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維周

鎖定
潘維周 (1917~1942),河北省趙縣大章鄉四德村人。1935年從趙縣初中畢業,參加過“一二·九”愛國運動。 [1] 
中文名
潘維周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1942年11月2日
出生地
河北省趙縣

潘維周生平簡介

潘維周,1935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趙縣縣委組織部長,1936年春,西去太原與中共北方局接關係未果,又轉道西安奔陝北,參加了紅軍第十五軍團,任連隊文化教員,後到紅軍大學學習。1938年5月,隨郭洪濤由延安來山東,與山東省委宣傳部長孫陶林等一起創建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任政治部主任並主持教務工作。 1938年5月,中共山東省委改為中共魯豫皖邊區省委,學校跟隨省委機關一起到魯南,他率領幹校學員由蓮花山經肖家峪、蒙陰縣城、九女關到達費縣仲村(今屬平邑縣,由魯西到魯南再到魯中山區,邊行軍,邊組織學習,克服了種種困難。在處理校務的同時,還兼授《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課程。經常帶領學員到駐地附近幫助羣眾勞動,宣傳抗日救國。半年間,幹校培訓800餘名學員,分赴各個抗日根據地。

潘維周獲得成就

同年7月7日,山東抗日軍政幹校同魯南抗日干部學校合併,潘維周和劉建中主持教學及行政工作。1938年12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為中共山東分局,潘維周任分局黨校教務主任兼黨總支書記,1939年5月任副校長,佐助陳明主持全校工作。當時學員都是縣團級以上幹部。他周密組織教學並親自授課。利用反“掃蕩”學校暫時停課之機,與校長陳明一起到沂水二區,幫助建起山東早期抗日民主政權之一——沂水縣二區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6月,日本侵略軍對魯中根據地進行“掃蕩”,形勢日趨嚴峻,學校在行軍途中分配學員。根據中央指示,1939年10月,潘維周協同其他領導一起來到沂水縣,在沂水縣二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 1940年,主持山東分局黨校工作。1941年5月,任沂蒙地委(二地委)組織部長,領導和參加了沂水縣扈山區埠前莊減租減息的試點工作。1942年10月至11月,日本侵略軍以1?5萬人的兵力,對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進行“掃蕩”,企圖消滅八路軍有生力量和黨政首腦機關。11月2日,省委機關及魯中軍分區一團、抗大一分校一部、沂水縣大隊、國民黨五十一軍的一個營被日本侵略軍圍困在對崮峪,黃昏後分路突圍,在突圍中,潘維周壯烈犧牲於沂水縣北諸葛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