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澤鷸

鎖定
澤鷸(學名:Tringa stagnatilis):小型涉禽,體長19-26釐米。嘴長,相當纖細,直而尖。顏色為黑色,基部綠灰色,腳細長,暗灰綠色或黃綠色。夏季上體灰褐色具黑色斑,腰白色並向下呈楔形延伸。下體白色,頸、胸具細的黑色縱紋。冬季上體淺灰色具細窄的白色羽緣,下體白色,頸側和胸具灰褐色縱紋。尾羽上有黑褐色橫斑。前頸和胸有黑褐色細縱紋。飛翔時腰和尾部的白色與黑色的翅形成明顯對比,細長的腿遠遠伸出於腿外,野外容易辨認。
叫聲為重複的tu-ee-u。冬季常聞重複的kiu聲,似青腳鷸,但調高。主要棲息於河流岸邊河灘或沼澤草地,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分佈於歐洲東南部,往東到中亞哈薩克斯坦、外貝加爾湖,蒙古、西伯利亞南部,一直到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冬於非洲、地中海、波斯灣、印度、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Marsh Sandpiper
別    名
小青足鷸
中文學名
澤鷸
拉丁學名
Tringa stagnatil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鴴形目
鷸科
鷸屬
澤鷸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echstein,1803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澤鷸形態特徵

澤鷸
澤鷸(12張)
澤鷸夏羽頭頂、後頸淡灰白色,具暗色縱紋,上背沙灰包或沙褐色,具濃著的黑色中央紋。肩和三級飛羽灰褐色,微綴皮黃色,具黑色斑紋或橫斑,下背和腰純白色,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斑紋或橫斑。中央尾羽灰褐色,具黑褐色橫斑,外側尾羽純白色或具黑褐色橫斑。翅上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中覆羽具灰白色羽緣。飛羽淡黑褐色,第一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次級飛羽羽端近白色。眼先、頰、眼後和頸側灰白色,具暗色縱紋或矢狀斑,貫眼紋暗褐色。頦、喉白色。前頸和胸也是白色,具暗色縱紋。其餘下體包括腋羽白色。兩脅具黑褐色橫斑或矢狀斑。 [4] 
冬羽頭頂和上體淡灰褐色,或沙灰色。具暗色縱紋和白色羽緣,小翅覆羽較暗灰色。額、眼先和眉紋白色,下體白色,頸側和胸側微具黑褐色條紋,腋羽也是白色,其餘似夏羽。 [4] 
幼鳥似冬羽,但上體較褐,綴有皮黃色斑或羽緣。 [4] 
虹膜暗褐色,嘴長、相當纖細,直而尖,黑色,基部綠灰色。腳細長,暗灰綠色或黃綠色。 [4] 
大小量度:體重♂58-102克,♀55-120克;體長♂197-255毫米,♀197-254毫米;嘴峯♂39-43毫米,♀36-42毫米;翅♂130-143毫米,♀131-146毫米;尾♂53-66毫米,♀53-66毫米,跗蹠♂43-54毫米,♀44-55毫米。(注:♂雄性;♀雌性) [4] 

澤鷸棲身環境

澤鷸棲息於湖泊、河流、蘆葦沼澤、水塘、河口和沿海沼澤與鄰近水塘和水田地帶。 [4] 

澤鷸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小羣在水邊沙灘、泥地和淺水處活動和覓食,也常進到較深的水中活動。常邊走邊將它細長的嘴插入水邊沙地或泥中探覓和啄取食物,有時也用它強而長的嘴在水中前後不停的擺動搜覓食物。性膽小而機警。聲音尖細,似“唧-唧”聲。 [4] 
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為食。也吃小魚和魚苗。常單獨覓食,主要在水錶面或地表面啄食。也常將嘴插入泥或沙中探覓和啄取食物。有時也通過嘴在水中前後晃動取食。特別是在富有浮游動物的地方。 [4] 

澤鷸分佈範圍

澤鷸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亞美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貝寧、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博茨瓦納、英屬印度洋領地、文萊達魯薩蘭國、保加利亞、布基納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吉布提、埃及、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 斯威士蘭、埃塞俄比亞、芬蘭、法國、加蓬、岡比亞、格魯吉亞、加納、希臘、關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尼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脱維亞、黎巴嫩、萊索托、利比里亞、利比亞、立陶宛、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裏、馬耳他、毛里塔尼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莫桑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尼日爾、尼日利亞、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勒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菲律賓、波蘭、卡塔爾、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旺達、沙特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舌爾、塞拉利昂、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索馬里、南非、南蘇丹、西班牙、斯里蘭卡、蘇丹、瑞士、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突尼斯、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也門、贊比亞和津巴布韋。 [3] 
遊蕩:比利時、佛得角、聖誕島、丹麥、德國、愛爾蘭、盧森堡、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毛里求斯、荷蘭、新西蘭、挪威、葡萄牙、瑞典、多哥、英國和美國。 [3] 

澤鷸中國

澤鷸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和吉林省,遷徙時經過遼寧、河北、山東、江蘇、西至甘肅、新疆、往南經福建、廣東、海南島和台灣,部分在台灣越冬。 [4] 

澤鷸繁殖方式

澤鷸的繁殖期為5-7月。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後不久即開始成對。雄鳥也開始進行求偶飛行。營巢於開闊平原和平原森林地帶的湖泊、河流、水塘岸邊及其附近沼澤與濕草地上。巢多置於水邊或離水邊不遠的草叢中地上或沼澤和濕草地中的土丘上。巢為地上的一淺坑,內墊以枯草。每窩產卵4枚,偶爾少至3枚和多至5枚。卵的顏色為乳白色或淡黃色和綠色,被有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5-41×25-28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卵期間如有干擾者侵入,親鳥則從巢中飛出,不斷地圍繞干擾者飛翔和高聲鳴叫,直至干擾者離開。 [4] 

澤鷸保護現狀

澤鷸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澤鷸種羣現狀

該物種的生存威脅是因為繁殖區由於農業集約化造成的草原棲息地喪失,並且可能還因為採卵,已從東歐、白俄羅斯、馬爾多瓦和俄羅斯作為繁殖鳥類消失。它們也可能受到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多環芳烴(有機污染物)的工業污染的威脅,其中鳥卵被污染,不可持續的底棲動物捕撈和土地開墾,黃海沿岸重要的遷徙集水區正在通過土地復墾而喪失。由於黃河和長江流入該地區的沉積物量失原有的棲息地減少。該物種還受到越冬範圍內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因為加納的濕地正在通過海岸侵蝕和涉及排水和土地開墾的開發而退化。它們可能容易受到未來鳥類肉毒桿菌病爆發的影響,部分原因在於其棲息地的選擇。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