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學聰

鎖定
潘學聰 [1]  ,字平人,1955年生於河北南皮,1979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當代書法家、文藝評論家。歷任河北省外宣局副局長 [2]  、河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副主席、河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巡視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3]  。現任河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4]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在河北大學期間曾受教於著名學者、書法家黃綺教授,並跟隨其學書三十餘年。曾出版過《潘學聰草書赤壁賦》、《潘學聰書法藝術》、《雲養青山》等7部專集。代表作有《太行賦》《南皮賦》巨型書法碑刻和《重刻龍藏寺碑記》《畿輔通志康熙二十二年原序》等。先後五次出訪西歐、北歐、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並進行書法演示。其作品曾被部分國家和地區及國內的一些文化部門收藏。
中文名
潘學聰
外文名
Pan Xuecong
別    名
字平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55年
畢業院校
河北大學中文系
職    業
書法家
出生地
河北南皮
藝術風格
書法

潘學聰藝術風格

潘學聰書法特點,注重個性的自然流露,通過碑和帖的相互融合、筆墨虛實變化使作品產生神采,用筆靈活且交錯並用,收放自如中呈現一種磅礴大氣,充分體現了"正"、"大"氣象和時代精神的藝術特徵。

潘學聰藝術履歷

潘學聰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08
“翰墨人生”個人書法展,徐悲鴻紀念館
北京,中國
1998
赴荷蘭舉辦個人書展
荷蘭
1996
赴日本舉辦個人書展
日本

潘學聰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1992年
日本鳥取縣中日書法展
日本

潘學聰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人海相依》
韓國麗水世博會
韓國
《畿輔通志康熙二十二年原序》
上海世博會國家館
上海,中國
《鎮海吼》
滄州市博物館
河北,中國
《赤壁賦》
河北省博物館
河北,中國

潘學聰學術活動

藝術家學術活動
年份
活動名稱
地點
2019
《南皮賦》書法石刻落成於南皮縣文化廣場
河北,中國
2015
《太行賦》書法石刻落成於保定市人民廣場
河北,中國
2012
赴正定縣隆興寺觀摩龍藏寺原碑,書寫《重刻龍藏寺碑記》
河北,中國
2006
赴韓國進行文化交流並演示書法
韓國
2005
赴西歐、北歐進行文化交流
/
2004
為石家莊雙鳳山陵園書寫《雙鳳山陵園銘》
河北,中國
1994
為《河北工人報》題寫報頭
河北,中國

潘學聰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南皮賦書法巨幅石刻
南皮賦書法巨幅石刻 南皮賦書法巨幅石刻
長16米高3.6米厚1.2米/2019年落成於南皮縣文化廣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太行賦書法巨幅石刻
太行賦書法巨幅石刻 太行賦書法巨幅石刻
長22米高4.2米厚2米/2015年落成於保定市人民廣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一
書法作品一 書法作品一
50X50cm/2015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二
書法作品二 書法作品二
200X90cm/2014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三
書法作品三 書法作品三
150X100cm/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四
書法作品四 書法作品四
160X80cm/2017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五
書法作品五 書法作品五
160X80cm/2008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書法作品六
書法作品六 書法作品六
200X130cm/2018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潘學聰人物評價

直抒胸臆情為真
鐵凝(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協主席 )
潘學聰同志的草書《赤壁賦》,是一幅即興之作。或許只有用寫起來最快的草書,才能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他對這篇華彩文章的領悟與景仰。
應該説,這個目的達到了——書家的敦厚與虔誠,奔放與靈性,無不真純而又實在地通過筆墨展現了出來。在中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中,草書歷來是最獨立不羈、汪洋恣肆的書體,它最大限度地擺脱着“字”對人的約束,使個性與才情得到充分的發揮與張揚。
筆走龍蛇,其實是書法家在向人們展示自己激越坦蕩的情懷,在做赤誠火熱的心靈傾訴。懷着這種心態欣賞學聰同志的《赤壁賦》,筆墨線條便都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生命感,由字及人,倍感熟悉和親切。
學聰同志不是專職書法家,完全靠勤奮與悟性,走出了一條在學習書法的跋涉中,獨屬於他自己的道路。“書為心聲”、“字如其人”,選擇《赤壁賦》作為抒懷言志的範本,體現了他的志趣與人生追求,而選擇草書來表達思想感情和審美觀,則與他“灑脱豪放,不受羈勒”的特有氣質吻合,正是基於這些因素,草書《赤壁賦》才讓熟悉他的朋友們,更清晰地看到了一個在墨海求索中孜孜不倦的身影,領略了一個有獨特追求的書法家靈動的文思與才情。
有別於篆、隸、楷、行,草書的特點是筆畫相連,更講究字與字之間的有機聯繫。“如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相關。”從這一點説,欣賞分頁斷開的字帖,遠不如觀摩整幅作品,更能完整地感悟草書的整體氣韻。但學聰同志充滿激情的筆墨,已經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獨有風格與氣質。
墨海無涯,學聰同志應該會有更好的作品,讓我們刮目相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