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建紅

(北京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鎖定
潘建紅,男,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1] 
中文名
潘建紅
畢業院校
華中科技大學 [1]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稱
教授
性    別
[4] 

潘建紅人物經歷

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
2016年10月—至今,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任教。 [1] 
馬克思主義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所長,學校鄉村振興與縣域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4] 

潘建紅教學科研

主要研究領域 :
科技哲學、馬克思主義與科技革命、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 [1] 
學術兼職:
1、中國機構編制管理研究會理事
2、中國農村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學術委員
3、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4、中國青少年研究會青年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
6.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評審專家
7.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評審專家
8.北京市科協科技社團與公共政策智庫基地首席專家
10.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 [3] 
11.2019年參加在美國舉辦的第13屆“生態文明國際論壇”並擔任分論壇會議主席 [3] 
12.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技文化與科技倫理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3] 
主要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現代科技與倫理互動,2011-2015;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邏輯與實踐路徑,2015-2017
3、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現代技術倫理風險防範研究,2013-2015
4、北京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的社會治理研究,2018-2019,
5、北京市對外交流基地項目:《習近平治國理政》對外話語特色及傳播研究,2017-2018
6、北京社科聯項目:面向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首都科技成果轉化研究,2017-2018
7、中國科協:新時代科技社團黨建促進會建機制研究,2019-2019
8、國家發改委項目,勞動力流動就業能力提升研究,2016-2016
9、國務院農普辦項目;鄉村治理的路徑研究,2018-2018
10、工信部文化中心課題:工業文化核心價值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研究,2018-2018
11、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課題:殘疾人社會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研究,2014-1015
12、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項目: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體系建設理論研究,2016-2017
13、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課題項目: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研究,,2017-2018;
14、貴州教育科學規劃重大課題: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對策研究,2016-2017
15、深圳市教育局項目:深圳市高校學生、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2014、-2015
16、湖北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科技社團在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與實現路徑,2014-2017
17、工信部文化中心課題:工業文化與工業革命內在聯繫研究,2017-2017
18、湖北省教育科學重點項目:高校工程倫理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2013—2015
19、中國科協:推動博物館、文化館等社會公共設施增加科普教育功能研究,2012-2012
20、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基地重點研究項目:文化視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路徑研究, 2012-2014
21、中國青少年年研究會課題:習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研究,2018-2019
22、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課教學效能提升研究,2021-2023
23、主持教育部“十四五”規劃課題“高校創新文化與學風作風建設研究課題”,2020-2020
24、主持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基地重大課題:習近平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時代價值研究,2019-2020 [8] 
25、主持科技社團黨委:科技社團黨建工作機制研究,2020-2020
26、主持中國科協:科技發展的社會責任研究,2020-2021
27、主持中國科普所:社會組織參與科普的體制機制研究,2020-2021
28、主持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協參與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研究,2020-2020
29、主持呂梁市發改委:呂梁市“十四五”補齊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法治等)短板,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和水平研究,2020-2020
30、主持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統籌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對策研究,2019-2019
31、主持中共安寧市委政法委:安寧市“十四五”構建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的思路對策研究,2020-2020 [9] 
32、主持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軟科學重大課題:新時代中央賦予西藏的特殊政策研究,2019-2020 [10] 
33、主持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中外科技社團國際化發展對比研究,2019-2020 [11] 

潘建紅獲得榮譽

2022年12月,潘建紅負責的"高校思政課數字化建設與育人效果提升研究 "項目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公示的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名單。 [2] 
北京科技大學就業貢獻優秀教師、北京科技大學先進工作者。 [4] 

潘建紅論文著作

主要著作:
1、《現代科技與倫理互動論》(獨著),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2、《大學生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融合》(獨著),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3.《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視角下的武漢市社區社會組織研究》(合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版
4.《科學教育論》(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邏輯與實踐路徑研究》(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20年
6.《科技與社會》(教材)(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20年 [5] 
主要論文:
[1] 科技成果轉化中科技社團的功能定位與實踐策略,載《科學管理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
[2] 基因編輯技術倫理亟待從共識走向共律,載《中國科技論壇》,2019年第2期,CSSCI
[3] 基於結構-功能分析的科技社團推進國家治理,載《中國科技論壇》,2018年第12期,CSSCI
[4] 德國工匠精神的歷史形成與傳承,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18年第12期,CSSCI
[5] 《習近平人民羣眾獲得感思想的邏輯與實踐指向》,載《學習與實踐》,2018年第2期,CSSCI
[6] 大數據時代個體數據理性化悖論與消解,載《甘肅社會科學》,2018年第2期,CSSCI
[7] 價值主體生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載《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CSSCI
[8] 公眾技術倫理風險行為實證研究,載《統計信息論壇》,2018年第9期,CSSCI
[9] 多元治理與科技社團公信力提升,載《科學管理研究》,2018年第4期,CSSCI
[10]公眾技術倫理風險情感狀況實證研究,載《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第5期,CSSCI
[11]應然與實然:現代技術倫理風險的文化治理能力提升,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年第11期,CSSCI
[12]約束與選擇:現代科技倫理問題的制度探索,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年第12期,CSSCI
[13]禮儀教育與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載《中國德育》,2017年第2期
[14]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資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載《高校輔導員》,2017年第2期
[15]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載《高校輔導員》,2018年第4期
[16]On the func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the Enterpri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CIM2016,2016(1)
[17]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科技社團推進國家治理的經驗. 載《科學管理究》,2021第3期,CSSCI.
[18] 面向2035年科技創新對社會的影響及對策.載《中國科技論壇》,2021第7期.CSSCI.
[19] 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意藴[J].載《思想教育研究》,2020第12期.CSSCI.
[20] 責任倫理與大數據語境下網絡輿情治理,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20年第1期,CSSCI.
[21] 高質量科技政策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載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9年第12期,CSSCI.
[22] 科技成果轉化中科技社團的功能定位與實踐策略,載《科學管理研究》,2019年第3期,CSSCI. [6] 
[23] 大數據時代網絡輿情引領與中國精神塑造,載《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第3期.
[24]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時代新人培養重要論述的價值與啓示.載《高校輔導員》,2020第1期. [7] 

潘建紅獲獎情況

1、2017年獲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學術獎青年成果獎 [1] 
2、2016年獲湖北省政府發展研究獎三等獎(獨立) [1] 
3、2015年中國倫理學會十本好書 [1] 
4、2015年國家級科技思想庫研究課題選題徵集活動最佳建議獎 [1] 
5、2015年度國家級科技思想庫優秀科技工作者建議二等獎 [1] 
6、2015年決策諮詢報告被省部級領導批示 [1] 
7、2013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第二) [1] 
8、2013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排第三) [1] 
9、2011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獨立) [1] 
10、2010年獲第七屆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獨立) [1] 
11、2009年獲第六屆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1] 
12、2008年獲湖北省第五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獨立) [1] 
13、2007年獲第十一屆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獨立) [1] 
14、2007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二等獎指導教師獎(獨立) [1] 
15、2006年獲中國學位研究生教育學會德育委員會學術論文特等獎(獨立) [1] 
16、2006年獲第十屆武漢市人民政府社會科學成果優秀獎(獨立) [1] 
17、入選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 
18、中國青少年研究會青年學專業委員會學術成果獎
19、第三屆科協發展理論研討會論文一等獎
20、第二屆科技社團改革發展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