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潮陽英歌

鎖定
潮陽英歌是漢族民間廣場舞蹈和儺文化形態的延續,在延續中有一定變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漸演化為英歌舞,成為潮陽地區一種具有獨特表現形式的民間舞蹈藝術,它與潮陽民間剪紙和潮陽笛套音樂三者同被稱之為“潮陽民間藝術三瑰寶”.。
中文名
潮陽英歌
尋根溯源
來自山東魯北
發展解釋
祭禮導舞啓發而形成
舒展優美
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
非遺編號
Ⅲ-8

潮陽英歌尋根溯源

潮陽英歌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被譽為"中國漢族男子漢典型舞蹈"。關於潮陽英歌的淵源,學者專家早已作了許多探究,雖至今未有定論,但大致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認識,即潮陽 英歌是流而不是源, 其形成可溯明代甚至更遠。至於直接的源頭,則有各種不同的説法,一 説來自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一説來自河南花鼓的"霸王鞭",一説來自福建莆田的花鼓舞,不一而足。
南方漢民族民間舞蹈向以輕靈清秀為特色,然而,在粵東濱海一隅,卻繁衍着這樣一種只有雄渾、蒼勁、凝聚了黃土地厚重感的陝北腰鼓才能與之相媲美的英歌舞。其中有何原因呢?

潮陽英歌發展解釋

首先,中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交接衍化,使潮陽具有一個源於鄒魯又異於鄒魯、獨具嶺海又兼有舊邦的嶺海文化的氛圍。與祭祀驅邪相關。從出土的新石器、銅盂孤山晉墓文物看,本土越族文化與中原文化中的儺文化與祭祀為英歌淵源重要部分。
潮陽背山臨海,環境險劣,災害屢見,限於條件無力抗擊便產生拜物教,祭祀祈求消災弭禍。
如唐元和十四年潮州刺史韓愈派人來今悔門鎮之大湖祭神,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也",明嘉靖卅六年,"鬼物(馬精)奔騰附行""吾邑烽火不絕.炮鼓之聲相聞。"今英歌表演者面臉譜應是祭祀儺舞面具簡化,南山英歌前棚有擊小鼓.至今英歌仍參加遊神驅邪,説明英歌形成與祭祀驅邪有關。且潮陽也祭祀雙忠烈,"邑城每年二會雙忠會有錦衣舞馬之歡".可見英歌遊行、英雄氣質與茲可算一脈相承。
再有儒家祭孔。方誌載:"用舞生三十六人""左手執籤右手秉翟。
舞者用簇節二架朱竿龍首衍五色線九節舞長執之以綴兆疾徐行立追止之則以道舞焉者。"耍蛇者指揮隊形變換是否受
祭禮導舞啓發而形成,極有研究價值。
其次,從宋元開始,閩地文化西漸潮汕以至潮陽。宋元潮州、潮陽閩地它員最多.此後閩地又為種族大遷移中轉站,仕宦者與移民來此者將閩地文化帶來潮陽。稱為有唱的西臚尖山英歌(`97潮陽英歌藝術節該隊或許倉促未表演英歌唱的部分),在隊員執小鼓、碎步表演,據考來源於莆田花鼓舞。
而莆田為潮陽好多姓氏發源地,甚至有的尋根至打鐵巷。可見閩地文化西漸是潮陽英歌形成的重要因素。
再有,明朝時,戲劇、民間舞蹈為英歌形成條件之一。"潮陽俗尚戲劇",有舞台、土台,也有做"塗戲",唱英歌前身應是説唱,後來為遊神賽會適合行進形成英歌這樣情緒舞蹈。
方誌載:"正月十五日,有善歌者自為儕伍,妝演方陣跡,迎神衍巷,""為賽神靈沸管笙籤,衣香簇影滿春城。"今英歌之前列扮人物表演,後棚的潮劇片段如《桃花過渡》、《雙搖槽》《仙公仙母》、民間舞蹈《打鳥記》、武術表演等可謂熔舞蹈、戲曲、武術於一爐矣。

潮陽英歌舒展優美

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一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此外,還有"醉槌"英歌,舞時舞者形似醉漢,別具神韻。中板英歌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七棒(英歌舞)構成一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構成一組動作的。
其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
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其特點是於穩健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潮陽英歌藝術流派

由於歷史原因、地理條件等多種因素影響,潮陽英歌形成慢板、中板、快板三大類別,其中:
慢板:打法有三、四槌,槌長1.6至1.8尺,每擊一組槌有一次旋糙,俗稱"醉槌"。鑼鼓配套有低音大戰鼓、銅鑼、蘇鑼、大小鈸,發音節奏緩慢,好似宮廷官員出巡或遊神鳴鑼開道,大戰鼓和蘇鑼發出音響又有古典宮廷特色,表演無宋江、時遷(耍蛇人)等梁山好漢臉譜,也就是未受《水滸》戲曲影響。所以慢板英歌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間舞蹈融化而成,是潮陽英歌最早流派類別。
中板:槌長57公分,比慢板短,比快板稍長。打法有5、7、8、10、11、l3下分別組成,每組有二至二下平肩向外360度旋槌,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戰馬為基礎,平肩向外橫轉槌,配輕快、活潑的中鼓、銅鑼、大小鼓,表演靈活機動.可以邊行進邊表演。其中司鼓兼指揮者化妝為宋江。
從方誌記載以及明朝留下文字看,潮陽當時復城隍置社稷興學建廟甚多,吸收民間藝術、戲曲、武術而形成中板英歌.
快板:槌比中板英歌稍短,僅1.2尺,隊員一半執手鼓,執小鼓槌扣擊,鑼鼓配套是由潮州大鑼鼓、鬥鑼、大鈸、欽仔組成。表演者畫梁山好漢臉譜,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圖案變化錯綜複雜,動作靈活、節奏快速,氣勢波瀾壯闊。且有後棚小節目表演。
從舞蹈生態學觀察,大南山區山民亦林亦農,條件艱苦,勞動負荷重.文化活動缺乏,又因階級壓迫深重,屢次發生農民起義,英歌流傳至此節奏加快。又因社會發展.各種文藝形式臻熟,無論音樂、戲曲、民間舞蹈、武術.好多融化進英歌來,加上外來文化傳入,形成了快板英歌 。

潮陽英歌珍視遺產

至今潮陽英歌仍在廣泛流傳和不斷髮展,主要傳承人有洪飛鷹、郭耀揚、陳漢隆、姚欣塔、楊衞、周修興、陳坤利、林阿飽等。潮陽英歌分佈面廣,輻射力強,幾乎每個鎮(街道)都有英歌隊,有些鎮甚至同時擁有幾支不同風格或不同年齡結構的英歌隊伍。1996年11月,潮陽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遷,文化生態發生劇烈的變化,潮陽英歌已失去往日的光彩,瀕臨斷代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陽英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潮陽英歌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獲得潮陽英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