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滲水崖

鎖定
滲水崖也叫摩崖石刻,位於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相山風景區東北角顯通寺東龍山半腰處的石壁底部處,是一處臨澗背山的突出巨崖,高約20多米
中文名
滲水崖
別    名
摩崖石刻
位    置
淮北市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目錄

滲水崖簡介

底部寬約5至6米。峭壁下端摩崖碑刻“滲水崖”,上款題“乾隆甲午清和月”,下款“長白高晉題”,與寺內滲水崖碑文印章相同,只是橫書有別。此處樹木茂盛,較為隱蔽,水土保持良好。如降大雨,此處也是“驟雨瀑布,涓滴不存。”山洪順澗而下,洶湧澎湃,但此處卻頃刻皆無,幾十丈外方見覆出。水聲高低相間,如萬馬奔騰,又如情人細語。據碑文記載:乾隆39年清明時節,安徽巡撫高晉巡遊到相山廟,偶遇大雨,高晉坐於廟門之上的魁星樓內,品茗賞景。透過雨簾,忽見寺東山腰上,一簾白亮亮山水,從峭壁上滾落,滲入崖下沒了蹤影,他便乘興揮毫題寫了“滲水崖”三字,命匠人橫向刻於懸崖底部,後又在寺中小東院內刻碑以作紀念。碑文與摩崖石刻三字尺寸基本相同,只是橫豎排列不同。

滲水崖歷史來源

滲水崖山勢陡峭,每逢暴雨,山洪急下,流到寺廟東處就一下不見了蹤影.當地百姓無法解釋這一奇怪現象,就認為是神靈的力量,説:“相山廟是山神所在之地,山洪經過前廟前,畏懼山神而不敢入,只有銷聲匿跡”可是高晉有想法.高晉是清滿洲鑲黃旗人,文華殿大學士,有一定的治水知識.乾隆年間被提升為江南總督(管轄治理安徽江蘇二省的河道)兼安徽巡撫.他開挖引河,拓寬清口東西壩後,官至兩江總督.高晉來到相山督察修建相山廟時,發現了“滲水崖”的奇異景觀.他認為寺廟東部有可能有巨型地下溶洞,或者是古代建廟時,廟堂下方填滿了礫石,水經此處,進入溶洞或礫石堆中,所以不見了水的去向.但無論是傳説也好,還是地質原因也好,這種景觀的確非常奇特罕見,值得研究和觀賞.因此,高晉提筆寫下“滲水崖”三個大字.。一處被雕刻在滲水崖的崖壁上,一處刻成石碑,現放置在顯通寺。
相山即景
清·劉天賦
巍峨高矗應房星,此日登臨屐未停。
四野煙含春樹綠,一天雲補斷山青。
河流睢渙資雄鎮,地接徐淮控勝形。
更有懸崖能滲水,擘窠大字仰碑銘。