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漁獵文化

鎖定
在漁獵經濟基礎上,形成的漁獵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存在的歷史和現實的基礎,是各族人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文化成果或文明積澱,它以各種形態貯存在今天的生活中,或表現為物質載體,或表現為精神載體,如抽象的思維形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行為規範、價值取向、風俗習慣。
中文名
漁獵文化
類    型
文化形式
地    區
中國
實    質
精神享受和祭祀

漁獵文化漁獵簡介

漁獵,作為先民們最初生存本領沿續至今,早已演變成物質之外的精神享受。這是對祖先的祭祀,對生命的迴歸。

漁獵文化文字記載

遠古的文字對漁獵早有記載。《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樂府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遊動在《詩經》《樂府》裏的魚們早以魚文、魚圖、魚俗的形式深深沉澱在中華民族的記憶裏,演繹成別具一格的“魚”文化,魚則成為與愛情與美好與吉慶與和諧緊密聯繫的隱喻。古詩中常以“魚”為比,或以“魚”起興。《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水洋洋,可以樂飢。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以魚隱喻戀人與愛情,以食魚比娶妻。《衞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以捕魚喻娶妻和新婚。《衞風·竹竿》中以釣魚喻求愛。以網魚比得妻,以網破喻失妻,以釣魚喻求愛,遂為後世作品所常用的喻義。原始人在陶器上畫魚,古人以魚為禮物相互饋贈,年畫畫魚,待客用魚,過年吃魚,以圖“年年有魚(餘)”;“魚水情深”喻和諧的人際關係,“相濡以沫”比相依為命,魚與人,在更多的時候已經合為一體了。 [1] 

漁獵文化代表遺址

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境內的昂昂溪遺址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末,由22處遺址與17處遺物點組成,共計39處。1930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五福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標本數百件,被確定為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文化、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有“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的美譽。
昂昂溪文化滕家崗遺址共發掘面積220平方米,清理墓葬9座、灰坑17處、灰溝3條、房址1處,發掘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100餘件珍貴文物,出土獸骨、蚌殼、魚骨等大量動物骨骼,在後期室內文物整理中復原陶器一件。 [2] 

漁獵文化赫哲族文化

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衝擊形成的三江平原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分佈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漁獵文化的少數民族——赫哲族
一直以來,捕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他們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製成。這種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獨特的生活習慣形成了赫哲族獨特的漁獵文化。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為赫哲族人提供了豐饒的物產。歷史上,赫哲族捕魚只限於自行消費,傳統的捕魚工具(比如傳統的漁網、魚鈎、魚叉以及小船等)捕魚的效率也較低。而且赫哲族人信奉薩滿教,一直對自然懷有敬畏和感激之情,從來不對自然過分索取,幾千年以來,赫哲族人一直和自然和諧相處。
為了保護當地的野生生物資源,中國政府在三江平原地區設立了國家自然保護區,通過十幾年的保護工作,三江地區的野生動物資源在種類和數量上都有了明顯的增加。保護也就意味着對漁獵的限制,赫哲族的傳統經濟來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應對這一現狀,當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幫助一部分的赫哲族人改變他們單一的漁獵生產方式,使他們的一部分收入轉向於農耕業。 [3] 

漁獵文化雲南漁獵文化

雲南山高谷深,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酷鬥爭中生存、生活,雲南各少數民族一方面進行必要的農業採集外,另一方面就是漁獵。漁獵是雲南各少數民族最為原始的生產方式之一,在長期的水中捕魚、山中射獵中,雲南各少數民族自然產生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翻滾一類的初級武術攻防手段。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或木製的工具作為武器,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進行漁獵搏鬥捕殺的技能,並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漁獵中效驗和提高搏鬥捕殺的技能。這樣,漁獵不僅是產生雲南各少數民族武術的萌芽。而且漁獵也是隨時檢驗雲南少數民族武術的場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