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

鎖定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安徽省潁上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潁上花鼓燈是由勞動人民創造且世代相傳的藝術形式,產生於淮河流域農村地區,主要流行於淮河沿岸的潁上等二十多個縣、市地區。潁上花鼓燈經由宋、元時期的發育,明代大移民後經濟復甦的改進,到了清代發展出“大花場”的“燈舞”形式,民國初年,出現了“玩紅燈”“玩燈”的習俗。潁上花鼓燈舞蹈動感特強,節奏緊促有力,動作韻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鋭,架勢變換頻繁,表演場面熾熱歡騰,演員情緒歡快激昂,唱腔粗獷高亢,整個演出氣氛堂皇富麗,地方特色濃郁。潁上花鼓燈主要內容是表達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的良好願望,展現淮河兒女的禮義風情、勤勞勇敢,表現青年男女純真、樸實的愛情,體現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執著與嚮往。 [1]  [3] 
2006年5月20日,花鼓燈(潁上花鼓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6。 [2] 
中文名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安徽省潁上縣
遺產編號
Ⅲ-6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0日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歷史淵源

早在清朝年間,花鼓燈在潁上地區就比較盛行。那時叫“紅燈”,由燈班子表演,鑼鼓伴奏,演員伴隨着鑼鼓點子,在場上耍雜技、翻跟頭,鑼鼓一停,燈歌唱起來,演員即興創作。隨着花鼓燈藝術的不斷髮展,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化,內容與時俱進,“紅燈”便發展為後來的“花鼓燈”。
清代末期,潁上花鼓燈藝人唐佩金自編花鼓燈舞蹈、燈歌,豐富了花鼓燈表演的內容和形式。他在創作改編花鼓燈舞蹈時,大膽嘗試將大花場、小花場純粹的舞蹈動作組合表演演變為帶有定故事情節的“舞后戲”,也就是後來的花鼓燈後場小戲,如“小放牛大扒缸”“水漫金山寺”“洞濱戲牡丹”等小戲。於此同時,唐佩金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代同步,創作了花鼓燈舞蹈曲牌“小遊場”,這是潁上花鼓燈的獨有特色。同時,融合其他曲調,創作了四句式新樂曲,即“四句推子”。
鴉片戰爭之後,穎上花鼓燈在社會歷史浪潮影響下,也隨之發生了些變化。花鼓燈表演更加具有針對性,反映時代的心聲,為了反帝反封建的需要,穎上花鼓燈藝人運用自己的方式,創作了大量適應時代發展的藝術作品。
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艱難,穎上花鼓藝人逃荒到霍邱、鳳台、六安等地區,在逃荒的過程中,藝人以表演花鼓燈作為乞討的工具,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手段之一。外出乞討,在一定程度上也傳播了潁上花鼓燈技藝。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潁上花鼓燈迎來了發展的機會,其在表現形式、表達內容、風格特徵等方面,展現了新時代的精神面貌;在專業建設方面,潁上花鼓燈逐漸從業餘班子隊伍發展成為專業藝術團體建設,演員開始走向專業學院派培訓體系:演出場所由民間轉向都市,不斷地增加花鼓燈表演場地,擴展受眾羣體。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之後,穎上花鼓燈藝術工作者按照“雙百”方針政策的指引,創作了一大批觀眾喜聞樂見的當代題材藝術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自此以後,穎上花鼓燈藝術開始步入了鼎盛時期。
隨着改革開放浪潮的興起,潁上花鼓燈又迎來了新的歷史起點。在花鼓燈藝人及愛好者的不懈努力下,一些鄉鎮、村莊及街道都成立了花鼓燈藝術團。 [4]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舞蹈特色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表演形式

潁上花鼓燈有大花場、小花場以及花鼓小戲等演出形式。
傘把子舞:大鼓橛子手拿杈傘,表演各種傘的動作,跑圓場、翻跟頭、動作灑脱、剛勁,多以武術動作相配合。
盤大場大花場:由“領傘”引出,鼓橛子和臘花上場表演羣舞,主要是跑隊形。傳統的隊形有“二龍出水”“烏龍擺尾”“蛇褪皮”“別籬笆”“偷樑換柱”“走四門”“五朵門”“三引場”“卸花”“滿天星”等二十來種基本圖形。其中“別籬笆”等隊形又派生出許多變化,如“長籬笆”“團籬笆”“雙門轉子”“單門轉子”等等。全場均有“領傘”的大鼓橛子指揮,隊形的變化快,節奏歡快,情緒熱烈。集體同舞,摻雜了雜技和武術的表演技巧,在台上做出各種造型。
對歌:“臘花”和“鼓橛子”在場上略舞一通,兩人一唱一對,這往往是“大場”與“小場”之間的過渡插曲。
遊場:一名“臘花”上場獨舞,一手拿手帕一手持摺扇,表演花鼓燈的各種身法、步法、架式和技巧,潁上花鼓燈小遊場常配有“遊場曲子”。
花鼓燈後場小戲:是在全場演出結束之前表演的民間傳統小戲,如“貨郎”“拾棉花”“恨小禿”等,後來也演些小摺子戲,如“水漫金山”“洞賓戲牡丹”等。 [3]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人員分工

潁上花鼓燈除專司鑼鼓者後期加管、絃樂外,通常是由6人扮演成3男3女,多時有20人上場。男角藝名總稱為“鼓橛子”,女角則稱為“臘花”蘭花,男女角都以“大、二、三”冠於藝名之首。大鼓橛子手拿杈傘,又名為“杈傘把子”或“領傘”“老翅傘”,為領舞人。在排列順序上是男女相間。鼓橛子有武功,能翻跟頭,會吹口哨。臘花們則左手拿手帕,右手持摺扇。 [3]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伴奏樂器

潁上花鼓燈的伴奏樂器分為鑼鼓和管絃樂器,常用的鑼鼓為:大鼓、大鑔、大皮鑼、小皮鑼各一件後改用堂鼓、中虎音鑼、小鑼、小鑔,有時配雙件兩套聯合使用。潁上花鼓燈的鑼鼓經無譜,常用鳳凰三點頭、長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剎點、小剎點等鑼鼓曲牌,大多即興變奏,隨舞蹈變化而變化。潁上花鼓燈常用的管絃樂器有京胡、二胡、琵琶、竹笛、嗩吶等。 [1]  [3]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道具服裝

潁上花鼓燈表演常用道具有叉傘、彩扇、手帕等。其表演的服裝男女有所不同,男裝多以武術打扮,燈籠褲、扎腿、腰繫板帶、扎頭巾;女裝多以戲裝打扮,包頭、腦後扎長辮子、面部一般有勒子、腳下踩襯子、穿裙子、着油彩。 [3]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王傳先,男,漢族,1922年生,安徽潁上人。2008年1月26日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安徽省潁上縣申報。王傳先1939年拜潁上花鼓燈藝人唐佩金為師,學習花鼓燈,演“蘭花”,藝名“一條繩”,是潁上唐派花鼓燈的代表性人物。其代表作品有:《小放牛》《送郎治淮河》《打徐州》《嘆五更》及現代花鼓燈舞蹈《三月三》等。 [5]  [7] 
陳玉華,女,漢族,2018年5月8日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花鼓燈(潁上花鼓燈),安徽省潁上縣申報。 [6] 
保護措施
2006年,潁上縣成立了潁上花鼓燈藝術學校,2009年又成立了潁上花鼓燈藝術團,該團擁有潁上花鼓燈國家、省級非遺傳承人任教,以培養更多的潁上花鼓燈演員。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潁上縣花鼓燈藝術團有限公司獲得“花鼓燈(潁上花鼓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8]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花鼓燈(潁上花鼓燈)》項目評估合格,潁上縣花鼓燈藝術團有限公司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2] 

花鼓燈(潁上花鼓燈)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6年,潁上花鼓燈節目《打鼓扇》在安徽省民間舞蹈會演中獲得二等獎。 [4] 
2016年6月,潁上花鼓燈在第七屆國際舞蹈大賽(韓國·首爾)中獲得金獎與指導獎。 [4] 
重要活動
2015年8月,潁上花鼓燈在貴州省多彩貴州文化創意園舉辦的“貴州-安徽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交流展演”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10] 
2018年3月18日,潁上花鼓燈在安徽潁上首屆民俗文化節開幕式中進行了表演。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