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漕司

鎖定
漕司,漢語詞彙,拼音是cáo sī,解釋是亦稱“ 漕運司”。管理催徵税賦、出納錢糧、辦理上供以及漕運等事的官署或官員。 [1] 
中文名
漕司
拼    音
cáo sī

目錄

漕司解釋

1.亦稱"漕運司"。2.管理催徵税賦﹑出納錢糧﹑辦理上供以及漕運等事的官署或官員。北宋稱轉運司﹐南宋稱漕司﹐元代稱漕運司。 [2] 
宋各路置安撫司掌軍事與民政,簡稱帥司;轉運司掌財賦與轉運,簡稱漕司;提點刑獄司掌司法刑獄,簡稱憲司;提舉常平司掌常平倉與貸放錢穀等事,簡稱倉司。帥、憲、倉長官僅一人,分為安撫使、提點刑獄公事與提舉常平司;漕則一路或有二三人,轉運使、圍運盒使與轉運判官皆簡稱為漕。四司設置先後不一,廢置不常,南宋方成定製。四司又皆有監察官吏之權,總稱監司

漕司出處

宋·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財歸於漕司,而兵各歸於郡。”
《宋史·選舉志二》:“淳祐 元年,淮南諸州郡歲有兵禍,士子不得以時赴鄉試,且漕司分差試官,路梗不可徑達。”
元·危素 《元海運志》:“﹝至元﹞二十五年,內外分置漕運司二。”
清·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帥漕憲倉》:“帥、憲、倉一人而已,漕則一路或有兩三人,曰轉運使,曰轉運副使,曰轉運判官,皆漕司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