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書·貨殖列傳

鎖定
《漢書·貨殖列傳》,別名《漢書·貨殖傳》,是班固所創作的史書。
中文名
漢書·貨殖列傳
別    名
漢書·貨殖傳
作    者
班固
類    別
帝王將相史
原作品
前漢書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於皂隸、抱關、擊柝(tuò)者,其爵祿、奉養、宮室、車服、棺槨、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cī)品,小不得僭大,賤不得逾貴。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於是辯其土地、川澤、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種樹畜養;五穀六畜及至魚鱉、鳥獸、雚蒲、材幹、器械之資,所以養生送終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時,而用之有節。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獺未祭,罝(jiē)網不佈於野澤;鷹隼未擊,矰(zēng)弋不施於徯隧。既順時而取物,然猶山不茬櫱,澤不伐夭(ào),蝝(yuán)魚麛(mí)卵,鹹有常禁。所以順時宣氣,蕃阜庶物,蓄足功用,如此之備也。然後四民因其土宜,各任智力,夙興夜寐,以治其業,相與通功易事,交利而俱贍,非有徵發期會,而遠近鹹足。故《易》曰“後以財成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此之謂也《管子》雲古之四民不得雜處。士相與言仁誼於閒宴,工相與議技巧於官府,商相與語財利於市井,農相與謀稼穡于田野,朝夕從事,不見異物而遷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子弟之學不勞而能,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雖見奇麗紛華,非其所習,闢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節,財足而不爭。於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故民有恥而且敬,貴誼而賤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嚴而治之大略也。
及周室衰,禮法墮,諸侯刻桷(jué)丹楹(yíng),大夫山節藻棁(zhuó),八佾舞於庭,《雍》徹於堂。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離制而棄本,稼穡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貨有餘。
陵夷至乎桓、文之後,禮誼大壞,上下相冒,國異政,家殊俗,嗜慾不制,僭差亡極。於是商通難得之貨,工作亡用之器,士設反道之行,以追時好而取世資。偽民背實而要名,姦夫犯害而求利,篡弒取國者為王公,圉(yù)奪成家者為雄桀。禮誼不足以拘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富者木土被文錦,犬馬餘肉粟,而貧者裋(shù)褐不完,含菽飲水。其為編户齊民,同列而以財力相君,雖為僕虜,猶亡愠色。故夫飾變詐為奸軌者,自足乎一世之間;守道循理者,不免於飢寒之患。其教自上興,由法度之無限也。故列其行事,以傳世變雲。
昔粵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見矣。故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推此類而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遂報強吳,刷會稽之恥。范蠡嘆曰:“計然之策,十用其五而得意。既以施國,吾欲施之家。”乃乘扁舟,浮江湖,變名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以為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乃治產積居,與時逐而不責於人。故善治產者,能擇人而任時。十九年之間三致千金,再散分與貧友昆弟。後年衰老,聽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鉅萬。故言富者稱陶朱。
子贛既學於仲尼,退而仕衞,發貯鬻財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而顏淵簞食瓢飲,在於陋巷。子贛結駟連騎,束帛之幣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然孔子賢顏淵而譏子贛,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意則屢中。”
白圭,周人也。當魏文侯時,李史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予。能薄飲食,忍嗜慾,節衣服,與用事僮僕同苦樂,趨時若猛獸摯鳥之發。故曰:“吾治生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故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以有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也。”蓋天下言治生者祖白圭。
猗頓用盬(gǔ)鹽起,邯鄲郭縱以鑄冶成業,與王者埒(liè)富。
烏氏蠃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戎王。戎王十倍其償,予畜,畜至用谷量牛馬。秦始皇令蠃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
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能守其業,用財自衞,人不敢犯。始皇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枱。
秦漢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歲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則二十萬,朝覲聘享出其中。庶民農工商賈,率亦歲萬息二千,百萬之家即二十萬,而更徭租賦出其中,衣食好美矣。故曰陸地牧馬二百蹄,牛千蹄角,千足羊,澤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魚波,山居千章之萩。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慄;蜀、漢、江陵千樹橘;淮北滎南河濟之間千樹萩;陳、夏千畝漆;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及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鍾之田,若千畝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户侯等。
諺曰:“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此言末業,貧者之資也。通邑大都酤一歲千釀,醯(xī)醬千瓨,漿千儋,屠牛、羊、彘千皮,谷糴千鍾,薪槁千車,船長千丈,木千章,竹竿萬個,軺車百乘,牛車千兩;木器漆者千枚,銅器千鈞,素木鐵器若卮(zhǐ)、茜(qiàn)千石,馬蹄噭千,牛千足,羊、彘千雙,童手指千,筋角丹沙千斤,其帛絮細布千鈞,文采千匹,荅布皮革千石,漆千大斗,櫱曲鹽豉千合,鮐鮆千斤,鮿鮑千鈞,棗慄千石者三之,狐貂裘千皮,羔羊裘千石,旃席千具,它果採千種,子貸金錢千貫,節駔儈,貪賈三之,廉賈五之,亦比千乘之家,此其大率也。
蜀卓氏之先,趙人也,用鐵冶富。秦破趙,遷卓氏之蜀,夫妻推輦行。諸遷虜少有餘財,急與吏,求近處,處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狹薄。吾聞崏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飢。民工作布,易賈。”乃求遠遷。致之臨邛,大憙,即鐵山鼓鑄,運籌算,賈滇、蜀民,富至童八百人,田池射獵之樂擬於人君。
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魋結民,富埒卓氏。
程、卓既衰,至成、哀間,成都羅裒訾至鉅萬。初,裒賈京師,隨身數十百萬,為平陵石氏持錢。其人強力。石氏訾次如、苴,親信,厚資遣之,令往來巴、蜀,數年間致千餘萬。裒舉其半賂遺曲陽、定陵侯,依其權力,賒貸郡國,人莫敢負。擅鹽井之利,期年所得自倍,遂殖其貨。
宛孔氏之先,梁人也,用鐵冶為業。秦滅魏,遷孔氏南陽,大鼓鑄,規陂田,連騎遊諸侯,因通商賈之利,有遊閒公子之名。然其贏得過當,愈於孅嗇,家致數千金,故南陽行賈盡法孔氏之雍容。
魯人俗儉嗇,而丙氏尤甚,以鐵冶起,富至鉅萬。然家自父兄子弟約,俯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遍郡國。鄒、魯以其故,多去文學而趨利。
齊俗賤奴虜,而刀間獨愛貴之。桀黠奴,人之所患,唯刀間收取,使之逐魚鹽商賈之利,或連車騎交守相,然愈益任之,終得其力,起數千萬。故曰“寧爵無刀”,言能使豪奴自饒,而盡其力也。刀間既衰,至成、哀間,臨淄姓偉訾五千萬。
周人既孅,而師史尤甚,轉轂百數,賈郡國,無所不至。雒陽街居在齊、秦、楚、趙之中,富家相矜以久賈,過邑不入門。設用此等,故師史能致十千萬。
師史既衰,至成、哀、王莽時,雒陽張長叔、薛子促訾亦十千萬。莽皆以為納言士,欲法武帝,然不能得其利。
宣曲任氏,其先為督道倉吏。秦之敗也,豪桀爭取金玉,任氏獨窖倉粟。楚、漢相距滎陽,民不得耕種,米石至萬,而豪桀金玉盡歸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富人奢侈,而任氏折節為力田畜。人爭取賤賈,任氏獨取貴善,富者數世。然任公家約,非田畜所生不衣食,公事不畢則不得飲酒食肉。以此為閭里率,故富而主上重之。
塞之斥也,唯橋桃以致馬千匹,牛倍之,羊萬,粟以萬鍾計。
吳、楚兵之起,長安中列侯封君行從軍旅,齎貣子錢家,子錢家以為關東成敗未決,莫肯予。唯毋鹽氏出捐千金貸,其息十之。三月,吳、楚平。一歲之中,則毋鹽氏息十倍,用此富關中。
關中富商大賈,大氐盡諸田,田牆、田蘭。韋家慄氏、安陵杜氏亦鉅萬。前富者既衰,自元、成訖王莽,京師富人杜陵樊嘉,茂陵摯網,平陵如氏、苴氏,長安丹王君房,豉樊少翁、王孫大卿,為天下高訾。樊嘉五千萬,其餘皆鉅萬矣。王孫卿以財養士,與雄桀交,王莽以為京司市師,漢司東市令也。
此其章章尤著者也。其餘郡國富民兼業顓利,以貨賂自行,取重於鄉里者,不可勝數。故秦楊以田農而甲一州,翁伯以販脂而傾縣邑,張氏以賣醬而逾侈,質氏以灑削而鼎食,濁氏以胃脯而連騎,張裏以馬醫而擊鐘,皆越法矣。然常循守事業,積累贏利,漸有所起。至於蜀卓,宛孔,齊之刀間,公擅山川銅鐵魚鹽市井之入,運其籌策,上爭王者之利,下錮齊民之業,皆陷不軌奢僭之惡。又況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發、雍樂成之徒,猶復齒列,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
一部二十四史,就是一部帝王將相史。本紀實際上是帝王家史,列傳所收錄的絕大多數都是政治軍事方面的人物。有關經濟方面的材料主要集中在貨殖列傳和食貨志中。披閲卷幀浩繁的二十五史,我們發現,漢朝時,史書中尚有經濟型人才的記錄,如《史記·貨殖列傳》、《漢書·貨殖列傳》對一些經濟人才作了簡單介紹:經商致富的範蠢、白圭,與國君分庭抗禮的子贛,以賣鹽起家的猗頓,以畜牧致富的烏氏贏,以鐵冶致富的蜀卓氏、孔宛氏、丙氏,以力田畜起家的宣曲任氏等等。粗略統計,《漢書》列傳共收錄了250多個政治、軍事類人物,而經濟類僅有l3人。而漢代以後,經濟人才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見於各種野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