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鏡芙

鎖定
潘鏡芙(1930年1月26日—2023年10月8日),男,漢族,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船舶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生前系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員。 [1]  [15] 
潘鏡芙長期從事艦船總體設計研究工作。1952年,潘鏡芙畢業於浙江大學;1952年—1955年,擔任華東電工局電器設計處工程師;1955年—1961年,擔任船舶工業管理局第一產品設計室副科長;1961年—1964年,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電氣科科長;1964年—1981年,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1981年—1983年,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1983年—1991年,擔任中國船舶總公司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副所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2023年10月8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 [13-14] 
中文名
潘鏡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浙江省湖州市
出生日期
1930年1月26日 [15] 
逝世日期
2023年10月8日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性    別

潘鏡芙人物生平

1930年1月26日,潘鏡芙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 [15] 
1948年10月—1952年9月,在浙江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 [2] 
1952年9月—1955年3月,擔任華東電工局電器設計處工程師。
1955年4月—1961年6月,擔任船舶工業管理局第一產品設計室副科長。
1961年7月—1964年6月,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電氣科科長。
1964年7月—1981年1月,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
1981年1月—1983年7月,擔任國防部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三室副主任。
1983年7月—1991年11月,擔任中國船舶總公司艦船研究院七〇一研究所副所長。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3] 
2023年10月8日,潘鏡芙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 [13-14] 
潘鏡芙院士

潘鏡芙主要成就

潘鏡芙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作為艦艇設計專家,潘鏡芙成功主持設計了中國兩代四種型號導彈驅逐艦,在驅逐艦的總體設計、全武器綜合作戰系統和電磁兼容等高新技術領域完成大量開拓性工作,在第一代導彈驅逐艦設計中,首次將艦對艦導彈武器系統裝備水面艦艇,併為武器裝備按系統研製作了開創性工作。在主持設計第二代新型導彈驅逐艦設計中,採用系統工程思想,做到艦船綜合性能兼優,實現了作戰指揮自動化,縮短了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裝備選型上,採用中國國內新技術成果與引進柴燃聯合動力裝置等先進技術相結合的方針,促進了中國造船、機電、電子等工業的發展。 [1] 
20世紀60年代初,潘鏡芙在主持護衞艦電氣部分設計時,首次確定在中國自行設計艦艇中採用交流電制,組織並推動了中國國內船用交流電機電器設備的試製;解決了船電交流化中柴油發電機調頻調壓、電動機調速等技術關鍵問題,護衞艦採用交流電製取得成功,為其他艦船採用交流電製作了開創性工作。
20世紀60年代後期,潘鏡芙在艦船研究院的支持和組織下,與兄弟研究所一起,進行艦炮、反潛系統的論證和設計,與航天部三院進行技術協調,確定艦艦導彈系統的組成與佈置,確定了各武器系統的組成、功能、裝艦要素和佈置安裝;解決了系統內設備間的精度指標分配;確定了系統內外的機械和電氣接口,制訂了接口協議;解決了導彈、火炮發射時火焰温度、氣浪、噪聲等防護問題;首次在水面艦艇上解決了艦載武器系統裝艦的各種技術問題,為武器裝備按系統研製,艦艦導彈系統裝備水面艦艇作了開拓性工作,對驅逐艦這樣的大艦,如何進行航行試驗也是新問題,和海軍多次交換意見後,對首制艦總體性能和武器系統進行了大規模試驗。
1977年,潘鏡芙建議在已開工建造的驅逐艦上進行改建,以加快進度,建議得到採納,迅速組織制定了改裝設計方案,對動力裝置進行了改進,提高了航速;使用了新型電子設備,提高了作戰指揮和遠航通信能力;加裝了海上油水乾貨補給裝置,使該艦具有遠航能力。
20世紀80年代初,在參觀中國國外驅逐艦,並與中國國外廠商進行技術談判後,潘鏡芙組織制定了採用中國國外引進或中國國內自行研製裝備的多種驅逐艦設計方案,這些方案緊緊抓住一箇中心,即提高艦的作戰能力,潘鏡芙認為要提高艦的作戰性能,首先要在武器系統上作改進,在驅逐艦已形成單個武器系統後,要進一步將艦上武器和電子裝備形成有機作戰聯繫的全武器綜合作戰系統,以有效提高作戰指揮控制的自動化程度和艦的作戰能力。
1983年,潘鏡芙向領導建議先研製改進型驅逐艦,改進重點是形成作戰系統,為新型驅逐規研製起到開路作用,在此基礎上研製作戰性能優越的第二代新型驅逐艦,在各級領導機關正確領導,各研製廠所和海軍部隊大力協同配合下,經過10餘年的努力,設想成為現實,艦模成為軍艦,改進型驅逐艦在中國首次將各種武器和電子裝備組成作戰系統,有效地提高了作戰能力。在設計師系統工作會議上提出新型艦設計方針是:按照系統工程觀點進行設計,要求全艦有機協調,綜合性能兼優。在艦總體設計中要優選艦主尺度和線型,使快速性、穩性、適航性、操縱性、居住性等均性能優越;在作戰系統設計中,要採取從頂層抓起自上而下的設計,先確定作戰系統的性能和結構,然後向分系統提出技術要求,以求相互協調。潘鏡芙組織艦總體、系統技術骨幹,在武漢集中工作兩個月,確定了艦和作戰系統的方案和重大技術問題,為求艦戰術技術性能優越,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在裝備選型上,潘鏡芙提出既儘可能採用中國國內新技術成果(如作戰情報指揮自動化、電子對抗等),又有針對性地引進中國國外先進技術(如柴燃聯合動力裝置等)。 [4] 
  • 學術論文
截至2018年6月,潘鏡芙先後撰寫了《新型驅逐艦研製中的經驗和體會》《21世紀武器裝備發展及對策研究》《水面艦艇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的發展》等學術論文。 [5] 
  • 科研獲獎
獲獎年份
獲獎項目名稱
獎項名稱
1999年
新型導彈驅逐艦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98年
第一代驅逐艦指揮艦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82年
改進型驅逐艦設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78年
導彈驅逐艦首艦“濟南號”
全國科學大會獎 [6] 

潘鏡芙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稱號
2001年
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6] 
1998年
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國防科工委頒發) [6] 
199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1991年
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潘鏡芙社會任職

潘鏡芙擔任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名譽理事、湖北省科協榮譽委員。 [7] 

潘鏡芙個人生活

  • 名字由來
潘鏡芙的名字中“鏡芙”二字,出自《酉陽雜俎》中的“人鏡芙蓉”這一典故,寓意考試高中第一,“這個名字是我外祖父給我取的,雖然有這個用意,但外祖父更是在提醒我,不能像鏡子裏的花一樣,要腳踏實地地做事。” [8] 
  • 夢想起點
1930年1月,潘鏡芙出生於浙江湖州,抗戰爆發後,為躲避戰亂,七歲的潘鏡芙不得不同家人一道乘着小船逃往上海。“到黃浦江的時候是晚上,我看見了一片燈光,都是日本的軍艦和外國的大船,沒有我們自己的大船、軍艦。當時雖然年紀很小,可是我想,如果長大以後能夠造軍艦多好啊!”這成為潘鏡芙“鑄艦夢”的起點。 [9] 
  • 特殊習慣
1970年底,潘鏡芙與來自701所的一幫設計師一直吃住在船上,當時所有設計人員都有一個特殊習慣:大家的外套上口袋都特別多。出去跟船實驗時,一二十個人,每人都是一個口袋裝蘋果,一個口袋裝鹹菜,一個口袋裝餅乾,另外一個口袋裝麪包,都是吃的。原來,當時很多實驗都是選在海面出現颱風、風浪高的天氣,這個時候,專家們一上船不久就會暈船,不斷地嘔吐,為了防止把自己的胃液吐盡,他們都是把肚子裏東西一吐光,立刻吃點隨身帶的食物;再吐,吐完後又強迫自己繼續吃。 [10] 
  • 愛好文學
儘管工作很忙,但青少年時代對文學的愛好,潘鏡芙從未放下,在他家客廳、餐廳、卧室的書櫃裏,珍藏着大量文學、歷史類書籍。他涉獵很廣,喜歡《紅樓夢》,喜歡巴金、林語堂,也喜歡金庸、瓊瑤。他還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如古箏、琵琶和京劇,當年他就是因為經常參加單位的合唱等文娛活動,才與同為文藝愛好者的妻子許瑾相識相戀。潘鏡芙家裏,最搶眼的是客廳、餐廳和卧室裏的3個書櫃,大部分珍藏的是中外歷史上那些大文豪的著作。看那些藏書,不知底細者,還以為潘老是一位專攻文史的學者。潘鏡芙的休閒方式多是讀書、寫詩,還有欣賞音樂,每當他攻克了一道技術難題,總會拿起一把口琴,輕輕地吹上一曲浪漫又深情的《軍港之夜》。 [11-12] 
  • 家庭生活
1966年到1992年20多年裏,潘鏡芙與妻子幾乎過着分居的生活,每年只有一次探親假,才能回到上海的家。“我對妻子和孩子真的很愧疚。分隔兩地的那些年,我和家人都是通過寫信相互支撐的。”直到1992年,潘鏡芙的工作移回上海,這場馬拉松式的親情割捨,才算重新得以“焊接”。 [12] 

潘鏡芙人物評價

潘鏡芙在作戰系統電磁兼容等領域作了開拓性工作,為中國海軍裝備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評)
在驅逐艦研製和艦載作戰系統、電磁兼容等新技術領域,潘鏡芙均做出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驅逐艦之父” [12] (《解放軍報》 評)
潘鏡芙半個多世紀以來嘔心瀝血,為中國研製兩代四型驅逐艦和中國進入世界艦艇強國之林作出巨大貢獻,為母校光輝的歷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潘鏡芙以對中國艦艇傑出的貢獻,實現了他的人生格言“為學當似金字塔,既要博大又要高。”(浙江大學校史研究員熊家鈺、上海校友會副秘書長張迎華 評)
在國弱民敝的戰亂年代裏,潘鏡芙在漂泊的小船上立下宏偉的志向——為國造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艱苦歲月中,他隱姓埋名投入到新中國第一代導彈驅逐艦的設計之中;他把自己和導彈驅逐艦緊緊聯繫在一起,在深藍的大海里,不斷創新,一生踐行 [8] (《湖州晚報》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