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集陽

鎖定
潘集陽,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潘集陽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第一臨牀醫學院
教學職稱
教授 博導,碩導
臨牀職稱
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

潘集陽個人簡介

學校:暨南大學
學院: 第一臨牀醫學院
性別: 男
籍貫: 江西
民族:漢族
職稱:教授 博導,碩導
職務:科主任及教研室主任
學歷:研究生
學位: 碩士 [1] 

潘集陽學習經歷

從事精神醫學臨牀30年餘年。 89年畢業於中山醫科大學,獲得醫學碩士學位。
1996年1月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精神科焦慮與抑鬱礙障臨牀研究部做訪問學者,在科副主任Michael A. Jenike 教授下學習焦慮障礙的診斷和臨牀藥物治療。同年4月又轉到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精神科臨牀精神衞生研究中心和睡眠研究室,在美國DSM-IV心境障礙診斷標準小組主席世界著名抑鬱症權 威A. John Rush教授指導下作博士後研究,從事抑鬱障礙的睡眠精神生物學以及抗抑鬱藥物的臨牀驗證和臨牀藥理學研究,合作發表論文1篇。99年回國之後開設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門診, 開展失眠和焦慮抑鬱障礙的臨牀研究和治療工作。
2003年5-6月獲美國睡眠醫學會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睡眠中心接受睡眠臨牀診療技術訓練,在中心主任Alan Pack教授指導下學習各種睡眠臨牀診療技術。 [1] 

潘集陽工作經歷

1986-1989年 中山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
1989-1995年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講師
1996年1月-4月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精神科訪問學者
1996年5月-1999年1月 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精神科博士後研究生
1999年2月-2004年12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2001年晉升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2005年1月-2007年9月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任醫師
2007年10月-至 今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潘集陽研究方向

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臨牀藥理學和精神生物學
主要著作:
. 《Stahl精神藥理學精要-神經科學基礎與臨牀應用》(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譯者,14章:焦慮障礙及抗焦慮藥物620-662 ;15章:疼痛、纖維性肌痛及功能性軀體綜合徵的治療663-697;16章:睡眠與覺醒障礙及其治療 698-740);
2. 《睡眠醫學理論與實踐》(第四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0(副主譯,第五篇:睡眠藥理學438-514)。《睡眠醫學理論與實踐》被視為睡眠醫學和睡眠研究領域的聖經;
3.《精神病學新進展》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編者之一,負責睡眠障礙的現代診療71-80)
4.《精神病學》(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編者之一,第14章:心理因素相關性障礙137-156)
5.《精神醫學》(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編者之一,第七章:心境障礙134-158)
6. 《精神藥理學精要:處方指南》(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譯者之一 1-92) [1] 

潘集陽主要論文

1. REM睡眠剝奪對大鼠焦慮行為的影響及瘦素的作用 實用醫學雜誌 2010;26(13):2292-2295;
2. 雙相抑鬱障礙血清神經肽Y、P物質水平及相關因素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2011;37(5):273-275;
3. 神經肽Y系統在高劑量咖啡因、可可鹼誘導的大鼠焦慮行為中的作用機制 實用醫學雜誌 2011;27(18):3298-3300;
4. 抑鬱症動物模型的回顧與展望 廣東醫學雜誌 2011;32(7):932-935;
5. 喹硫平單藥治療精神分裂症急性發作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 上海精神醫學雜誌 2010;22(5):291-299;
6. 安非他酮在抑鬱障礙中的應用 實用醫學雜誌.2010;26(3):349-351;
7. 混合性抑鬱的研究進展 實用醫學雜誌 2010;26(6):1068-1070;
8. 神經肽Y系統在心境障礙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10;37(2):85-87;
9. 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預測因素 中山大學學報( 醫學科學版) 2008;29(4):379-382;
10. 綜合性醫院就診焦慮症患者的識別與治療 新醫學雜誌 2008;39(8):548-553;
11. 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性與西酞普蘭抗抑鬱療效的關係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 2007;33(9):557-559;
12. 抑鬱症的腦影像學研究進展 國際精神病學雜誌 2007;34(2):79-82;
13. 帕羅西汀合併唑吡坦對抑鬱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療效果:多中心合作隨機對照研究 中華醫學雜誌 2007年第23期;
14. 老年抑鬱症的抗抑鬱藥物治療最新進展(綜述) 中國處方藥 2005;(1)34:55-57;
15. Sleep patterns, insomnia, and daytime sleepiness between Guangdong and Macau Chinese adolescents: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study. Biological Rhythm Research,DOI:10.1080/09291016.2011.614791 (該研究首次報道了粵澳兩地中學生的睡眠模式和失眠存在很大的差異);
16. 新型鎮靜催眠藥物的研究進展.廣東醫學2011(5):665-667.
17. REM睡眠剝奪對大鼠焦慮行為的影響及瘦素的作用 實用醫學雜誌 2010;26(13):2293-2294;
18. 鎮靜催眠藥物的規範使用.中國全科醫學 2010;13(3):24-26.
19. 《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解讀.中國全科醫學 2010;13(3):7-9;
20. 提高對發作性睡病的診治水平.實用醫學雜誌 2009;25(23):1-2;
21. Association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olymorphisms and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nese Han population. Neural Regen Res 2009;4(11):1065-1070;
22. 消化性潰瘍患者主觀睡眠質量與社會因素相關分析.實用醫學雜誌 2009;25(7):1080-1082;
23. 慢性原發性失眠患者主客觀睡眠質量差異及相關因素.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誌,2007,33(2):69-72. [1] 

潘集陽主要著作

1. 《Stahl精神藥理學精要-神經科學基礎與臨牀應用》(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譯者,14章:焦慮障礙及抗焦慮藥物620-662 ;15章:疼痛、纖維性肌痛及功能性軀體綜合徵的治療663-697;16章:睡眠與覺醒障礙及其治療 698-740);
2. 《睡眠醫學理論與實踐》(第四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2010(副主譯,第五篇:睡眠藥理學438-514)。《睡眠醫學理論與實踐》被視為睡眠醫學和睡眠研究領域的聖經;
3.《精神病學新進展》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編者之一,負責睡眠障礙的現代診療71-80)
4.《精神病學》(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編者之一,第14章:心理因素相關性障礙137-156)
5.《精神醫學》(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編者之一,第七章:心境障礙134-158)
6. 《精神藥理學精要:處方指南》(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譯者之一 1-92) [2] 

潘集陽承擔課題

1、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性預測抗抑鬱藥物療效研究
2、5-羥色胺轉運體基因多態性預測抗抑鬱藥物療效研究 (2002年廣東省衞生廳項目,0.5萬元 )
3、睡眠剝奪對大鼠血清瘦素、下丘腦瘦素水平及瘦素受體表達的影響 (2006年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睡眠專項基金,1萬元)
4、慢性失眠高危因素及其預測模型的建立(2006年廣東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計劃,)。
5、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亞健康失眠狀態中醫綜合干預效果評價及其方法學研究(2007年國家科技部)。
6、獲得2007年度暨南大學基於網絡教學應用平台優質示範課程立項 。 [1] 

潘集陽所授課程

1、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學院的精神病學與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學本科教學:
臨牀醫學本科; 護理本科;國際學院臨牀醫學本科
2、暨南大學臨牀學院博士、碩士研究生精神病學與醫學心理學,神經病學講座
3、暨南大學國際學院臨牀醫學專業精神病學的全英授課 [1] 

潘集陽社會職務

美國精神科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會員、美國睡眠醫學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會員、廣東醫學會睡眠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醫師學會精神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睡眠研究會睡眠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心理衞生協會常務理事等。並且擔任中華行為醫學科學雜誌編委、中國心理衞生雜誌學術編委、中國神經與精神疾病雜誌、實用醫學雜誌編委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