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漫天徹地

鎖定
漫天徹地,漢語成語,拼音是màn tiān chè dì,意思是瀰漫天空,充滿地面;形容眾多且密集,勢頭極大。出自《三國演義》。
中文名
漫天徹地
拼    音
màn tiān chè dì
反義詞
寥若晨星、寥寥無幾
近義詞
漫天遍地、漫山遍野、漫天匝地
注    音
ㄇㄢˋ ㄊ一ㄢ ㄔㄜˋ ㄉ一ˋ
出    處
《三國演義》

漫天徹地成語註釋

徹:透。 [1] 

漫天徹地成語出處

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隔江炮響,四下火船齊到,但見三江面上,火逐風飛,一派通紅,漫天徹地。” [1] 

漫天徹地成語用法

作定語、狀語;形容眾多而密集。
示例
比及石達開兵到時,已是烈焰騰空,漫天徹地。 ★清·黃小配《洪秀全演義》第十九回 [1] 
那天,我正在路上走着,忽然看見前面着火了,火燒的是漫天徹地,我趕緊從另一邊繞過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