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澄合戰役

鎖定
1948年8月8日至13日,西北人民解放軍主力在渭南北部發起澄合戰役,收復韓城、合陽、澄城,解放了今渭南市洛河以北全部區域。 [1] 
1948年8月8日,西北野戰軍發起澄郃戰役。為反擊國民黨軍的進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決心以一部兵力分別阻擊和牽制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十八、第十七師和整編第一師,集中第一、第二第三 第四和第六共五個縱隊,全殲整編第三十六師於石堡以南山地。當日,西北野戰軍主力對第三十六師發起攻擊,經過激烈戰鬥,至9日殲滅該師大部。西北野戰軍繼續追殲整編第三十八和第十七師,並殲其一部,至13日戰役結束。是役,西北野戰軍共殲國民黨軍 9000餘人,俘第三十六師參謀長張先覺等少將軍官三人,擊斃該師少將副師長朱俠,收復韓城、邰陽、澄城等縣城。 [2] 
中文名
澄合戰役
指揮者
彭德懷
地    點
渭南北部
發生時間
1948年8月8日至13日
主戰場
壺梯山

澄合戰役戰役背景

1948年5月西府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進駐黃龍、宜君、韓城一帶休整。國民黨駐陝的胡宗南集團趁機向解放區進犯。6月,三十八、三十六、十七師進佔澄城、合陽縣,九十師之六十一旅、騎兵四團進佔白水縣。7月30日,十七師、三十八師向韓城方向推進,三十六師向澄城縣馮原鎮方向推進。當三十六師佔領馮原鎮後,發現野戰軍設伏於石堡一帶,迅即以該鎮為中心佈防。師部駐楊家窪、趙莊,派一六五旅扼守良周村劉家窪,二十八旅扼守魏家橋、馮原鎮、曹家籠頭,一二三旅扼守吉安城、老寨子。形成東西二十華里、南北十餘華里的“品”字形防禦配置,並以馮原鎮北面之壺梯山制高點為防禦中心,支撐全局。 [3] 

澄合戰役戰役過程

西北野戰軍遂改變原誘敵深入的計劃,主動出擊馮原,集中主力殲滅胡軍三十六師。由三、六縱隊進殲良周村、劉家窪之一六五旅之八十四團,繼向馮原鎮進擊;以一、四縱隊進殲曹家籠頭二十八旅之八十三團,繼向吉安城進攻;以二縱隊消滅扼守壺梯山的二十八旅八十二團,繼向馮原鎮東面進擊。
8月8日拂曉,西北野戰軍發起總攻。至11時許,一、四縱隊先後攻佔魏家橋、東家渠、關家橋、曹家籠頭等外圍據點,並向馮原鎮以南攻擊前進。三、六縱隊佔領劉家窪、良周村,並相機包圍了一六五旅之四九三團。二縱隊也於下午16時向壺梯山發起進攻,激戰至18時全殲二十八旅之八十二團,控制了山地制高點。此時三十六師主力懼殲南逃。野戰軍一、二、四縱隊乘勝尾追。三、六縱隊也由劉家窪向南截擊。三十六師逃至王莊鎮附近後,即重新組織防禦。同日下午,東路三十八師、十七師也奉命南撤至合陽一帶,增援三十六師。
8月9日,野戰軍追擊南逃之三十六師至王莊鎮附近,發現三十六師主力由退卻轉為防禦,二縱即令獨六旅由北面進攻,三五九旅從兩翼攻其側背,實施包圍。三縱隊獨五旅亦追至王莊東南地帶,同時參加戰鬥。此時三十六師師長鍾松見勢不妙隻身潛逃,副師長朱俠慌忙率師部所屬隨後南逃。三五九旅八團會同三縱隊獨五旅十五團立即進行追殲,當場擊斃副師長朱俠,俘獲參謀長張先覺,殲滅三十六師師直大部,餘均逃散。當日12時許,一、四縱隊及二縱隊獨四旅先後趕到,退守王莊鎮的三十六師全部被野戰軍包圍。正當野戰軍準備總攻之際,三十六師於黃昏向南逃跑,野戰軍迅即分頭追殲,除一六五旅旅部及四九五團一部漏網外,餘均被消滅。困守良周村的一六五旅四九三團以及潰逃於鎖子頭、段莊附近的一二三旅之三六九團及十七師之十二旅、四十八旅之一四二團也於10日拂曉前後被野戰軍殲滅。
胡宗南部三十六師被殲後,東線之十七師、三十八師全線南撤,退至澄城縣之寺前鎮、韋莊鎮及蒲城縣永豐鎮一線佔領陣地,修築工事。西北野戰軍停止攻擊。 [3] 

澄合戰役戰果

澄合戰役俘少將師參謀長張先覺,國防部少將高級參謀李秀、國防部少將戰地視察官馬國榮等以下官兵6080人,擊斃少將副師長朱俠等以下官兵3000餘人,繳獲各種武器無數。 [3] 

澄合戰役意義

這次戰役一舉殲滅了進犯延安的國民黨軍第36師主力,牽制了國民黨對華東等其他戰場的兵力增援,有力地配合了淮海戰役和陳賡謝富治兵團進軍中原,實現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與此同時,鞏固擴大了黃龍新區,積累豐富了平原攻堅作戰經驗,為繼續發展外線進攻,繼而進軍關中並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4] 

澄合戰役後世紀念

壺梯山是澄合戰役主戰場,當地人也稱之為“壺梯山戰役”。在壺梯山西南處山腰上的廣場上,一座紅色的紀念碑威嚴地矗立在中央,上面寫着:“壺梯山戰役紀念碑,一九四八年八月,西北野戰軍,彭德懷、習仲勳、張宗遜、王震,戰鬥英雄杜立海、張富清,殲敵萬人,解放三縣,開闢西北戰場”。 [4] 
2018年澄合戰役舊址被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被評為渭南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這片紅色沃土不斷提醒着前來探尋紅色足跡的後人們,要不忘歷史,不忘先輩,不忘初心,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下去。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