
賈梅士之半身塑像
韓國金大建傳教士之塑像

澳門白鴿巢公園鳳凰花

提起鳳凰花,在澳門就不能不提及白鴿巢公園──事關有許多內地的文人騷客還以為鳳凰花是澳門特有樹種,是源自澳門白鴿巢山崗上的。內地著名詩人郭沫若曾詩道:“我們是大喬木,原名攀霞拿,種在澳門鳳凰山(白鴿巢崗)上,故名鳳凰花。”
歷史上澳門半島的這個鳳凰崗的的確確是遍植鳳凰木的,是葡國航海者在清中葉時期(公元一七五零年左右)從馬六甲引進澳門,以後又逐漸被引進閩粵兩省,逐漸在南中國沿海地區到處生長開花了。所以郭沫若説“鳳凰花出自澳門鳳凰崗”,並無訛虛。可是郭沫若不曾料到的是:澳門鳳凰崗早已被人稱之為白鴿巢公園或白鴿巢山,而在這公園山上,鳳凰木幾近絕跡,至今仍是如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